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刚出来,就碰到了温从戒。
温从戒也看到了沈淮。
两人默契的朝对方颔首,便各自离去了。
毕竟在考棚里待了两天两夜,身上的味道连自己都觉得冲,哪里好意思凑在一块?
回去沐浴更衣才是正经事。
不仅沈淮这么想,其他人也这么想。
所以大家一出‘龙门’,便脚步匆匆的回了自己的住处。
沈淮回到小院,第一时间便冲进澡房,痛痛快快的洗了个冷水澡,出来之时,才觉得浑身气爽。
谢护卫贴心,早早就准备了饭食。
沈淮闻到菜香,直接大快朵颐。
盘中的肉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没多久就被消灭干净。
吃饱喝足,沈淮才有心思过问王志辉的事。
谢护卫,“王家信守承诺,王志辉没进考场,他们也没对郑楷安做什么,郑楷安正常参考。”
“城中这么多官员,王家就算想做什么,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沈淮嘴角微勾,“虽然,王志辉是想踩着我扬名,但他‘帮’郑楷安出头却是事实,郑楷安赖不掉。
王志辉不仅输了,还丢了颜面。
王家总要有个出气的地方。”
这个人不是他就是郑楷安。
那天两位山长问‘有没有师承’的时候,沈淮顺势自报家门了。
目的就是防止王家过后找麻烦。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老师是谁。
沈淮相信,叠翠山‘一战’后,他在省府不再是无名之辈,便是老师也会受人关注。
“公子怕么?”谢护卫问。
“我要是怕了,岂不是给老师丢人?”沈淮笑,“出发前,老师什么都没说,但我知道,他老人家心里肯定是希望我能夺魁的。”
谢护卫诧异的看了沈淮一眼。
接着又听对方说,“要是我在乡试夺魁,不仅老师对我期望更高,就连我自己,都想成就六元及第的神话。”
“要是公子早将这番话说给大人听,大人恐怕会觉得自己不够尽责。”
“还是别了吧。”沈淮急忙摆手,“老师平时布置的课业已经够多了,要是让他知道我有这种野心,肯定会给我布置更多课业的。”
想到在县衙刷的那些真题,沈淮自己都觉得可怕。
“六元及第这种话,想想就好。”
谢护卫一本正经,“公子放心,我不会传出去的。”
“谢了!”
这时候,外面传来动静。
沈淮出去一看,正好见方启贤和许仪章回来。
“淮弟,你怎么这般迅速?”许仪章见沈淮一身干爽,惊奇的不行,“我掐点交卷,出来时队伍都不知排了几列。”
“我出来的早。”沈淮见只有他们二人回来,问道,“我表哥和陶兄他们几个呢?”
方启贤摇头道,“出来时没看到他们。”
说着,低头闻了闻自己的衣服,汗味熏天的,立马往自己的屋子走去,“臭死了,等会再聊。”
许仪章看了皱巴巴的袖子,对沈淮说,“淮弟,我也去沐浴更衣了。”
沈淮在院中站了一会儿,没见其他人回来,便回屋休息了。
躺在床上那一刻,浑身舒坦。
心想,要是考棚再大一点就好了。
这样‘床’就能大些,睡得也舒服些。
但沈淮知道,这不可能。
贡院的使用率,平均下来一年也就一次,每次就用那么几天,不管出于哪方面考虑,都不会建得太好。
屋顶不漏雨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沈淮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醒来时,浑身是汗。
冲了个澡,换上透气的夏衫,抬脚往院中的凉亭而去。
“沈兄,快来,就差你了。”
赵勋腾出旁边的位置,让沈淮坐下。
沈淮见桌上有饮品,来了兴致,“这是什么?”
“这是城中比较有名的果饮,冰镇漉梨,味道很清爽,你尝尝。”林致远倒了一碗递过去,“明日我要买一杯再去排队。”
秋梨磨成浆汁的果饮。
冰镇的效果,十分鲜爽。
沈淮喝了两口,竖起大拇指道,“不错,很爽口。”
“还是省城的人会吃,在我们青萍,哪有这么多花样?”顾梁烨说,“到了夏日,县里就卖绿豆汤和酸梅汤这两种,吃都吃腻了。”
赵勋点出问题所在,“要是青萍也卖这个漉梨,估计我们也吃不了几回,价格太贵了。”
六文钱一碗呢。
都快抵上一天的工钱了。
喝完果饮,太阳也落山了。
沈淮几人索性在凉亭吃晚饭,一边闲聊。
大家都很默契,没对答案,不问题目难易。
吃完饭,各自回屋,养精蓄锐,为第二场做准备。
第二场主要考五经,还有论、判、诏、诰、表等文体的写作,主要考察考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对朝廷典章制度和政治事务的了解程度。
题量比第一场还大。
一共十七道题。
五道五经题,三道论文,三道判题,诏、诰、表各两。
许是题量增多,难度加大,酉时一刻(5点),开始发试卷。
沈淮扫了一眼题目,难度往上跳了两级。
尤其是判题,不仅触及律法,人伦道德,还有忠孝问题,若答题时把握不好那个度,很容易挂蛋。
怎么去平衡那个度,非常有讲究。
题量大,时间紧。
沈淮打算从最简单的五经题开始,争取睡前写完。
审题、破题、答题……脑子转动的同时,手上的笔不停歇,写完一题继续下一题,中间没有停止。
写完最后一道题时,才亥时(九点)。
沈淮见时间还早,喝了口水,休息片刻,继续写两道‘诏’,停笔的之时,已是月上中天。
该拼桌休息了。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沈淮洗漱醒神就开始答题。
上午写三道论文,中午吃饭后,写诏、表四道题目,下午到晚上重点攻克三道判题。
时间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可判题涉及的律法、人伦道德、忠孝,要考量的问题很多,既要遵循律法,又要考虑人伦道德,成全忠孝大义。
拆开来看,案情并不复杂,但想要在既定的空间里,合理合法合情的判定,并不容易。
沈淮的草稿纸用了大半,才把整理好的答案抄录在答卷上。
紧赶慢赶,终于在亥时完成。
沈淮开始检查,确定无误后,整理卷子,收好,拼桌睡觉,等待第二天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