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把前面《修学宝典四》修学完毕后,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洞然明白,如同大梦初醒一般,心很快就能平静下来,心念也不会被那些恶梦恶事所干扰了,老法师看我修行一段时间后,气色明显好转,于是让我继续修学用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接下来老法师又把剩下的几套修学宝典传给了我,让我继续参学与修炼。
修学宝典五:略论明心见性!
一提起明心见性,很多人就觉得离自己遥不可及,深奥难懂,其实我们只是在迷中,若能反观自心,离心无相,离相无住,则一念之间即可顿觉本性。
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的本性面目,了知本性的实相,然后用好我们本然清净的心性,活出本真自性的境界与状态。
迷中之人,常常在思虑用什么来定义我们的这个自我呢?
答:我们这个自我的本质它是空性的,它虽然是空性,但它又有不空的一面性质,就是它在因缘具足的条件下,可以缘起一切心,包括善良的心,邪恶的心,善良的心,感恩心,祝福心啊,利他心。
邪恶的心就包含一些嫉妒、傲慢、贪嗔痴慢疑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这一颗心虽然无形无相,但具足无量的妙用,只要因缘具足,他可以显出一切心的相出来。
显出的这种心的相,它就像月亮倒映在水中一样,它只是影像,它没有实有的一个实有性,所以又叫心中缘起的缘影。
我们虽然现在显现为三维世界的一个色身,但其实我们心的本质是无限的,我们的心是可以遍布整个十法界。
当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你起什么样的心,你动什么样的念,那么你就是在再造相应一个法界的业相。
当你起一念贪心的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在造恶鬼道的业了,当你起一念怨恨心的时候,就已经在造地狱的因了。
当你起一念利他心的时候,就已经在造天堂的因了,当你起一念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而又不舍菩提心的时候,那你的心就跟佛菩萨的心相应了。
由此,我们这一颗心因缘具足的时候可以示现一切相,它并不是固定的,所以你没有办法定义你的心到底是一个固定的什么形态形象,所有一切万物万象的存在,只是你当下所呈现的一种状态而已。
然此,我们想要呈现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就看看自己的心就可以了,你的心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你就在搭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要明白心的无量妙用,它是体现在一切众生心中,体现在一切众生相的思想与行为中,皆一一体现出来了。
我们今生得人身,得了这样的命运果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造,一切统归在一个心上,一切都是自心造就出来的,并没有外在的一个神一个上帝在控制我们,自己的自心就是造化者。
人们常常感叹说造化弄人,实不知,一切皆是自心一直在造化,如果我们能够反观自心源头,返回到根本上来审察自己当下的用心与状态,就能够认识我们目前是什么样的心,它具有什么样的心念,动机,意图,它是怎么的一种运作模式?为什么当下会卡在一件事上烦恼不堪?
当下深入观照此心,就能照清此心,觉悟此心,能够从当下的困局与局限中跳脱出来,回归于无限的本性上。
返观自心,才可以照清自心的真容,就像照镜子一样,自己目前是长什么样的一张相?对着镜子一照便清清楚楚了。
由此,迷中之人不识此心之故,皆因迷在这一表身表象上,被表面的东西障盖住了根本之性,习惯着在一个相上不放,局限在一个相上不放,所以就迷失掉了这一个能显一切相的心。
一叶障目,不见全体无限的这一心,抓着一个色身相为自我,这就成了迷中人了,如同认影为我,迷于化相影相中,则起了种种颠倒想,活在了错误的认知思维模式中,自困自障,无法醒觉。
唯有顿觉本心,明自本性,就不会卡在任何一件事一件物,一个人一个相上,因为一念就是一天堂,一念就是一地狱,一念就是一宇宙,一念就是一众生,这一念就蕴藏了无量无限,而这一念,则是源自我们一心体,是从心里起的念。
由此,明白了我们的心是如此的神奇,是如此的不思议,如此的无限,一切之根源皆乃一心,所以回到这一心根本上,回归空空本心根本上来,此“一念心”本无限无相之体,但空空本体之性中,又能随缘示现出一切无量的相,无量的众生万物相皆源于这一念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念心遍布在整个宇宙虚空万物万象之中,含藏其中,本来我们的心是无限的,但是由于住执在了一个身相上,住执在了一件事上,住执在了一件物上,所以被局限在其中一点上,立了一个自我,然后这个自我与万法万相分别与割裂,着着于虚妄的假名假相,假立的一个我的概念框框之中,与无量的幻化大众相,永远自我相敌对与割裂,纯属一场戏论戏法耍自己耍同众。
明此本心,就是了悟真相,回归本真,不再活在一切误会颠倒中,不再活在自我妄想局限中,不再活在灰暗阴霾与折磨之中,不再活在执着执欲的迷幻魔窟中,自此醒觉,一片晴天永逍遥。
了知此心幻现一切无量相,皆是一心随缘所现,自随缘而用就行,显现出来了,就是清清明明的用,如水中之月,不可执之,不可持之,执持者就成了梦中迷人,困在了一个幻现的相上,困在一个自我的虚框上,以幻生幻,妄立一切妄识妄念的框框,执着执欲的框框,处处封固自己,无法走出自己虚妄假设的一个囚笼。
本无真实实有一囚笼,本来皆是一心幻现的,一切相是空的,没有实有之性,但是你妄执妄取啊,坚固的认为有相可得,有实可取,那就在自己的妄执之下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囚笼,在这个囚笼里永远追影求永恒,追影求满足,追影求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就叫作醉生梦死,昏迷不觉。
由此,世间之人皆迷失本性,若不醒觉,则险象环生,无尽的忧患与苦厄在等着自己,若能重之人身难得今已得,善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向自身度,更向何时度此身?
六祖慧能大师说:离相离念,就是明心的一个彻悟法门,离相就是对外看破一切相的虚妄性,如幻如影一般,不可执持,不可住执。
离念则是对内照破一切念皆由心生,皆装藏于心,念念无滞于任何一境一相上,则念空无碍,心空无碍,若念念粘着在一件事,一个人上,则心生颠倒梦想,处处在事上缠绕,处处在物上囚困,永远无法获得了脱与自在。
由此,慧能大师告诉我们,心在用的时候啊,是通过六根去接触一切的万法万物,通过六根的“见闻觉知”去接触万境,但是六根不染着万境,就是真心如如的自妙用。
不染着,就是不执着,不执持,不住执,因为知道万缘万境万相皆是幻现,没有一个独立恒存的实有性,随缘显出什么相,就知道是心之缘影,心之影子,心之无量显用,显化出来了一切相,不执取,不舍不弃,随缘用就行了,因缘使用周期到了,终也取不着,如如无挂无碍的应对,则无有恐怖,无有颠倒,无有烦恼,无有苦厄,究竟自在清安。
修学宝典六: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永嘉大师让我们证实相,了悟本心后,你就知道所谓的业障其实是空幻相,无实有,无自体,如天上的云彩一样,是空相,是幻的。
让你把业障拿出来看一下,你拿不出来吧,把你累劫累世的业障拿出来看一下,你也拿不出来,为什么拿不出来?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个实有实体的业障,它是如幻的,空的,假的,是妄想妄生出来的。
譬如你恨一个人,一直恨它,心里难受得不得了,今天恨完了,明天接着恨,一辈子过去了都在恨,这个恨就是业障啊,挥之不去啊,反复受折磨啊,但是你让他把这个恨拿出来看一看,又拿不出来,那这个恨是从哪里生来的呢?
就像迷梦人一样,把梦中化现的一切人物角色与景物景象当成真了啊,当成了实有的一个自体,所以取相为我,取幻为实,困在幻境幻相里造业造作啊,迷失了本性本来面目,把幻身幻境幻相都当成实有的一个自体,把缘生缘灭的森罗万象当成了实有的,所以住幻而生出一个妄想之我。
执着这个色身为我,执着这个感受为我,执着这个想法为我,执着这攀行执取为我,执着这个意识为我,被这五个所谓的五蕴身心相所迷障住了,取幻为我,而忘了本性本来面目的自己。
就像把影子当成了我,不能远离幻化,认幻为实有,想占据为永得,着相而不舍,就妄生出了无尽的妄想、烦恼、执念、痛苦,如影随形一般,挥之不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缘生缘灭啊,不能恒存不变啊,没有恒存实有的一个自体啊。
就譬如你今世有千万亿的财富,但是你能保持永恒不亏不损吗?你能保持永恒享受吗?显然是不行啊,因为你色身会坏掉,你不可能一直常住常用,更何况你这些身外之物的财富,你怎么可能控制,怎么能主宰得住永恒不亏?怎么能主宰得永恒富贵呢?
那不能主宰,无法恒存,没有自体,就是如幻的啊,贫穷也好,富贵也好,这都是如幻的,都是空的,把控不了的,随时变幻无常的,就像一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江山轮流坐,都是幻中戏中的角色,怎么能主宰呢?你着了这个幻中的角色相,你贫穷时也有烦恼,富贵时也有烦恼,为什么?无常啊,不能恒存啊,如梦如幻的啊。
你不知道是幻有,如镜花水月一般,不知道是幻化的,所以苦苦所求,贪取无度,那你就在幻中被困住了啊,一直取幻不舍,如同水中捞月一般,所求不到,所求终会落空,求取不到,所以心就痛苦,烦恼,恐惧,嗔恨,等等这些心里障碍。
因此,这个苦、烦恼、怨恨、抱怨、恩怨、恐惧、焦虑、不安,等等这些情绪与状态就出来了,这些障碍就出来了,着梦为真,贪取无度,就是苦之根源所在。
那回过来头来看看,其实根本问题是障在哪里了?都是自己迷了,没有看清一切事物事相的本质真相,曲解与误会了一切事物真相,妄把幻化的东西当实有的自体,妄把幻化身当成真身如来了,认错了,才会妄生一大堆的妄念与执欲,苦苦在幻中所求,脱离不了生死烦恼苦海的囚笼。
执幻为实的观念太坚固了,着梦为真的观念太坚固了,那这个业障也就坚固了,迷的时候,就是生生世世颠倒梦想其中,如果不觉悟,一直误会曲解下去,那真的就是业障永劫难消了。
反之,如果能当下顿觉本心,了知一切相一切法皆幻,那这个业障就消光了,没有业障了,没有什么能够障住你啊,都是幻化的,假的,空的,如云彩一样随缘空去来的东西,终究抓不住啊,那你还苦苦烦恼什么?那你还苦苦非要强求什么?
这个执欲就破了,妄想烦恼就消融了,业障就消融自空了,如乌云一样,化散无踪了,生死都是假的,都是幻身幻相,还有什么事障着你、挂着你?都空了,一切法空,相空,人空,业障空,都空尽了,根本抓不住,没有它的住所。
不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刹那生灭不断,皆是如幻的,就像本心放电影一样,一个片断连着一个片断相续不断,就呈现出了一部电视剧。就像我们的念头,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相续不断,就呈现出来一件件事物事相。
当下已经发生了什么事,就是如幻如戏,就成了幻相电影,拉不回来了,无法主宰,无法退回去了,无法改变了,你还在追忆过去发生的这些事的得失成败的话,那不就是在幻象里逐影不舍呢,记挂着影相残留在记忆里吗?想一次后悔一次,想一次内疚一次,反复折磨自己,都过去了没有了,还在想,还在抓取不放,还不放过,那这就是着相取幻的观念太深太坚固了,这个业障也就难消啊。
不觉悟本心的话,就是颠倒黑白,就是执幻为实的,累劫迷幻其中,你这个业障就消不完了,今天消了,明天又造了,你累劫都没完没了,累劫累世都走在偿还业障的路上,着实悲怜。
但是今天闻听永嘉大师所讲的圆顿法,顿觉本心后,了知业障本来就是空的,就是幻的,没有实有的自体,凡所有相都是空幻相,都是心中所幻现的尘影,了不可得,无可把捉得住,看空它了,那心中的贪嗔痴慢疑的这种执欲就无处遁形了,如云即散却无踪了。
什么苦啊,生死啊,烦恼啊,焦虑啊,这些东西都没有,都是假相假名假现一现一时的,空花水月一场,当下顿觉,无所着执,空空净净的心如光照亮,那当下业障就消除了,就没有了,一了百了。
修学宝典七: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永嘉大师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说有无量无数个世界,比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不可计量,那组成这么多无量个的世界,其实就如同大海全体里的水沤。
水沤指的就是水泡,无量个的水泡泡都是从大海里冒出来的,水泡泡相是缘起而聚,缘尽则散,没有恒定恒存的一个单独自体,所有缘现出来的一切水泡虚妄相,其本质本性是水,是大海。
同理,整个宇宙万物、无量个星球、星系、世界、人类、生灵万物相,都是由同体同性的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所幻现出来的,所缘聚而成的,所产现出来的,所衍生出来的,不管怎么形容万物众生相的起源,它都脱离不了这一本源自性。
本源自性不可言说,它本自圆明圆觉,本自圆满无限,随缘可幻现一切森罗万物相,幻现出一切无量个体相状。
譬如人相,猫相,狗相,草相,等等这些种种个个体相都是虚妄的空体空相,它都只是本性的幻化妙用,幻化的种种分身之用,不管有多少个空身分身,它都要连接我们的这个本觉本明的灵觉之性。
没有这个灵觉之性的话,说白了,你就没有觉知的本能,没有明了映照万物万相的本能,那没有这个本能,就无法认识,无法接收,无法感应到一切现象界的存在,那你都没有这个本能,你怎么证明自己有本性的存在呢?你怎么感知到一切森罗万象的存在呢?
所以最大的核心本质,就是本身可以本自圆觉,本自圆明的灵觉之性,它是遍摄遍入在一切万法万象之中,是紧密相练的,个体相与个体相状之间,都有同脉通连的一座桥梁,用的时候是畅通无碍的,是紧密相连一体的,那如何证明呢?
很明显一个特征,就拿我们人类众生来说:张三有见闻觉知的本能,李四有见闻觉知的本能,王五也有见闻觉知的本能,不管是哪一个人,这一个本能功用,是人人本具本有的,是完全相同一致的,大家都能彼此感应,交流,接收,感知,照见,这个常住常用的本能本性确实是畅通无碍的。
这本能本性,它不是因缘所生,它没有增减,没有变异,没有净垢,没有时空,没有时间,没有新旧与衰老,没有生灭,这一原始之性,亘古就存在的,圆满无缺,本来就是圆觉圆明的。
因此,认识并亲身体认到原始的圆觉本性,是一切万物众生相本具本有本用的本性,皆同此一性,它才是我们的根本,是真正的主心骨、主人翁、真实唯一的一法体法身,一切无量个众生虚妄相,都是它的无量化身分身妙用,可以随缘幻现虚妄相而无量妙用,这是本性的特质。
本性有三大特质,第一、本自空寂,无形无相,圆觉圆明,圆满具足一切功德性智。
第二、有随缘现相的本能,一切万法万相皆由心造,皆由心想生,就像镜子一样可以显相,而且对境的相都是唯心而造。
第三、普周法界,妙用恒沙,性相如如的无碍的妙用本质,也就是说整个十法界众生万相,都是连通了这个圆觉本性,才能够产生作用与运作,它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阻塞的。
整个幻现的十法界一切众生化身相,都圆觉自性所用,都是它的圆觉自性的道场、游乐园,穿梭于一切虚妄相之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个体性,就犹如大海一样,是流通无碍的,不管流通流动到哪里,都是水,都是大海全体啊,本身就是本性,所以还能游到哪里去呢?
除此全体本性,就没有第二个东西,所以见一切虚妄相的当下,就见自一切虚妄相皆在本性之中流淌流动,皆在本性之中显发与显用,能觉能见能映照一切万物众相的这个本能之用,是常寂常照的,就像镜子的本能功用,具有了了分明的觉照功能,任何一相都朗照于这一心性体中,它体现在我们的六根功用上,六根之所以天天可以起用,皆由本心本性的开展。
认识我们心性后,就知道它本身无身可见,无相可得,没有固定的一个居所一个方所,所有幻现出来的一切万法万相都是它的妙用,都是它幻现的旅行的梦幻家园,都是随缘幻现的梦幻家园,在无量妙用的过程中,都是临时居所,皆不可常住常留常用。
就像我们的色身,房子,车子一样,它只是暂用一时,因缘到期了就用不了,没有固定在哪一个居身家所,但是都可随缘而用无不用,本流通无碍,法身慧命是永恒的,本应无所住,就明白了永恒的法身慧命。
反之,如果着着这个人身人相,着着那个名相名物,那就被幻现的境相所迷障,所囚困了,本来就是空相空体,幻现生,幻现死,空无自体,无法永住恒存,看破了就是虚妄妙用之家园,看不破,着相了,那就成了囚禁自己的幻笼囚笼。
是自己迷惑颠倒不醒啊,明知道是缘生幻灭,幻现一场,不可把控的虚境阁楼,你却非要粘着贪恋不放,着相就成了幻中人,执幻为实,就入魔了,什么生死之魔,烦恼之魔,贪嗔痴之魔,各种各样的魔就都生出了。
这个魔的意思就是折磨自己,本来是幻现的,非执幻当实有,想据为永据,这个诸法诸相不看空的话,这个妄想就空不了,妄想空不了,生死烦恼之魔障就空不了,就像影子一样如影随形的缠着你,挥之不去,无法了脱与自在。
唯有照破一切虚妄相,知相本空,知妄本空,知生死烦恼本空,知贪嗔痴本空,知业障本空,空的意思是指幻现出来的幻相,影态,是幻现一时的,如水中月,镜中相,并没有永恒实有存在的一个自体相、自体物,皆乃幻现一场,妙用一场,皆是自性的圆满展现,明白了都是幻现一时的虚境相,影态相,就不会执着痛苦了,就像对境照心,对境照相一样,全都是自己一心所现出来的的幻相。
自心显自相,自心见自相,如见自己的影子,你会执着影子吗?不会,你会与影子对立为敌吗?不会,你会追影不放吗?不会,那自明本心幻现一切相,都是自己的本性之相,显相显身显影皆妙用之展现,自心展现自相有错吗?
自己对镜子照相,照见自己有错吗?没有啊,性相本如如,性相本相通无碍啊,认识圆满的自己,就不会灭相找性,就不会着相骂影生烦恼了。
你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本性之相,全是自性展现出来的幻象妙用。自己自性展现出来的一切幻象,见一切幻象即见全体明镜一心。
纯粹就是自性的展现,纯粹就是自性的妙用,纯粹就是自性的体验,纯粹就是自性的绽放,纯粹就是圆满的自性,自性幻现自相无量用。
幻现种种空相无生用,一念迷着空相忘本来,贪魔欲魔死魔烦恼魔,名词名相铸成铁围山,幻心幻相幻境幻中人,见幻不迷皆自影,自影自态空幻身,空身幻身无一身,性相如如不分家,自性自影全自己,自心自境真如如,不除虚境不觅真,全体寂灭随饮啄,如如一性别无它,对境照心性自明。
顿悟自己的真如本性,方知性相皆寂灭无生,自己的本性本来就金刚不坏不灭,整个大千沙界里的一切万物万相,全都是本性的幻现,如水泡泡一样,幻现种种的无限妙用,于一切幻现幻用之中,本无着无着,在虚境相中自演自展现一切性德光明,本性的觉照与光明永无失,那么在一切虚境相中,就是自己的真实表达,真实的展示。
一切的圣贤也好,凡夫也罢,它们的出现就如电拂一样,都是刹那般的闪现一时,都随各自的因缘而出现,皆无法恒存,它们皆只存于自身的真实本性中,照见圆满本性的自己,永自觉明,本自具足圆满一切性德光明,什么都不缺,坐归真实的自己,自发自光自照自绽放,寂灭性中随饮啄,皆全体性相如如的自己,何需再多一言?
修行宝典八: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
我们的真如本心可以了了去见一切森罗万象,但是见到的一切相,皆是空相无自体,没有实有恒存的一个物,没有实有恒存的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实有恒存的佛。
所谓的物、人、佛,这些只是假名假相,这些名相都是虚妄无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实的,看虚妄相都看空了,那还下剩什么呢?看空了就都是那一个性,不可言说的那个灵觉本性。
如旁观者一样去观察自心的运作,如旁观者一样去观察森罗万象无常变幻,不带有任何主观意识的分别,评判,只是纯粹的去观照观察,一尘不染,一丝无挂,契入这种空净空灵的本心状态。
我们众生最大的习气毛病就是着相执迷于五欲六尘之中,成了意识念头的奴隶,念头总是不由自主的跟随外境的尘相跑,攀缘尘相,粘着于尘相,着执于尘相,完全被境所转,被境所捆绑在里面抽离不出来,这个欲念,执念的力量,就像油门一样刹不住,养成了习惯,心很难静下来,心很难安定下来。
完全着着在相上,这个妄念就歇不下来,经常会翻旧账,记旧账,那些过去很久的事,那会在装在心里不放,记恨在心里不放,它这个妄念就像水泡泡一样,总是往外面冒,歇不下来,心念随境而转,就如同烦恼生死流浪在外,无法自主,完全迷失了自心,照不清楚一切事物变幻之相,被虚妄的境相所左右,被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心骨,迷失本心之根本,被境相所障盖本心根本之智。
正所谓:“迷时众生,悟时即佛”。其中什么意思呢?迷的时候,就困在六道里当不同的众生角色相,披毛戴角环,戴着面具演戏,着相自我、与万法大众对立、二元、评判、侵夺,主宰,恩怨纠缠无休止、贪取无度,等等演这些业报大戏。三界六道就成了囚笼之所。
悟的时候,十法界就是游乐园,都是净土,都可唯之妙用无碍,来去自如,来到六道幻界后,广渡如幻众生,负责把你摇醒。
要反观彻悟我们的本性,需观相本空,观物本空,观人本空,观一切名词名相本空,这些虚妄变幻之相通通都是假的,无实有无自体,了了照见,了了分明的觉照,一切森罗万象空寂无体,本无相可得,无相可据,无相可把控,它都是幻现出来的缘生缘灭的幻化相,影相。
观空无实之后,就知道幻相的本质就是空空之性,这个性的本质就是无生的,不是实有的物,不是实有的体,不是实有的相,不是实有的东西,所以没有真实的生,又何来真实的灭呢?
幻现出来的森罗万象,也不是真实的生,也没有真实的灭,所以叫作幻生幻灭的幻相,都是自性展开的幻相妙用,所有一切幻现的相,它的本质无不都是性。
祖师大德说:离相修行刹那间,着相修行千百劫,离相的意思就是照破一切幻化相都是假面具,空无自体,都是这一本心幻现出来的幻象妙用,都是昙花一现出来的假相假用,皆不可得,自己的本觉本性完全可以觉照到这个事实真相。
幻化无实有无自体的东西观空以后,还剩下什么呢?就是空空体性啊,就像光明通透的摩尼宝珠之内影现出了森罗万象,它没有一样东西是实有恒存的自体,但所有森罗万象它必须依止于这个摩尼宝珠的性体才能够运作与起用。
我们可以去善观云彩之相,它是本空的,无自体的,云彩之相当体即空的当下,就是天空本体,它必须依止于天空本体才能够显出云彩之相的变幻之用。
当我们真正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照,去了了照见,不带任何主观意识的分别,评判后,纯粹就是观察观照的话,我们就很清醒的能照清诸相本空的事实真相,了了见这一切人相,猫相,狗相,森罗万物相,都是变幻的空幻相,都是在刹那缘生缘灭的变幻变异中,根本就没有实有一相可得的东西,全都是本心里的幻象,心识所变,唯心所现,本来面目是灵性,不可言说的灵觉之性,无不是灵觉之性。
当我们离一切名相,名词,离一切思维念头的分别,评判,概念,标签,进入一尘无挂的空净圆明状态后,那自心自明,智慧觉照朗照无余,没有被幻现出来的东西所迷障迷盖,便是恢复到了原始纯真清净本然的本性。
当然这个要在日常生活中练习,熏陶,磨炼,借假练真,要歇下后天着相的意识分别念头,评判的念头,攀缘的念头,一无所住,便能空净下来,明彻本心。
修学宝典九: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永嘉大师直接教我们方法去悟道,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明为观自在。这句话对我们悟道本心有直接的启发,直击根本核心与本质。
什么叫不见一法呢?“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这个法就是我们心中所产生出来的法尘法相。
我们心中的想法和看法称之为法相,接触到的森罗万物称之为法尘,这两种都是称之为法,都是从心里而产生出来的,从心里产生出来的尘影、缘影,就像心的影子一样。
那只要明白了这个事实真相,不执着心中的尘影,不攀缘心中的尘影,不着执心中的尘影,不执取心中的尘影,一法不取,一尘不粘的话,那当下就能自见如来自性,当下如来法身就显露出来了。
你得要放下这些法尘法相,歇下这些法尘法相,不执迷其中,不缠缚其中,就像从局中剥离了出来,观察得清清楚楚,心是心,法是法,虽然一体不二,但是没有法尘法相所干扰,所捆绑,所缠缚,所折磨,在一切法法相中是通达自在无碍的,是来去自如的,是无住无粘无滞的,是安定安然的。那这个就是观自在的实修法门。
观自在核心意思,这个“观”很重要,谁在观?怎么观?搞明白这两点,就知道如何用功去返观悟道了。
谁在观?首先要搞明白为什么有这个“观”的本能,譬如路上的摄像头。它的本能就是观,就是录取影像,把来回经过的一切车辆人群都录拍下来了,这个功能是自动本能的,既然有这个“本能作用”,当然就知道它有个本体啊,有个摄像头主人公在啊。
同理,我们的心也具有这个观的本能,也有录相显相的本能,通过眼睛这个摄像头去捕捉到了森罗万物,然后把信息传递给心,心就像显示屏一样,立马就显现出了森罗万物的图像,那都是在刹那间完成的,都是心的运作,没有心的这个观照本能,我们怎么能见到森罗万象?怎么见到自己动了什么想法和念头呢?背后的主人公,就是这个观者,就是这个主人公,就是我们的本心。
依此类推的话,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触,意能识,这个六根的本能功用就是观,就是照,离开这六根的功用,我们就感知不到一切森罗万象的存在啊,就感知不到我们有一切的念头与想法存在啊,六根为什么有这六大本能功用?因为背后有心,有个主人公在。
所以六根功用,都是我们心起的作用,是心的六个工具。追根究底,背后的唯一主人公是我们的本心在“见、闻、觉、知、尝、嗅”、是本心了了分明,全知全晓的。就像旁观者一样,通过六根这六个工具,让这位旁观者接收到了外境的信息。
那这个心又是离六根功用的,不执着于六根功用,为什么?六根是让自己的心用的,见到什么又不粘着什么见,不着着什么见,这就叫见而无见,因为见到的尘影尘相,缘生缘灭,没有自体,无一恒存,无一实物,所以能见,但不着着于见,不着着于法尘法相,不着着于六根,不着着于六尘,不着着于六识,六识指的就是意识想法与看法,那当下“根尘识”就脱落了,自然无碍圆融于这一心,心无挂无碍,可妙用十方无碍,是圆满圆通无限的。
当明白了六根六尘六识的运作原理后,我们的心只是去观照它们,像旁观者一样去观察,不带任何主观意识的评判与分别,就是纯粹的去观,先停歇掉大脑意识思维的是非好坏美丑等等这些想法与念头,先空净下,放空下来,一丝不挂,那这个时候,不被意识念头所带动,不被人事物境所带动,就是不跟从它,不被它卷着跑了。
就像扎根在地底下来的一棵树,任凭八风吹来,但它屹然在原地未移未动啊,那这个就是观,就是不参与,不评判,不对立,不搅和,不纠缠,那你就从心中的这些所幻现出来的万法万相中抽离出来了,随时可出入自如,而不受阻碍与障塞,这就叫自在通达无碍,明心归本了。
所以,要搞明白如何观,就是这样的方法,如果你总是着执在头脑意识念头里停不下来,粘着这些东西死死的,总是被其干扰,那你就没有功夫,你就抽离不出来,被尘相尘境所转了,无法当家自主,在局中困缚自迷,一直取相取幻,着相自我与万法大众对立为二,那这就是迷局人,迷梦人,忘本而逐影,被幻化的尘影折磨的苦不堪言。
当然反观的功夫是靠练习的,不练的话,你又忘了,又把这个“我”认错了,总是习惯把色身当我,把感受当我,把想法当我,把攀心执取当我,把意识当我,总之就是把自我的这个五蕴身心当作我,把影子当我,忘记了自己的自性如来,忘记本自无生的自性如来,陷在幻境幻相里出离不了,所以要自观自觉啊。
这一切的五蕴身心幻界,都应无所住,心中是空空荡荡,照见本无一物啊,缘生缘灭啊,哪有一实物永存?哪有一实物有恒存的自体,都是空幻相啊,哈哈就是这样去观照,才能够自净其心,自净执欲执求,自净其念,自净其识,自净其意,自净一切烦恼妄想,全部照破,累劫的着相的业习与痕垢就打磨销光了,如冰化水了,这就是实修实践啊,观自本在,不离根本之心,就是观自在啊,直达本心。
观自本心永在,永无离,永无失,永远周遍法界,法身如虚空一样,万法万相都是它的妙用,妙用无尽,身心放空,不执取,不控制,不主宰,不粘着,不纠缠,不对立,不跟从,不搅和,念念归空无停滞。
一切尘境尘相就像风吹来去一样本无痕,风没有固定一个停滞的住所,念头没有固定一个停滞的住所,万事万物没有固定一个停滞的住所,都是空相空用,假现假相假用一场啊,明白了这个,心自然空空荡荡无所停滞于哪一个相上啊,如八风吹来,心如如不动,不在尘境上找求找住所,不受其扰的当下,方是无形无相的真住所、真净土。
当然,这个要时时用功练习的,在事上用功,什么事上呢?在行住坐卧中,在语默动静中,在穿着吃饭说话中,这都是可用功观照啊,用功练习啊,练熟了,就不会忘了,自心本具的禅定智慧德能就打开了,就开显出来了。
反之不练功的话,三天就忘了,一下就着境着相进去当迷梦人了,所以要时时观,时时醒觉过来,而不是道理懂得了,光耍嘴皮子有什么用呢?没有修为功夫,一回到生活事物中,你还是被境所转,被妄念所捆,被生死烦恼假相所折磨啊,所以要实证实修实战,不可小看业习与执欲,要精进修持,不可空口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