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柏林的晨雾还未散尽,一封加急电报便如利刃般划破了汉斯将军办公室的宁静。
电报上,希特勒的命令简洁而不容置疑——加快佯攻马奇诺防线的部署,务必缩短主力绕袭时间。汉斯将军攥着电报的指节发白,将众人紧急召集至会议室。
作战地图前,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汉斯将军将电报重重拍在桌上:“元首的命令已下,我们必须在三日内敲定佯攻细节,一周内完成部队调动。”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施密特身上,“施密特,你曾在情报分析处任职,说说如何让佯攻更具迷惑性?”
施密特心中一紧,表面却镇定自若:“将军,我们可利用无线电通讯制造假象。让佯攻部队频繁发送进攻指令,故意让法军情报部门截获。同时,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增派少量装甲部队,进行实弹演习,制造大规模进攻的声势。”他顿了顿,“但主力绕袭部队的行动路线必须严格保密,建议采用单线指挥,减少书面文件传递。”
会议室里响起窃窃私语。一位军官提出质疑:“如此大动干戈,法军难道不会察觉异常?”施密特不慌不忙:“正因为动作大,才更显真实。而且我们可以在绕袭路线沿途安排伪装部队,制造出主力部队仍在集结的假象。”
与此同时,城市隐蔽据点内,皮埃尔等人正焦急等待施密特的消息。安娜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发报机,老林则在地图上反复标记德军可能的行动路线。“施密特已经三天没消息了,”皮埃尔眉头紧锁,“德军内部恐怕已经风声鹤唳。”
话音未落,联络员匆匆赶来,带来了施密特的紧急情报。众人围聚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研读。“德军计划用无线电假情报迷惑我们,”皮埃尔神色凝重,“我们必须尽快通知法军,同时破坏他们的通讯设施。”
老林沉思片刻:“我认识一位在德军通讯营工作的内线,或许能让他在关键节点切断线路。但法军那边……”他叹了口气,“上次传递情报,他们根本不相信抵抗组织。”
安娜咬了咬牙:“这次我们附上德军无线电频率和加密方式,再通过中立媒体透露部分消息。法军就算不信我们,也不得不防。”
在德军驻地,施密特的处境愈发艰难。汉斯将军加强了内部审查,每一份文件都要经过层层核对。施密特只能利用深夜无人之时,将情报用隐形墨水写在废旧图纸背面,再通过联络员传递出去。每次传递情报,他都感觉后背被冷汗浸透,仿佛身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飞逝。德军的佯攻部队开始频繁调动,装甲车辆的轰鸣声在街道上回荡。施密特混在人群中,看着士兵们搬运弹药,心中默默记下部队番号和装备数量。他注意到,汉斯将军亲自到前线视察,对佯攻部队的部署细节反复确认。
抵抗组织这边,皮埃尔和老林带领小队潜入德军佯攻部队的必经之路。他们在树林中埋设炸药,设置绊雷,同时安排狙击手占据有利地形。安娜则四处奔走,通过中立记者向外界透露德军可能绕袭的消息。
大战前夕,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诡异的寂静中。德军军官们在会议室里挑灯夜战,反复推演作战计划;抵抗组织成员们在黑暗中蛰伏,等待着最佳时机;而在遥远的巴黎,法军高层对突如其来的情报将信将疑,却也不得不加强戒备。
施密特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下忙碌的军营,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一场决定无数人生死的较量即将展开。而他,作为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利刃,必须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夜幕深沉,德军的无线电通讯开始频繁闪烁。佯攻部队的指挥官们接到命令,准备在黎明时分发动首轮攻势。汉斯将军看着作战地图,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只要佯攻成功吸引法军主力,主力部队就能顺利绕袭。这次,法国必败!”
而在城市的另一头,皮埃尔握紧了手中的枪,低声对队员们说:“兄弟们,成败在此一举。我们绝不能让德军的阴谋得逞!”
黎明的曙光即将冲破黑暗,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即将在马奇诺防线内外展开。谁能在这场迷雾重重的战略较量中笑到最后?答案,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