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还有蛇皮蛇胆蛇骨?”张明看着手机上的消息,眉头微皱。这次的委托比之前的野猪心复杂多了。
“怎么了?”师傅李大山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切菜刀。
“有人要我帮忙找熊胆和蛇类的东西,价格倒是不错。”张明把手机递过去。
李大山瞄了一眼,啧了一声:“这价格确实诱人,熊胆一枚就是三万,蛇胆蛇皮蛇骨全套下来也有两万。不过这东西可不好弄,熊现在山里不多见,蛇倒是有,但也得看运气。”
“师傅,你觉得咱们能搞到吗?”
“试试呗,反正现在店里生意也不忙。”李大山放下刀,“不过这次得好好准备,熊可不是野猪,真遇上了不是开玩笑的。”
张明立刻回复了消息,表示接下这个活。对方很快回复,要求一周内交货,并且预付了一万定金。
“行,明天咱们就去准备装备。”李大山拍了拍张明的肩膀,“记住,安全第一,钱虽然重要,但命更重要。”
第二天一早,师徒俩就开车去了县城。这次的购物清单比上次长了不少:大号的野兽夹子、加固的绳索、专业的猎刀、还有一些捕蛇的工具。
“老板,这夹子能夹住熊吗?”张明举着一个巴掌大的铁夹子问道。
“你开玩笑呢?这是夹野兔的。”老板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大家伙,“那个才是夹熊的,不过我得提醒你们,这东西危险得很,别伤着自己。”
那个夹子有脸盆大小,弹簧粗得像小孩胳膊,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多少钱?”
“八百一个,我建议你们买两个,保险点。”
除了夹子,张明还买了一些捕蛇的专用工具:蛇钳、蛇钩、还有专门装蛇的笼子。店老板是个老猎人,见张明买这些东西,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小伙子,捕蛇这事儿可不能马虎。毒蛇咬一口,医院都不一定救得了。我建议你们先找个懂行的老师傅学学手艺。”
“师傅,你知道哪里有这样的老师傅吗?”李大山问道。
“镇上有个老头叫王三,专门抓蛇的,你们可以去找他。”
离开用品店,师徒俩直奔镇上找王三。这个老头七十多岁,皮肤黝黑,手上有好几处陈年的伤疤。
“你们要学抓蛇?”王三上下打量着他们,“不是我吓唬你们,这行当危险得很,稍不注意就是一条命。”
“老爷子,我们就是想学点基本的,保命用的。”张明诚恳地说道。
王三考虑了一会儿,点点头:“行,那我就教你们几招。记住,遇到蛇千万别慌,越慌越容易出事。”
老头的教学很实用,从如何识别蛇的种类,到怎么判断蛇的攻击距离,再到使用蛇钳的技巧,每一样都讲得很仔细。
“蛇钳要这样握,钳子头要对准蛇的七寸位置,一钳下去要快准狠。”王三示范着动作,“还有,抓到蛇以后,千万别掉以轻心,蛇的生命力很强,装死是它们的拿手好戏。”
学了一下午,张明算是掌握了基本要领。临走时,王三又叮嘱了几句:“山里的蛇一般在石头缝里或者树洞里,天热的时候会出来晒太阳。记住,宁可错过也别冒险。”
回到家,张明开始研究熊的习性。他在网上查了大量资料,发现熊最喜欢吃蜂蜜,而且嗅觉极其灵敏。
“师傅,我想到一个办法。”张明兴奋地说道,“咱们用蜂蜜做诱饵,在熊经常出没的地方设陷阱。”
“这个想法不错,但陷阱怎么弄?”
“挖个坑,上面铺些树枝和草,熊闻到蜂蜜的味道过来,一脚踩空就掉进去了。”
李大山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那明天咱们就去买蜂蜜,然后进山踩点。”
第三天,两人提着十几斤蜂蜜上了山。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山里的老熊,据说那里有一只黑熊已经生活了好几年。
山路比想象中难走,背着一大堆装备,两人走得气喘吁吁。好在小黑这次也跟着来了,它在前面探路,时不时回头看看主人。
“这狗真聪明。”李大山看着小黑,“有它在,咱们安全多了。”
走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预定地点。这里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山坡,周围有不少浆果树,确实是熊会来觅食的地方。
“就在这里挖坑。”张明选了个位置,开始挖坑。
挖坑的工作比想象中累,山上的土里有不少石头,挖一会儿就得停下来搬石头。师徒俩轮流挖,足足干了三个小时,才挖出一个两米深、三米宽的坑。
“累死我了。”张明坐在坑边,擦着汗水。
“这还没完呢,还得伪装。”李大山指了指坑口,“必须让熊看不出来这是个陷阱。”
他们用树枝和草叶小心地铺在坑口,然后在上面撒了一层土,看起来就像正常的地面。最后,在陷阱周围撒上蜂蜜,浓郁的甜味立刻散发出来。
“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张明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
“别高兴太早,熊可精着呢。”李大山提醒道,“咱们先回去,明天再来看看。”
下山的路上,小黑突然停下来,鼻子嗅了嗅,然后冲着一个方向叫了几声。
“怎么了?”张明跟着小黑的目光看过去,只见草丛里有什么东西在动。
“小心点,可能是蛇。”李大山握紧了手中的蛇钳。
果然,一条一米多长的花蛇从草丛里游了出来。张明深吸一口气,按照王三教的方法,慢慢靠近。
“七寸,七寸。”张明心里默念着,蛇钳慢慢伸向花蛇。
就在这时,花蛇突然抬起头,发出嘶嘶的声音。张明手一抖,差点把蛇钳掉了。
“别慌,稳住!”李大山在旁边鼓励道。
张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瞄准,这次一钳下去准确地夹住了蛇的七寸。花蛇立刻扭动起来,力气大得惊人。
“快,装笼子里!”
费了好大劲,才把蛇装进专用的笼子里。这是他们的第一个收获,虽然不是最需要的熊,但至少证明了他们的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