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北门外三里,北拱卫军军营训练场,安武帝带领文武百官观看测试连弩。
平时摆稻草人的位置全部换上刑部大牢死囚犯,以验证连弩的精准度和杀伤力。
距离死囚犯一百丈的地上杂乱放着三套联排连弩、三套卧式连弩,还有不少长短两种弩箭。
首先测试检验联排连弩。
“开始。”
随着训练军官一声令下,整齐站列的北拱卫军队伍中忽然窜出三个士兵奔向连弩。
他们快速一手捡起地上的连弩,一手捡起弩箭装填到连弩的木匣中,随后瞄准目标死囚犯射击。
让所有人失望的是联排连弩并没有射中死囚犯,离死囚犯还有五十丈左右就掉落地上。
接着测试卧式连弩。
此时的三套卧室式弩已经安装固定到三辆四轮木板车上。
“开始。”
训练军官再次一声令下,队伍中闪出六个士兵快速奔向木板车。
两个士兵一辆,一个一边抓起地上的长弩箭插到车轮里固定木板车。
再捡起一些地上的长弩箭往车上丢,随后跳上车。
一个半躺在床上,两手拉弩弦,两脚蹬弩背,用腰部的力量把弩弦拉到张力最大。
另一个装上弩箭,眼睛凑近瞄准镜观看前方的死囚犯。
边观看边指挥拉弩弦的士兵旋转角度、方向瞄准目标死囚犯,等认为瞄准后喊出“放”。
第一支弩箭射出,犹如流星划过天际,速度之快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但也正如流星划过天际一样,很快消失不见。
接着是第二支、第三支射出,但都没有射中目标死囚犯。
经过士兵们丈量,弩箭在离死囚犯十丈左右掉落地上。
“这个小王八蛋,当时吹得天花乱坠。现在一测试,还真的是乱坠,还没到目标跟前就坠落。”
安武帝对着内阁首辅张重威骂陈隆。
因为他没有让陈隆过来观看,没法对着陈隆口吐芬芳,只能找个人替代陈隆挨骂。
张重威说道:“圣上稍安勿躁,一百丈确实太远,我们把卧式连弩往前进二十丈再试试。”
“那就推进吧。”
张重威对等候在身边的北拱卫军首领、中尉令刘丹纯说道:“把卧式连弩推进二十丈。”
刘丹纯走到训练军官跟前说道:“把卧式连弩推进二十丈。”
训练军官大声喊叫:“把卧式连弩推进二十丈!”
队伍中再次快速奔出六个士兵,两个一辆木板车,一个一边把车推进大概二十停下。
再回来捡起地上的长弩箭,抱过去丢在木板车旁边。
搞定这些后退回队伍中。
“开始吧。”
安武帝话音刚落下,张重威就对刘丹纯下令:“开始吧。”
刚下完往前推进木板车命令回来的刘丹纯,再次走向训练军官下达开始命令。
训练军官再次大声喊:“开始。”
还是六个士兵窜出来,不过不是之前那六个,而是新面孔。
一顿操作猛如虎。
随着三声:“放。”
先后传来两声厉声惨叫,两支弩箭稳稳命中目标死囚犯,另一支偏离目标“逃离”训练场。
侥幸逃过一劫的死囚犯吓得双腿不停哆嗦,就差尿裤子,想喊可是嘴被堵住,想跑那是更不可能。
四个命中目标死囚犯的士兵下车跑向死囚犯,把死囚犯连同插入其中的弩箭一起弄过来交给训练军官。
“圣上请!首辅大人请!”
刘丹纯请安武帝和张重威过去看结果。
安武帝走在最前头,张重威随后,接着是柱国大将军刘知远,然后依序是其他文武百官……
他们排队从死囚犯前面走过,认真查看弩死囚犯的状况。
发现有一支已经贯穿死囚犯身体,另一支深深射入死囚犯身体中。
安武帝微微颔首,对结果有些满意。
等文武百官看完后,安武帝再下命令:“再往前推进十丈。”
又是熟悉的层层下达命令,最后又出来六个陌生面孔的士兵操作卧室连弩。
这次三支弩箭都命中目标死囚犯,而且都贯穿死囚犯击身体。
士兵们再次把死囚犯连同弩箭一起弄回来给大家看。
安武帝仔细观察弩箭前端的金属箭头,发现尖头完好无损。
再拔出一个贴身侍卫的剑敲击箭头,一点都不颤动。
他对这次测试的结果非常满意:“不错不错。”
文武百官看完后议论纷纷:
“我大安国有连弩如此,还怕北绒个毛线!”
“发射一支弩箭耗费的时间不少,面对敌人千军万马,恐怕没发射几支敌人已经来到面前。”
“你懂个屁,这种卧室连弩射的是骑兵、是攻城车。
敌人看到杀伤力这么大,肯定吓得尿裤子,哪还敢冲过来。”
“就是,那不还有联排连弩吗?敌人靠近了就用联排连弩招呼他们。”
……
接着再以七十丈的距离测试两次卧室连弩,同样都贯穿死囚犯身体。
距离再近些一支弩箭贯穿两具死囚犯尸体。
死囚犯不够,只能用尸体继续测试。
安武帝对张重威说道:“战场上使用卧室连弩时,距离敌人七十丈再发射。”
张重威回答:“是。”
“以五十丈距离测试联排连弩。”
安武帝的命令又层层下达给士兵。
安武帝估算的没错,五十丈的距离刚刚好。
联排连弩的弩箭都深深插入死囚犯的尸体,有一支弩箭射中脖子并贯穿。
不过联排连弩的弩箭比卧室连弩的弩箭短小,而且冲击力没有卧式连弩大。
虽然后来把距离推进到三十丈还是没能贯穿尸体胸膛,腹部和脖子倒是能贯穿。
就算是这样,安武帝已经非常满意。
后面再检验把连弩安装固定到木板车上难易程度、计算耗费多少时间。
结果安武帝都满意,他情不自禁把两只手分别搭在张重威和刘知远的肩膀上,说道:
“那个小王八蛋除了坑蒙拐骗,确实还有其他本事。
找个时间朕再会会他,看能不能在他身上再敲出惊喜。”
张重威说道:“我大安国有此人才,是大安国之幸,圣上之幸。”
刘知远说道:“有了这两种连弩,老夫势必把北绒打得屁滚尿流、满地找牙。”
“杨大人。”
安武帝把兵部尚书杨兴骏喊到跟前下命令:
“回宫后你安排下去,把大安国的能工巧匠全部召集到京城来,按图纸、照这几套样品全力封闭式打造连弩。
记住,没有张大人的允许一个工匠都不准离开,否则砍你的脑袋。”
“是。”
杨兴骏忍不住摸一下脖子,再摸一下脑袋,还好都在。
他不禁舒出一口气,脖子和脑袋虽然都在,但以后绝不敢再说和谈了。
和他同样心思的还有那些一直嚷嚷和谈的文官,他们知道说再多都没用了,反而会招来安武帝的斥责。
和文官们心情不一样的当然是武将。
武将们看到这样的连弩,那是两眼放光,心里的幸福感爆棚。
他们对着文官不怀好意的笑,嘴角翘得都能当容器盛水了。
看到武将们的得瑟劲,文官们那是气不打一处来,心里越发的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