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作为成功商人,在西市可以说积累了相当不错的阅历,她的话让夏秋阳有些心潮澎湃。
“米娜姐,我会努力的,门面房的事情谢谢了啊!”
夏秋阳再次道谢,这门面房的价格他心里门清,四万块钱租三年,整个西市也没有这样的行情。
“跟姐还客气个什么劲,没有你的话,老周三周年都过了,还谈什么现在将来的,开店的话有困难就开口,咱们不是外人……你听见没有?”
见夏秋阳不吭声,米娜怒斥道。
“嗯嗯,我会的,真的拉不开栓了,我会开口的,你跟周哥这种大款,不借白不借。”
“对了,晚上带你去个地方,给你开开眼,也许会对你的思路有启发呢!”
米娜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
夏秋阳疑惑道:“开什么眼,在哪?”
“你别问,下午我给你打电话。”
私房菜最早见于清末,这一时期官府菜逐渐衰落,民间对精致饮食的需求推动私房菜发展,它以家庭宴席形式出现,与官府菜有密切联系,大概是官厨流落民间后,将官府菜的精细工艺融入私家宴席,形成独特风格。
私房菜强调“私密性”与“个性化”,无固定菜单,由厨师根据食材和创意现场烹制,常以家庭式环境为载体,兼具社交与饮食文化价值。
米娜说带夏秋阳开开眼,其实说的就是带他品尝当时西市有名的私房菜……这是由某旧时代名厨传承下来的官府菜演变过来的。
九十年代初能够接触到这个的人非富即贵,胖子周当时在西市已经崛起,人脉和社会地位都不可小觑。
西市城墙北段,老城根下,一栋略显破旧的三层砖木结构小楼,斑驳的榆木牌子上刻着张记两个字,其他的毛都没有。
要不是被人带着过来,打死夏秋阳都想不到,这里居然是个私房菜馆,而且还是极其隐秘的那种。
张记私房菜只有四张桌子,接不接客全看老板心情,据米娜和胖子周所说,但凡菜馆接客,四张桌子都座无虚席,而且每桌必定会有认识老板的人,否则根本就定不到座,人家不卖给你,有钱也不行。
夏秋阳就觉得,这老板太有尿性了,放着生意不做,是嫌钱多压身吗?
“周老板好啊,今天给你们安排到三楼了,不介意吧?”
进门后,一个六十岁上下的大胖子笑呵呵问道,夏秋阳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人肯定是个资深厨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就是作为同行的一种直觉。
胖子周笑笑:“无所谓,坐哪都行,只要你能够接待,还有个毛的挑剔,对了,跟老哥你介绍一下这位小兄弟……阳子,没有他的话,我小周的三周年都过了。”
大胖子冲夏秋阳笑笑伸出胖手:幸会幸会,小周跟我说起过这事,听说你也是个厨子,以后多交流交流。”
夏秋阳点头笑道:“张叔幸会,交流可不敢当,您是老前辈,是我跟您多学习才对。”
“哈哈哈……年轻人不必太谦虚,现在东风饭店的‘九大碗’知道的人不少,我有幸也得到过一份,你的手艺没的说,很有思想的一个年轻人,好好干,经济搞活后,西市就是你们的天下。”
夏秋阳对这个大胖子的感觉很奇怪,对方似乎是个有故事的人。
三楼的包间,其实就是民房改造成的,老板很有个性的没有装修得富丽堂皇,而是用当地农村几十年前的手法,用麦草泥巴糊墙,那些铡成寸段的秸秆亮闪闪的反而很好看,泥巴里掺杂了少石灰,所以墙体看起来是一种灰白色,加上亮闪闪的秸秆颜色反而看着很具特点。
房间中心位置上,一张老式八角型的八仙桌看着古香古色,榆木的圈椅(老式太师椅)更是别具一格。
胖子周拉开主位上的椅子,请一个面目白净的中年人坐下之后,其他人才纷纷落座。
米娜告诉过夏秋阳,胖子周要请一个市里的领导,其他人都是作陪的,让他不用管这些,只需要观察私房菜的特点和经营模式就行了。
还说他要是做得好,以后胖子周的生意,都会放在他的店里。所以对夏秋阳的门面房装修,米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安老板,厨子张是餐饮届的名人,别看这里装修简陋,但是食材和水平可是整个西市的独一份,今天请您来就是专门品尝他的手艺的,也只有您这样的美食家,才能做出最公正的评判。”
被称作安老板的白净中年人笑道:“什么美食家,口腹之欲难登大雅之堂而已,不过话我提前撂在这,吃饭就是吃饭,不谈工作,而且我向来认为,酒桌上的关系,基本不会延伸到酒桌以外,所以真正的关系,大都是在家里的饭桌上。”
“安老板说得太对了,下次请您去我家里做客咋样?”
“呵呵……没问题,只要你有拿得出手的吃食,我都愿意去。”
白净中年人道。
“您放心,我胖子周不是拎不清的人,咱们今天只谈美食,不谈其他。”
寒暄一会后,厨子张开始张罗一个妇人上菜,最先端上来的,居然是一个大牛头。
“牛气冲天,张记私房菜的招牌之一,我的姜辣牛头在西市无人能及。”
厨子张跟着妇人进门,拿起刀叉一边分割牛头肉,一边自吹自擂道。
米娜用公筷夹起一块分割下来的牛头肉给安老板。
“安老板您尝尝,据说姜辣味道在凛冬是最好的口味,现在正月未过,吃着应该也不会差。”
“多谢周夫人,你不用这么客气,我自己来就行了,太客气反倒让我不自在,对于美食来说,安某人向来没什么抵抗力。”
夏秋阳看得仔细,厨子张给姜辣牛头搭配了六个小菜,一个当地人开春腌制的干香椿炒鸡蛋,自制的萝卜干辣炒,白菜叶子制成的芥末墩,去年冬天腌制的雪里蕻。
虽然都是特别普通的食材,胖子张却做得极具特色。
干香椿泡发后与切成菱形片的鸡蛋皮炝炒,配上干辣椒丝,单是颜色搭配就很有卖相。
而且香椿经过晒干再涨发后有种独特的香味,用来搭配牛头肉解腻再合适不过。
萝卜干辣炒也符合当地人的口味特点,香辣脆爽很具特色。
芥末墩也做得与众不同,白菜叶子焯水后卷成墩状,配上香浓呛鼻的芥末,跟京菜芥末墩如出一辙。
雪里蕻虽然是烂大街的东西,但是配上多种泡发的豆类炝炒,用作搭配姜辣牛头的厚重也是相得益彰。
切得跟头发丝一样的西芹清脆爽口,豌豆尖和大葱丝凉拌,更是解酒解腻的不二选择。
这大概就是今天的凉菜所有品类了,简单却精致的摆盘也让几个不起眼的添头身价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