如果让沈非晚自己形容,上辈子的童年是在单亲和住校中度过,而这辈子,
则是在双亲十分忙碌的赚钱中度过。
即便还是这几年还是没法以私人名义开厂,但是许玉枝和沈淑芳手底下全职兼职的人还是在逐渐增多。阿劲从越州拉货走的频率也从半个月一次变成了一旬一次。
沈淑芳那个饰品店的生意也很好,一度成为了越州女孩子最爱逛的小店,不到晚上八九点根本关不了门。
而沈瑞生则因为钢铁厂的发展,这两年出车的频率比前几年都要高。
只要他去外地,许玉枝十有八九都会跟着一起去,一个是想靠自己再多找几条销路,还有一个,则是去给沈淑芳的小店进货。
夫妻俩三天两头不在家,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自诩富二代的沈非晚承包了家里的洗衣做饭,各种家务活。
直到小学毕业那会儿,她的有本长篇连载一下子大火了起来。
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赚钱能力其实也不弱了,都赚那么多钱了,为啥还要在家务上面浪费这个时间。
她很想自个儿掏钱找阿姨来着,但又因为那个工作室还在家里,又不能这么嚣张,于是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继续吊着自己。
还好,83年的夏天,许玉枝也不知道怎么钻的空子,在沈淑芳的牵线搭桥下,和原来的秦大队长,现在的秦村长搭上了线,与他们村子合伙搞起了村办企业。
厂子安在罗家村名下,里外签了两份合同,两边各占百分之五十,但许玉枝得出百分之六十的本金,而且优先雇佣本村村民干活。
许玉枝和沈瑞生再三讨论后,觉得这事儿可行,甚至不亏。
按出厂价卖给福仔,村里和他们能赚一笔;福仔再拉出去卖,他们还能赚一笔。
而且,福仔最近是真的搭上了几个港商,甚至还有一个是湾湾来的,开厂这件事迫在眉睫。
1984年初,饰品厂正式成立,沈瑞生也辞了钢铁厂的工作,正式给自家厂子开车去了。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沈非晚发现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沈淑芳已经结婚搬出去了,她爸妈恨不得睡在厂里,偌大一个台门里,她一个人住着。
真他妈适合她散发思维去考虑小说剧情。
上一本已经完结了,下一本要写什么呢?
要不……写她爸妈?
从伤痕文学中努力自救的知识女青年,爱上了原生家庭惨烈的大卡车司机?
生下了她这个新华夏第一代独生女?
完美!
就这么写了!
(完)
——————————————
其实我的年代文都是冲百万字的,这本原本也是。
但最近真的心态特别不好,家庭工作身体都一团糟,需要花时间调整一下,不想弃坑。所以只能匆匆的完结了。
挺对不起大家的,不好意思了。
如果后面状态调整好了的话,争取把沈非晚的故事放在番外里,短时间内应该暂时不会再开新文了,各位姐们爷们也不用等了。
感谢这段时间的捧场。
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