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满月今天无聊,将杨家的院子都仔细瞧了瞧。
发现有一个屋子里有个小男孩一直在看书,没出来过。
杨玉梅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老实回答:“嗯,学堂放假了,娘不想让哥哥下地,就让他在家里看书。”
杨满月点点头,随即想到了什么:“你哥哥和大房的哥哥是一个学堂的吗?”
“是。”杨玉梅点头:“家里的男娃都在一个学堂读书。”
大嫂骗她!
这是杨满月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
学堂都已经放假了,大嫂还骗她说两个侄子在学堂读书,还说啥放旬假了回来看他。
狗屁!
虽然她也不在意两个侄子有没有回来看自己,但被人欺骗可真不好受。
本来想帮着这小孩做饭的,但现在自己的药还没熬,想想还是算了。
下午最热的那段时间,赵翠回来了,找到杨满月:“小妹啊,我去去劝过娘了,娘答应让你现在不嫁人,但是她的条件是,像现在就要编一些小猫小狗出来,让她出去看看能不能卖才行,如果不行的话,还是要将你嫁出去。”
杨满月:“那现在我又砍不了竹子,怎么编织?”
赵翠闻言也有些为难,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让她去砍竹子她是不乐意的,她就打算回来帮今天的农活。
她镇上也有事情干呢。
每年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她都会煮一锅绿豆汤,到码头或者集市上摆摊,这样也能补贴家用。
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让爹娘去也不现实。
“这个你自己想办法,反正你让我帮忙的,我也帮了。”
现在银子还没影呢,自己至于这么忙前忙后吗?
要是以后事情不成,自己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嘛!
这么想着,赵翠打定主意不再管接下来的事儿。
反正最后无论结果怎么样,杨老太都会补贴她们一家。
“对了,大嫂,我两侄子不是已经放假了吗?你干嘛骗我!”
谎言被揭穿,赵翠有一瞬间的不自在,打着哈哈:“他们今天出门找朋友了,不在家。”
……
林歆在家里其他人回来前将晚饭做好端回自己屋里。
吃完饭后,天还没黑,杨家众人除了已经回镇上的大房母女,其他人都在院子黎纳凉,孩子聚在一起说笑着,林歆凑到李霞身边,小声问:“三嫂这是有什么好事儿?从她回来,我就见她一直笑着。”
李霞看了王芳一眼,语气要多酸有多酸:“不知道三弟踩了啥狗屎运,作坊送货那活儿居然落到三弟头上了!”
送货的活儿可比在作坊里干活挣的多多了!
这杨家四个儿子,四房不用说,肯定是过得最好的。
大房能在镇上定居,有赵家帮衬着,日子肯定也差不了。
原本三房和他们二房都差不多,但现在三房两口子都有活儿,就二房还在土里刨食,这就对比出来了。
其他几房日子都是蒸蒸日上,就二房还没啥变化,她着急啊!
林歆闻言,讶然:“这活儿不是王虎的吗?怎么就到了三哥头上!”
就算王虎不乐意干了,村里还有好多人盯着这活计呢!
“这事儿是栢秀秀来地里当着众人的面说的。”李霞道,“后面我男人和我分析了一下。”
“说这事儿就算王虎不乐意干,还有村长家的人呢,但为什么最后选了三弟,有可能是他们身上的伤将一些人吓住了,还有就是有些妇人不想自家男人和栢秀秀走太近,所以拒绝!”
林歆“哦”一声,没再说话。
李霞可怜兮兮开口:“弟妹呐,你有没有什么活儿介绍介绍,这其他几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我和你二哥没啥想法,二嫂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林歆:“现在玉兰和玉秋绣的东西有些也能卖出去了,这不是一份收入呐!”
李霞嗐一声:“她们绣帕子赚的那些,孩子她爹说留着将来给她们当嫁妆。”
“而且孩子挣的,关我什么事儿!要是我自己也能挣银子,那才叫本事儿!”
想法挺好,林歆在心里默默腹诽。
“靠山吃山,平时没农活的时候,你去山上采些野果什么的去买呗,还有野菜那些,有些人专门好那一口。”
“而且秋收过后板栗不是快成熟了吗?到时候你和二哥捡板栗的镇上或者县城卖,也能挣一笔银子。”
后面这句话,林歆说的很小声。
想到曾经看过的本草纲目,又道:“板栗还有药用价值,或许你们可以去医馆问问,收不收。”
治病啥的没看懂,但是有关吃的,确是记了一些下来。
“抓鱼到镇上卖也行。”林歆最后道。
“我听我嫂子提过,板栗是贡品,连宫里的贵人都喜欢吃,你想想,那价格能低到哪儿去?不说别的,就县城里,板栗的价格都是普通粮食的两倍,要是府城或者是州府,它的价格还能更高。”
李霞想上进,林歆就给她出主意。
说着说着,林歆都有点想种些板栗树到自己的庄子上了。
种植板栗,大有可为啊!
等杨北回来,和他提提。
正好他回来不久就是板栗成熟的季节。
李霞眼睛发亮,再次确认:“真的?”
林歆哼道:“那还有假?”
她喜欢吃板栗炖鸡,所以对板栗的价格还是蛮清楚的,就是为啥,以前没想起种植板栗树呢?
想到板栗炖鸡那鲜甜的味道,林歆就想流口水。
李霞脸上乐开花:“多谢四弟妹告诉我这些。”
赵家村的板栗树没多少棵,家家户户捡一点儿就没了,但是她娘家村子的深一些的山里有很多。
因为怕有大家伙,所以村里的人轻易不往里走。
但是她几个哥哥不一样,几个哥哥从小就在山里到处窜,久了,也有一些在山里行走的经验,也算是半个猎户,时不时能捡到一些野味,分家后也来家里给她送了几回野鸡野兔啥的。
到时候让男人和几个哥哥一起进山捡野板栗,有伴儿没那么危险,银子还能一起赚,一举两得呀!
这么想着,脸上笑容更加灿烂。
林歆一看她脸上的笑就知道她打算干了,戳戳她胳膊:“到时候你去了,喊一下我。”
李霞愣愣的“啊”一声:“你也要去捡板栗?”
林歆挠挠闺女的下巴逗她:“也不是不行,也算是开拓人生新体验了。”
“那你孩子咋办?”李霞问。
林歆嘿嘿笑:“这不是有玉兰和玉秋吗?到时候让她们帮着看,完事了我给她们买好吃的。”
“那行吧!不过我打算让我几个哥哥和我们一起,到时候到我娘家那边的山,那边野板栗多,结伴了也更加安全。”
“没问题。”
林歆和李霞在这边窃窃私语,王芳觉得这两妯娌孤立自己,心里有些不满,但随即想到自己这一房一个月是有快一两银子收入的人了,和以往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对两人的疏离也就不那么在意。
她家现在和大房不相上下,如果没有那件事,她是想和大嫂走近一些的,不然妯娌四个,就自己总是一个人走着,别人还以为自己怎么样呢!
现在自己有活计,别人说自己和妯娌关系不好时,她又有理由反驳,她是能在作坊干活的人,自然没时间和另外两人凑一起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
杨满月很想和二嫂说一下,让她帮着劝说一下杨老太,打消她想将自己嫁出去的想法,但二人一直在嘀嘀咕咕,说个没停。
让她找不到机会。
要是没发生中午那件事,她肯定会直接凑到两个嫂子身边开口央求。
但中午那件事让她太尴尬的了,她现在对于这个四嫂莫名有点怵,一对上她的眼神就会想起那事儿。
林歆余光看到了她时不时看过来的眼神,也当做没看到:“对了,二嫂,这小姑子也恢复了,你以后还打算照顾她吗?”
林歆小声询问。
李霞摇头:“她都好了,我还照顾啥,我又不是吃饱了撑的。”
以前之所以愿意看顾着一点儿,是因为看她确实有点可怜,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那将近三百文的银子。
现在人好了,银子也没了,肯定不照顾了呀!
她又不是闲的没事儿给自己找罪受。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才能多挣银子。
男人和她说了打算,家里的银子打算留五两银子出来留作家用,剩下的都打算买地,田产一点点置办下来,说不定他们夫妻未来也能当个小地主。
吃喝不愁,子孙绕膝,那日子想想就美。
“想什么呢你!”
林歆看她两眼发直,笑得跟个二傻子似的,赶紧打断她的思绪。
李霞嘿嘿笑:“没啥没啥。”
心里想的可不能让别人知道,别人知道了可能会笑话自己异想天开。
她男人也说了,事以密成,言以泄败,事情没成功前,谁都不能说。
就算自己和四弟妹关系好,她也不会透露半分。
聊着聊着,天慢慢黑下来,林歆将自己和两个孩子洗漱一番后,就搂着小闺女进入梦乡了。
至于脏衣服,明天再洗。
林歆不知道杨满月咋和杨老太说的,反正就是同意了她不嫁人,但从那以后,杨满月就要负责洗二老的衣服。
李霞看见了,问了一嘴:“小妹呐,我记得大夫让你好好休养来着。”
杨满月红着眼眶,为难道:“爹娘让我洗的,要是不洗的话,她立马找媒婆帮我寻摸人家,我不想嫁人,只能帮着洗了。”
李霞觉得她的想法匪夷所思:“你年纪也这么大了,嫁人也是应该的啊,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男孩女孩到了年纪就娶妻嫁人生子。”
“二嫂,要不然你帮我洗一下呗,反正你也是要洗衣服的,你就当尽孝心,顺手帮爹娘洗一下。”
杨满月厚着脸皮开口,她除了在孤儿院的时候是自己洗衣服的,后面出了社会,租房房子都是带有洗衣机的。
李霞听了这话,扭头就走,当她多嘴,多管闲事儿了。
杨满月看着她的背影不说话,随即低头洗衣服。
跟她们说不通,她们不会理解自己的。
这些嫂子一个两个的,最开始都那么好说话,现在呢?
一个个都是心眼多的主儿。
以后自己挣银子了,一定要远离这极品一家人。
林歆在一旁瞧见了,什么话也没说。
大夫叮嘱过她要好好休养,她不听,以后脑袋有啥毛病,有她受的。
对于她老是强调自己不嫁人的想法,林歆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所以不发表意见。
历时一个月,秋收完成了,杨北也回来了。
回到村里知道杨满月脑子不傻后,还愣了愣。
好像总是在自己外出的时候家里就发生大事儿。
上回是杨培宇丢了,最后分家落幕。
这回是杨满月被三嫂推倒,磕到脑袋,最后以恢复神智落幕。
杨北带回来一罐子蜂蜜,是庄子里产出的,打算带回来孝敬杨奶奶。
他们家要用的,早就放到镇上的房子里了。
杨奶奶看到杨北带回来的蜂蜜,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深了几分,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儿的说着:“好孩子。”
杨奶奶知道杨北出去肯定有事,她年纪大了,不问那么多,孩子想出去闯闯就出去吧,只要最后全乎的回来就行了。
所以在杨北离开的这一个月,杨奶奶见到林歆,愣是问都不问一句杨北去哪里的话。
林歆和杨北说起捡板栗的事情,杨北也赞同:“我之前自己买的几十亩地,倒是有一两棵板栗树,以前我也没想着大量种植。
现在我们可以现在一个小庄子里试试,要不就在我买的那地里尝试,要是最后不成,再调整也不用费更多功夫。
要是可以,以后陆续在其它庄子的山上也种上一些。”
林歆点头,杨穗也拍着小手,嗯嗯嗯的说着话,似是在说自己也赞同。
“那要不要和大伯一家也说一声。”林歆问。
杨北:“提一嘴呗,最后能挣到多少就看他们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