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年谈得也这么艰难吗?”康小夏好奇地问。
“三天都未必能谈成一笔,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积极主动努力地争取。”
“好,知秋姐,我也会努力的。”康小夏到底年轻,很快就调整好了精神状态,打算大干一场。
他们今年的展位比去年的大,而且位置更好,加上他们的场馆布置很用心,比去年吸引的外商要多上很多。
姜海棠和韩知秋、康小夏三个人一起接待客商,给客商讲解他们的呢料优点,他们的呢料最具有优势的点就是通过科学配比,兼具保暖性和耐磨性。
这一点吸引了苏国客人,他们很明显对于具有保暖性的料子更加感兴趣。
姜海棠趁机提供了小样,“我们可以提供样品检测。这是不同厚度的样品,分别适合制作大衣或西装。”
一名叫做洛夫斯基的客商在和同伴交谈几句之后,突然问道:“你们月产量多少?价格如何?”
姜海棠心跳加速,这是要下单的节奏!她立即镇定自若地回答:“目前月产两万米,价格是每米12卢布。如果订单量大,可以优先安排生产。”
正当穆勒掏出笔记本要记录时,一个尖锐的声音插了进来:“诸位!他们的技术是抄袭我们的!我们才是正宗的,而且我们的价格更加低廉。”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姜海棠看着来势汹汹的一行人,不由拧眉,这种时候,如果和岳省的人起冲突,无疑会让华国成为笑话,但如果不和岳省起冲突,一定会影响龙省的形象。
姜海棠的手指在样品布料上微微收紧,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她目光扫过岳省代表团领头人那张得意的脸,认出正是昨天在展馆外拦住她的刘为民。
“这位同志,你们这样上门抢客人的做法,违反了广交会相关规定。”姜海棠声音清亮地反驳之后,用流利的外语对外商道歉,请他们稍等。
刘为民高声叫道:“你们龙省穷乡僻壤,哪来的技术力量?就这样落后的纺织品,也敢让外商看,不怕丢了华国的脸?”
姜海棠不理会刘为民,而是转身对洛夫斯基等人说:“我国还有类似的纺织品,他们想邀请诸位去他们的展台参观一下,请问几位意下如何?”
姜海棠分别用两种语言说了这番话,一时之间,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她。
毕竟,广交会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要让来自家展台的客人同时去别人家展台看看的。
洛夫斯基等人简单的沟通之后,觉得再去其他展台看看是个很好的建议,立即答应下来。
一行人很快到了岳省的展台,果然,两家的呢料类似,但在质量上,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
能来这里的,都是懂行的人,尤其是洛夫斯基等人的手里还拿着小块的呢料样品,两相对比之后,连连摇头。
“姜小姐,我们还是想去你们的展台看看。”
有了岳省展台面料的对比,洛夫斯基等人对龙省的料子更加感兴趣了。
“不可能,你们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刘为民不肯承认自己的面料不好,只能将问题找到别人的身上。
姜海棠正要反驳,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谁说龙省没技术力量?今天的《南方日报》还没有看?上面就刊登了这项技术的相关情况。”
人群自动分开,周副部长带着几位老干部走了过来。
在场的人很多都认识周副部长,刘为民看到来了大领导,也不敢多说话了。
洛夫斯基对姜海棠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正的技术!”
刘为民脸色铁青,还想争辩,周副部长厉声喝道:“够了!刘为民同志,你涉嫌诬陷兄弟单位,破坏外贸工作,现在立刻跟我去组委会说明情况!”
岳省这一次处处不讲规矩,尤其是这个刘为民,明显有问题。
刘为民并不知道,周副部长的人已经盯上他了,还暗暗地冲着姜海棠咬牙。
洛夫斯基当场签下了十万米的订单,是原先预计的五倍!
更让人惊喜的是,其他几位客商看完整场风波后,再次到龙省的展台上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发现龙省的羊毛衫工艺也非常不错,而且花样很好。
姜海棠拿起一件枣红色羊毛衫:“这是我们新开发的羊毛衫,经过特殊处理不会缩水。”
她突然将羊毛衫团成一团,塞进准备好的水盆里,倒入清水。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按下秒表:“请各位计时,三分钟后取出。”
三分钟到,姜海棠拧干羊毛衫,当众抖开——衣物完好如初,没有丝毫变形!
“太神奇了!”洛夫斯基忍不住用中文惊叹,“这种技术在我国都没见过!”
姜海棠趁机递上样品:“我们还有二十多种颜色可选,每件只要二十五卢布。如果订单超过一万件,可以免费提供定制标签服务。”
洛夫斯基等人立刻围成一团低声讨论。
姜海棠也不打扰他们,而是转头和正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周副部长等人说话。
“小姜同志啊,你很厉害嘛。”
他确实没想到,小姜同志除了是技术人员之外,外语说得也很流利。
“您过奖了,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你的外语很流利,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人才。”
这边话音刚落,洛夫斯基等人已经讨论完毕。
姜海棠给周副部长说了抱歉之后,立即开始下一轮的推荐工作。
他不慌不忙地取出一个相册:“这是我们生产的工装毛衣,已经通过零下二十度耐寒测试。”
洛夫斯基翻看着相册,突然指着其中一页:“这个高领款式,我们要五千件!”
“感谢惠顾。”姜海棠从容地取出合同,“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愿意提供独家销售优惠,鉴于您同时订购混纺呢料,针织品可以享受95折优惠。”
其他几个客商听到,同时订购两样物品,还能享受折扣,也没忍住,又订了一些羊毛衫。
短短的一个上午,只是这一批客商,就让龙省取得了开门红。
赵凯捧着订单合同,都要高兴傻了:“同志们,我们创造了龙省纺织厂单日外汇成交记录!”
周副部长笑着说:“姜海棠同志,你为国家和集体争光了!你们龙省,为华国争光了啊!”
龙省一个西北边陲的省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毕竟,之前连续好几年,龙省的纺织厂都没有取得什么好成绩,也就是去年的秋季广交会,才稍见成效,没想到几个月之后,他们这样能打。
看起来,他们对于各省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够了解啊!
一行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郑开河那边来人了,请姜海棠过去当翻译。
机械厂这一次安排的翻译是颜培文,原本以为,颜培文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应该很有水平,谁知道,今天客商一来之后,颜培文根本就一直在掉链子。
郑开河没有办法,只能让人过来请姜海棠。
“周副部长,我现在要去一趟机械厂的展台。”
“你还兼机械厂的翻译?机械厂有许多技术术语,你能翻译吗?”
姜海棠点点头:“应付客商足够了!”
周副部长来了兴趣,竟然跟着姜海棠一同去了机械厂的展台。
姜海棠却觉得,周副部长今天放下其他工作跟着自己,绝对不简单。
姜海棠一行人快步穿过嘈杂的展馆,远远就看见机械厂展位前围着一圈人。
郑开河正焦急地张望,看到她时如见救星般挥手。
“怎么回事?郑厂长。”姜海棠挤进人群,低声问道。
郑开河额头上的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颜培文根本听不懂专业术语,而且,她只能听没有办法开口和客商对话,已经冷场十分钟了!”
展台前,颜培文脸色惨白地攥着笔记本,对面站着三位国外的客商,为首的白发老者正指着展台上的纺织机械,不断重复着一个专业词汇。
“她在发抖。“康小夏小声凑近姜海棠说。
姜海棠定睛一看,颜培文的手指确实在微微颤抖,精心修饰的指甲死死掐进掌心。
“让我来吧。”姜海棠缓步走上前,向客商问好:“我是金城机械厂的翻译,抱歉让各位久等了!”
客商们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位银发老者说:“终于有个懂专业汉语的人了!”
姜海棠经过简单的沟通之后,微笑转向郑开河:“郑厂长,这位是施密特博士,他问咱们的自动织布机为什么能在不降低转速的情况下减少断线率。”
郑开河眼前一亮:“姜工,今天就靠你了。”
郑开河觉得,对方肯定是有购买的想法的,要不然不会宁愿在这里冷场十分钟也要等待。
姜海棠微笑点头,流畅地将技术术语转化为外语:“……绕线系统减少了40%的摩擦,以此减少断线率。”
随着交流深入,施密特博士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