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的天渊阁杀手,此时,个个双眼通红,眼中更是恨意滔天,艰难的跪在李清婉面前。
“属下愿跟随王妃,请王妃为我等家人报仇!”他们的话语中满是悲戚,知道太后的势力有多大,凭他们这几个人根本无法与他们抗衡,战王妃是最好的选择。
李清婉也没有客气,拍拍手,管家端着一张纸,一瓶丹药。
“你们将名字写上,这是卖身契,这是毒药,解药我会每个月一颗给你们,至于太后下的毒,我会尽力给你们解,但保住你们的性命无忧,却是可以的。”
众人包括原来的五十名天渊阁杀手,都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是亲眼看到现场的惨状,对战王妃佩服到了极点。
今日若不是有她,兄弟们必死,天渊阁所有的兄弟都是一家人,王妃救了兄弟们,就是对他们有恩。
李清婉并没有因为救了他们的性命而手软,并不是不相信他们,而是人都有弱点,只有将他们的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更放心。
如此她得到了将近九十名忠心的手下,李清婉还是挺高兴的,天渊阁也是她的,这下对上太后,她也有胜算了,她准备在花些心思,给这些人准备药药,在增强些实力。
当然她心里很清楚,这些人之所以选择认她为主,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她救了他们的兄弟,两是因为他们所求与自己相同。
她让大家好好休息,自己则回去研究解药了,至于那些百姓,伤的有些重,之前给她们的伤口,做过简单的处理,都是皮外伤,打发千影去问问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太后的景和宫中,太后看到仅剩的几名暗卫,气的差点将舌头咬了,一把捏碎手中把玩的玉佩,然后把手中的佛珠丢的老远。
“废物,废物,有没有看到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太后愤怒的吼出声。
暗卫首领,胳膊被砍了一刀,浑身衣服都是暗红色的血渍,他左手捂着右胳膊,低着头不敢看正怒气冲冲地太后。
“太后息怒,本来我们是有机会将他们诛杀的,可突然不知道从何处冲出来五十余人,我们回来时,他们已经出了山洞,似乎被绑着的那些人全都死了。”
太后听到这个消息才满意了一些,冷哼一声,“他们的运气还真是好,本来是必死的杀局,又被破了,不过无妨,那些百姓与天渊阁的杀手全死了!”说着让暗卫首领下去了。
等首领离开后,公公小声的和太后嘀咕,“太后娘娘,这次我们的财路是彻底断了,楚芸说会想办法替战王妃打理冰铺和胭脂铺子,最近这些事情做下来,恐怕战王府等着抓咱们的把柄呢!”
太后气的面色有些扭曲,“嗯!你说的对,战王府的事,让楚芸去处理,哀家先将这皇后之位定下来,今日皇上居然选了一个不知名的女子为皇后,真是岂有此理。”她气的一拍桌子。
太监连忙讨好太后,“太后,您别生气,那名女子,名为夏荷,长的倒还算是美人,但这身家可就差了,虽然皇后之位,不是语嫣小姐已经被封了一个妃吗?皇上还是孝敬您的。”
他心里门清,皇上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可不敢跟太后如此说,怕被砍头。
太后点点头,没有否认,怎么也是她养大的孩子,总归是有那份孝心的,可她想要的从来不是皇帝的孝心,想要的一直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现在她所有的来钱路子都没了,皇上把官场上所有可以贪污的漏洞都添了,本来有钱庄和成衣铺子,倒也是笔可观的收入。
但现在......全没了,没有钱,她怎么养暗卫、军营哪里都是钱,现在的她就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难受的很。
前些日子向皇上推荐了几位官员,本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本以为皇上会给她这个面子,可依然给拒了,她要插手赋税的事,皇上更是不同意。
想到这里,她心里就恨的不行,若是再逼她,只能让这皇位换个人坐了,还好大皇子已经十岁了,若皇上暴毙,那孙子依然可以继位,她可以垂帘听政。
“行了,你下去吧!好好看着皇孙做功课,保护好他,我怕战王府的人对他下手!”
李清婉回到自己的房间,林嬷嬷和两珠凑了上来,关心的问她有没有事,更是将她上下打量。
她表示真的没事之后,三个人才放心下来,将最近发生的事告诉了她。
嬷嬷:“王妃,勇安侯府老夫人,就是您的祖母,递了拜帖,说想见您!荷花姑娘现在已经是皇后了,估摸着太后必然会对她出手,只是还没腾出手罢了。”
彩珠:“王妃,白氏死了,二老夫人与二公子也死了,等勇安侯被您收拾完,您就为老爷夫人报仇了。”她的话语中带着轻快。
李清婉却摇摇头,“我爹娘的死,凶手还有其它人,他们只是帮凶,主谋是太后,当年我娘走丢便是她安排的,后来我娘落水也是她派二老夫人做的,至于为何要杀我们全家灭口,尚未可知!但这事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她自顾自地说着。
银珠捂嘴惊呼,“王妃,这件事居然是太后做的?可这是为何呢!夫人只是国公府丢失的孩子。”
嬷嬷给银珠解释,“当年的宋国公府,势很大,三小姐是府中最小的孩子,若是能拿她当做人质,那宋国公府的兵权归属,就有了着落。后面的意外,让宋国公府逃了一劫。这也让宋国公府收敛了很多,这些年更是谨小慎微。”
李清婉点头,“对,这件事,好像跟我之前救战王有关,可我想不通到底有何关联。”
嬷嬷微笑的给李清婉倒杯水,“王妃想不通便不想了,以后定然会知晓的,这临运钱庄的事您有头绪了吗?勇安侯想必不会出卖太后。”
她点点头,这件事倒是很棘手,“不知道,现在只怕那个证人反水,还没有找到新的证人,还有我祖母会来闹,或许还会以死相逼,我也没有妥帖的方法。”
嬷嬷对太后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与她相处了几十年,“王妃,若那证人反水,勇安侯救不活,那岂不是没有一点儿证据,若在从柳姨娘身上查到您,这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