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玥接着补充道:“我刚才说的,都是大家平时要做的,遇到特殊情况,要另外安排。往后几天,就是我所说的特殊情况了。
进村的时候,我跟村里人说过,下个月要给农田追肥的。追肥,就是我刚才说的能提高田地肥力的办法,明天我会教你们如何堆肥,焖肥。
鉴于你们才从牙行出来,明天的工,咱们从下午开始,今晚和明天上午,你们休息休息,编个草鞋草帽什么的,我们下午再开始干活。
这个活,我们至少要干五天左右,到时候就辛苦大家了。”
程老头有些惶恐:“我们都是主家买回来干活的,有活告诉我们,我们干就成,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主家您这样,总跟我们客气,会让我们觉得,我们哪里做得不好,您对我们没指望了,准备要发卖我们了!\"
明玥:“......”
她一个现代的灵魂,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人人平等,哪怕到了这里,知道不能再用着以前的思维和观念,去做事。但是,这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和观念,是几个月,说改就能改,说转变就能转变过来的?
她叹了声气,还好她只是一心想窝在这个小山村,就算有什么破绽,村里人,识字率不高,超出见识之外的东西,基本都会含糊过去。
要是让她穿越到那些权贵中心,跟各世家大族的智囊精英们打交道,只怕不用两个照面,就把她绑起来烧死了。
她拍拍自己单薄的小胸口,还是好好在村里苟着吧!
明玥敷衍一笑,就算回应了程爷爷的话。
“我该说的都说完了,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我明天再过来。”
......
明玥回到家里,钱老四的牛车拉了几桶牛奶,大量鸡蛋和面粉过来。
现在做蛋糕的原材料,明玥都让钱老四每天帮忙采买后拉过来。
镇上的牛奶供应还是挺足的。
实际上,附近哪个村子的母牛生小牛犊子了,基本上都能稳定供应至少半年左右的牛奶。
所以要在十里八村的村子里,找出几头产奶的母牛也不难,找到了,再让他们每天挤了牛奶,拉到镇上,钱老四再统一拉回来,就很省事。
钱老四离开后,卢氏就要忙活起来了。
她要开始煮牛奶去腥。
煮好了,晾凉后,装进坛子里装好,封口。等晚些的时候,村长家的儿子会过来拿回去,镇在他们家的那口井里,明天一早再带过来做蛋糕。
没办法,现在天气热,牛奶如果不放在阴凉低温的地方,容易变质。
......
再晚些,天上满是霞光的时候,家里陆陆续续来了些孩子。
今天是双日,傍晚,明玥要教他们识字和算术。
现在能稳定跟明玥学识字算术的,全村加起来也就二十几个孩子。
一开始人数最多的时候,能有七八十个,明玥的院子都坐不下,还得到家门口的村道上。
大部分的孩子这学了个新鲜,十天半个月后,发现学字和算术,也没那么好学,再加上,遇到农忙,或者家里家务和农活忙不过来什么的,渐渐地很多孩子就不来了。
让明玥欣慰的是,这留下来的二十几个孩子里,有五个女孩子,这就非常难得了。
村里的女孩,在家里基本上就承包家里家务活和挖野菜的工作,普通的家务活做完,还要缝补,编草鞋,到季节了,还要收集柳絮和芦花,留着冬天做被子做袄子。
基本上,一天能闲下来的时间,就很少。
再加上,在村里很多人的观念里,女儿就是帮别人家养的,学的越多,越是白费功夫。
这几个女孩子,家里能让他们每两天就花一个时辰出来学认字和算术,就很难得了。
......
明玥的小院,很快就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孩子们跟明玥学了几个月,学得好的现在已经能熟读三百千了。
明玥只打算教他们认完三百千上的字,再教他们学会写日记,和几种文书的书写格式,就算学成出师了。
这些也完全够他们应付日常要用的了,如果他们还想继续学,参加科举,或者钻研诗词歌赋,当个文人墨客,就自己去镇上或者城里,报私塾。
数学方面,明玥也只教了加减乘除和阿拉伯数字。
这些也够他们平日里算几个鸡蛋和几斤米面的钱了。
现在村里很多孩子,对乘法口诀都能倒背如流。
很多孩子识字学不好,但是算术这块,很多家长都是押着孩子学的。
都说不学算术,以后出门卖点山货或者采买东西,容易算错钱,吃亏。
.....
这边读书声响起没多久,明玥就发现自家院门口,探查来两颗脑袋来。
她定睛一看,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她家刚买回来的人,林智和赵明。
这两个今天刚认识,就能处一块了。
被发现了,林智脸颊绯红,想走又舍不得走的意思。
倒是赵明年纪不大,初生牛犊,他大大方方道:“主家小姐,林智哥哥听见读书声,就想过来看看,我陪他过来。”
不想他话音刚落,院子里就爆发出一阵笑声。
有几个调皮的孩子立马学着赵明说话的语气,喊道:“主家小姐,主家小姐,月丫姐,你什么时候变主家小姐了!哈哈哈。”
“主家小姐,这不是奴籍的人对财主家的小姐才有的称呼吗?”
“难道他们是奴籍吗?”
“月丫姐,你家什么时候成财主家了?”
......
明玥:“......”
不曾想孩子们的嘲笑声,让赵明的眼眶通红了起来。
原来他也跟这些人一样,是村里顽皮的孩子。
一场灾荒,让他失去了良籍的身份。
林智看出了赵明的窘迫,马上牵上他的手,要把他带回庄子去。
明玥却开口了:“我们这里在学认字和算数,你们要一起吗?赵明,你们只是我雇回来帮我种地的长工,不是我家的下人,以后不用叫我主家小姐,你就跟大家一样,叫我月丫姐就行。”
......
“原来是长工,不是奴籍呀?”
“长工怎么了,我家五叔和六叔常年都在镇上王大地主家当长工,一个月只回来一天,他们也不是奴籍。”
“我们村里,好多人都在外面给人做长工,挣铜板回来给家里盖房子!”
“我们每隔双日就会来月丫姐这里学认字和算术,你要跟我们一起吗?”
“是呀,在月丫姐这里学认字和算术,不要钱的!”
有两个孩子对赵明发出了邀请。
赵明眼眶红红,一下竟不知所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