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周谨周大人有事要找您商议,您现在可方便?”
萧珩听着,向外面的人说道:“让周谨过来找我!”
说罢,便又吩咐苏木:“将食盒撤下,我误食的事不要跟旁人提起。”
苏木应是,动作很快地将圆桌收拾好,又提起食盒准备出去。
只是到了门口时,还是忍不住回头看向萧珩,他眼神担忧,道:“国公爷,您真的不要小人请大夫过来看看吗?”
萧珩摇头:“不用。”
苏木回头,轻叹一声便忧心忡忡地出去了。
他刚一出去,便看见那传话的侍卫还未走远。
那侍卫听到脚步声便转头朝苏木看来,他朝苏木拱手,算是见礼,苏木也颔首回之一礼。
说起来,苏木是第一次见这侍卫。
他跟着萧珩来了不少次大理寺,大理寺内的大小官员和狱卒他都认得,唯独今日见到的这侍卫,他是没看见过的。
不过苏木也没多想,毕竟刚才对方说是周谨周大人有事要同国公爷商议,想来就是周大人那边的人。
周大人书香门第出身,自个虽是习武的,但家中还是习惯使然会给其配备侍卫随行。
周大人身边的侍卫本是固定几人,但之前那伙劫狱的人不仅射箭重伤了周大人,还砍杀了周大人的两个侍卫。
既然侍卫减少,那新增上两个也属正常。
就是他家国公爷身边,虽有暗卫,但多数时候都在忙着别的事。
真正守在国公爷身边的,大多时候都只有他这个小厮兼书童。
可苏木明白,真遇到什么事了,与其指望他来保护国公爷,不如说是国公爷反过来护着他。
他一边摇头一边走着,自己从前也不是没想过学点功夫,可练了好几年,除了会些简单的拳脚功夫外,别的再也学不会了。
他啊,天生注定就不是习武的料!
苏木提着食盒很快便又来到了厨房,他将餐盘碗筷都洗干净后,便看见大理寺的厨子们开始洗菜备菜了。
苏木见状,忍不住问了一嘴:“李大哥,今日做什么菜啊?”
那被他问着的厨子回过头看他,笑道:“今日我给你露一手,做个东坡肉、麻婆豆腐和水煮鱼片!怎么样,今日能吃得下三碗饭了吧!”
苏木嘿嘿笑了两声:“我昨日那都是说笑的,您别往心里去啊!”
李大厨爽朗笑道:“我要是真记仇了,你今日还能吃到这些个?”
说完,他又看向苏木提着的食盒,不禁说道:“萧大人吃过了啊,那我今日这菜式他是吃不到了!”
听到这,苏木忙接着说起:“那确实可惜,我家大人今日上了火,您可知道什么降火气的东西?”
苏木不能直接提萧珩吃了鹿茸补过了头,便只得说他上了火。
他想着,国公爷不让自己去请大夫,那自己给他弄些降火的吃食过去总还是行的。
李大厨听见苏木这般说,爽快地应着:“简单,我待会给大人熬点凉茶送去就行。”
闻言,苏木感激地看向李大厨,道:“那便多谢您了!”
……
那边苏木在问着降火的东西,厢房内的萧珩却是一直在用巾帕擦着鼻子。
今日这药膳实在太补,过了这么久了他的鼻血还是未停。
一直到周谨敲门进来,萧珩都时不时得去擦着鼻血。
周谨一进来见到那染血的巾帕,忍不住凑近些看去。
待看清萧珩只是流鼻血后,周谨才放下心来。
“大人!”周谨走到萧珩的旁边坐下,从袖中拿出了一封信,放到桌上后推向萧珩。
将巾帕扔到水盆中,随即拿起那封信,将其拆开看着。
他一目十行,很快便将信给看完。
看信期间,他的眉头一直拧着。
最后,更是问道:“确认无误?”
周谨点头:“无误。”
萧珩面色严肃,又道:“好,我晚些回去问问她。”
周谨知道萧珩所提的“她”是谁,不过他在拿到信的时候也没想到,谢思宜竟然会同那人扯上关系。
毕竟在谢思宜嫁给萧珩之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闺阁女子。
虽出身世家,但家族早已式微,其父兄也无大的成就。
正常来说,她充其量也就嫁个普通侯爵家的嫡次子。
至于诰命什么的,就得看未来夫婿是不是个争气的了!
即便在她嫁给萧珩之后,旁人提她最多的,也不过是她运气好,攀了高枝。
可依着这信中所描述的,那“攀高枝”一事或许就另当别论了。
而且此事除了他们,还有一位真正着急的人。
想到那人,周谨不禁劝道:“大人您不如现在就回去。”
“如今最重要的便是这件事,你早些说了,或许就能尽早从夫人口中问出些别的东西来!”
怕萧珩放不下大理寺,周谨又道:“今日下午的案件我都能处理,你且放心。”
萧珩听着,没第一时间答应下来。
他在思考,也在斟酌。
沉默片刻后,他才道:“下午就交给你了。”
……
周谨离开后,萧珩便洗了巾帕又擦了擦脸,确认自己脸上没有血迹后,迈步便准备往外走。
他走出门发现苏木并未在外,虽感疑惑,但脚步还是未停。
吩咐了车夫套马后,便先行出了后院门。
在门口等了不久,车夫就驾着马车出来了。
萧珩快步上了马车,等坐好后,车夫庞叔便问道:“国公爷,您现在是要去哪?”
“回国公府。”
萧珩说完便闭目准备养神。
庞叔应是,很快便驾马车离开。
两人离去后,苏木才匆匆赶到了门口。
他扶着一棵大树,不停喘着气。
看着那逐渐远去的马车,他伸手喊着:“国公爷,等等我!”
然他跑得太累了,人一直穿着,声音根本喊不大。
不说街上人多声响,便是萧珩刚离去,怕也是听不清的。
苏木不知萧珩要去哪,只得又重新返回大理寺待着等萧珩回来。
萧珩这边往国公府赶着,谢思宜却是跟着自家阿娘就要动身往城外的庄子里去。
“你今日回来得正好,庄子里的白梨熟了,同阿娘一起去摘些回来!”
谢夫人杨氏笑意盈盈地看着谢思宜,一双眼睛怎么看也看不厌。
她伸出手,帮谢思宜把额前的碎发挽到耳后,忽然间,又问了谢思宜一句话,引得谢思宜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