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张大山想了想,“我先带一两个人去试试,如果没问题,大家再一起干。”
“我跟你去。”黄麻子第一个站出来,“反正我也没什么事。”
其他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吭声。
“还有谁愿意去?”张大山环视一圈。
半晌,村里的小王举起手:“我…我也想去试试。”
小王今年二十出头,胆子比较大,家里也穷,正愁着怎么赚钱呢。
“好!”张大山拍拍小王的肩膀,“就咱们三个,明天一早进山。”
散了会后,张大山回到屋里,仔细计划着明天的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张大山就起了床。他背上背篓,带上砍刀,还有那支猎枪。
黄麻子和小王也早早就到了张大山家门口。
“都准备好了吗?”张大山问道。
“准备好了。”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三人出了村子,向着后山走去。
这座山叫金山,因为山上有金矿而得名。不过现在金矿早就开采完了,只剩下满山的树木和各种野生植物。
“大山,你说这山上真有那些值钱的东西吗?”小王一边爬山一边问道。
“肯定有。”张大山肯定地回答,“木耳、黄花菜、桔梗、党参,这些都是好东西。”
“那咱们往哪边走?”黄麻子问道。
“跟我来。”张大山带头往山深处走去。
他记得前世的时候,这座山上的确有很多好东西。特别是北坡的那片松林,木耳最多。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三人来到了一片松林。
“就是这里。”张大山放下背篓,“大家分头找找。”
“找什么?”小王问道。
“看到没有,那些长在树上的黑色东西,就是木耳。”张大山指着一棵松树上的黑色菌类说道。
“这就是木耳?”小王惊讶地问道,“这东西值钱吗?”
“当然值钱。”张大山开始采摘,“在市场上,一斤干木耳能卖五块钱呢。”
“五块钱?”小王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我半个月的工分啊。”
三人开始分头采摘。这片松林很大,木耳也很多。不到半天时间,就采了满满三背篓。
“大山,你看这是什么?”黄麻子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些黄色的花朵。
“这是黄花菜。”张大山走过去看了看,“这个也很值钱。”
“真的吗?”小王兴奋地跑过来。
“当然是真的。”张大山开始采摘,“黄花菜不但可以吃,还能入药。”
三人又忙活了一阵子,采了不少黄花菜。
“大山,你说那些药材在哪里?”黄麻子问道。
“跟我来。”张大山带着两人往山上走去。
在一片向阳的山坡上,他们找到了不少桔梗和党参。
“这些都是好药材。”张大山一边挖一边说道,“特别是这党参,年头久的能卖好价钱。”
“怎么看年头久不久?”小王问道。
“看根的大小和颜色。”张大山挖出一根党参,“你看,这根又粗又长,颜色也深,肯定是好几年的。”
三人忙活了一整天,收获颇丰。除了木耳、黄花菜、桔梗、党参,还找到了一些野生的蘑菇。
“大山,这些够卖了吗?”小王看着满满的几背篓山货,心里激动不已。
“够了。”张大山也很满意,“咱们先回去晾晒一下,明天就去市场。”
就在准备下山的时候,张大山突然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有动静。”张大山举起猎枪,示意两人不要出声。
过了一会儿,从草丛里蹿出来两只野兔。
“砰!”张大山毫不犹豫地开了一枪。
一只野兔应声倒地,另一只吓得逃跑了。
“好枪法!”黄麻子竖起大拇指。
“这兔子也能卖钱吗?”小王问道。
“当然能。”张大山捡起野兔,“野兔肉很受欢迎的。”
就在这时,又有动静传来。这次是一只野鸡。
张大山再次举枪,“砰!”又是一枪,野鸡也倒地了。
“太厉害了!”小王兴奋地叫道。
三人带着满满的收获下山了。
回到村子里,已经是傍晚时分。
“大山,你们回来了?”村长李大叔看到三人背着大包小包的,好奇地问道。
“是啊。”张大山放下背篓,“收获不小。”
“这些都是什么?”李大叔走过来看了看。
“木耳、黄花菜、还有一些药材。”张大山一一介绍。
“这些真的能卖钱?”李大叔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能。”张大山肯定地回答,“明天我们就去市场试试。”
“那…那你们小心点。”李大叔叮嘱道。
当天晚上,张大山将采摘的山货仔细分类,然后晾晒起来。
“大山,你说明天真的能卖出去吗?”小王有些担心。
“放心吧,肯定能卖出去。”张大山信心十足,“这些都是好东西,不愁没人买。”
黄麻子也说:“就算卖不出去,咱们也没什么损失。”
三人商量着明天的计划,都对即将到来的市场之行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一大早,张大山就去找村里的老牛,想借他的板车。
“老牛叔,借个车用用。”张大山敲了敲老牛家的门。
“借车?”老牛开门一看是张大山,“你要干什么?”
“拉点东西去市场。”张大山如实回答。
“什么东西?”老牛好奇地问道。
“一些山货。”张大山没有细说。
老牛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行吧,不过你得小心点,别弄坏了。”
“放心,我会小心的。”张大山高兴地说道。
很快,张大山就和黄麻子、小王一起,用板车拉着山货出发了。
县城的市场位于城东,是全县最大的集市。
三人到达市场时,已经是上午九点了。市场里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在哪里摆摊?”小王问道。
“跟我来。”张大山找了一个角落,铺上准备好的布,开始摆摊。
“木耳、黄花菜、新鲜的党参!”张大山开始叫卖。
很快就有人过来询问价格。
“这木耳怎么卖?”一个中年妇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