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阳城。
郡守府。
年过四十的里阳郡守,眉头皱的极紧,旁边的下属,也是个个愁眉不展。
“如今圣上下令,要求咱们拦下所有流窜的流民。
防止瘟疫进一步扩大!可咱们一个里阳城,怎么接的下这么大的烂摊子!”
坐在主位上面的郡守,面色也是极为难看。
南方今年大旱,下面隐瞒不报!
后来百姓逃窜,闹到了京城也就罢了,陛下要求南下赈灾。
结果南方又爆发了瘟疫。
如今从南方来的全部隔离在外城和附近被清理出来的村落之中。
除里阳城外,各府州都接到圣上的圣旨,要求拦下北上和西去的两股流民,控制疫情的蔓延。
里阳城位于南北交接处,偏北一些的地方。
疫情还不像南方那么严重。
身为一方郡守,他也有自己的人脉与同僚,听说南方生灵涂炭也不为过。
坐在主位的于谦深吸一口气,看向坐在两侧的下属:“如今各个城区如何?”
“回禀大人,如今外城的南区,已经彻底被隔离起来了。
南区的百姓们也分散到西区和北区了。
东区的人还在观察。”
于谦看向下一位:“子度,你呢?”
“启禀大人,那些已经死了的百姓与流民,如今都在城南不远处的村子里就地焚烧了,但城南的情况依旧不好。”
于郡守听到这话就来气,用力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作响:“那群大夫是吃干饭的?
这么久了,还没查出到底是什么瘟疫?!”
下属叫苦:“大人,太医都被安排南下去了,咱们城里的大夫不擅长治瘟疫啊!”
想到昨日呈到他手里的统计人数,于谦气的不行:“一天而已!一天就死了200个!”
里阳城百姓八万人,加上拦下的流民,总共不过九万人而已!
周围的村子百姓还没有算上。
而且每日发烧的人数逐渐增多,看着高达两千人的隔离区。
这个数字每日翻倍的增长,他如何不急,如何不怒。
“一群蠢货!白看了那么多医书了!”
属下们暗暗叫苦,他们不是大夫,也不清楚情况。
自接到圣上的圣旨以来,短短四日,每日的数字都翻倍的增长,他们看着也是心惊胆战啊!
按照这个趋势,不出三个月,里阳城就完蛋了。
看着一个个蔫巴的下属,于谦气不打一处来:“下去给我催!快些给我呈上来一个解决的方案。”
其他人一个个暗暗叫苦,如今他们出门都用面巾遮面,一个个只听下属汇报,根本不敢往城南去。
城南四日便,关押了三千多人,大夫却不足十个。
其中五个还是永安堂出来的大夫,一听说要命的活计,那些大夫躲得比谁都快。
……
这个西北区,一共三排房子。
一下子涌进了这么多人,明显不够分。
后来两到四家合到一起,苏小小家跟李大夫一家合到了一起。
好巧不巧的是,周娇娇一家分到了隔壁。
“他们关起我们来干嘛?”
“就是啊!”
有些还村民还在不明所以。
里正摆摆手:“大家稍安勿躁,一家出一个男人开会。”
苏西河他们今日进城买粮食之后,也顺道打听到了些消息。
一个个面色都很是严峻。
苏小小也自然而然的跟上了。
黑奎不紧不慢的跟着苏小小身侧,始终呈一种保护状态。
一群人围成了一圈,坐在了一棵树下。
里正问:“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苏西河看向众人,说出一个重磅级消息:“里阳城怕是瘟疫了。”
“什么!”男人惊愕出声。
另外一个人出声:“那我们还在这里干嘛!赶紧走啊!”
苏西河苦笑:“咱们走得了吗?”
“咱们当初不进城不就走了?”
苏六子插了一嘴:“走不了的,要不是小小给了那个将军一包银子,咱们怕是也被送到那南区去了。”
南区分为又分为三区,隔离区与重兵区还有焚烧区。
有一些流民,路上早已染了瘟疫,到了里阳城,就不行了。
苏西河又细细的跟他们说了各区的区别,一个个都松了一口气。
有人试探着问:“那些没进城的?”
苏西河坦言:“都被拦住,赶到南区去了。”
“嘶……”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又有人焦急问出声:“那我们何时才能离开啊!”
苏西河跟他爹对视了一眼,说出来一个大家都不想听到的答案:“怕是要等这场瘟疫过去。”
周大壮瞬间怒了:“那我们在这里等死不成?”
苏西河气笑了:“那你可以走,你去试试呗。”
根本没人可以走出里阳城。
苏小小静静的听着,静静的盘算。
有人苦笑出声:“那么怎么办?我们在这里等死吗?!”
场面沉默下来了:“不知。”
他们当百姓的,摸不清上面官员的想法。
场面一度陷入寂静,里正无奈看向苏小小:“小小丫头,你有什么法子?”
其他人也看向苏小小,苏小小摇头:“暂时静观其变。”
“拦着我干什么!”
周娇娇气势汹汹的走了过来,她一直在不远处偷听。
凭什么苏小小能听她就不能听!
听到这些人没办法,周娇娇走上前来,被人拦住。
周娇娇推开对方,但由于男女力气差异过大,对方纹丝不动。
有人训斥:“回去!”
周娇娇气得不行:“凭什么苏小小能听,我就听不得了。咋了?就她聪明啊!”
看着吵吵闹闹不像个样子,里正无奈的说道:“行了,让周家那丫头过来吧。”
周娇娇看着没她的位置,然后挨着周大壮坐在了外围。
最后的结果就是:静观其变。
“行了,都回去收拾收拾吧。”
里正无力的摆摆手,有一瞬间他竟然发觉自己看不到前路。
当夜。
苏家村有个孩子就起了烧。
麻花婶子抱着自己的孙子:“李大夫,这孩子这是咋了?”
李大夫把了把脉,翻了翻眼皮,看着蔫巴巴的孩子:“怕是水土不服,起了高热,我先给他开副药。”
麻花婶子连忙答应:“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