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思索了一下,说:“你现在去东山大营,要快,如果他们真是这个目的,那霁公主可能有危险。我现在进宫,面秉父皇,此间干系甚大,孤不敢妄测。”
太子的推测是有道理的,韦睿心里想,如果敌方目标是霁公主,那一定会在霁公主回京城路上设伏。所以自己务必要去看看。
告别太子后,韦睿没有片刻停留,快步走出东宫。街道上行人稀少,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映照出他坚毅的面容。他一边走,一边回想着戏院中的混乱场景,那些刺客的狠辣手段和小圆提到他们的语言异常,让他越发觉得事情不简单。他暗自思忖,如果敌人在回京路上设伏,自己必须尽快赶到东山大营,接应霁公主,确保她的安全。
回到住所,韦睿推开房门,屋内的光线昏暗,只有桌上的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他走到武器架前,目光落在挂在墙上的弓箭和剑上。那张弓是他常用的武器,紫檀木制成,弓弦紧实有力,箭壶里装满了精铁打造的箭矢,每一支箭头都锋利无比。他取下弓箭,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背在肩上。接着,他拿起霁公主曾经赠给他的那把剑,剑身寒光闪烁,剑柄上的花纹精美而低调。他轻轻拔出剑,剑刃在灯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让他想起霁公主那坚韧又温柔的眼神。这把剑不仅是武器,更是他与霁公主之间信任的象征。他将剑收回剑鞘,系在腰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韦睿深吸一口气,开始整理行囊。他从柜子里拿出几件换洗的衣物、一袋干粮和一个水壶,塞进背包中。 东山大营距离京城约百里,路途遥远,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因此准备得越充分越好。他还特意带上了一些草药和绷带,以备不时之需。整理完毕后,他穿上一件轻便的战袍,外罩一件深色披风,既能遮风挡雨,又方便行动。他背上行囊,肩扛弓箭,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简陋的住所,低声自语:“小圆,哥哥这次要保护好公主,等回来再去看你。”
走出房门,夜色已深,韦睿来到马厩,牵出自己的坐骑——一匹矫健的黑马。这匹马通体漆黑,肌肉线条流畅,眼中透着聪慧的光芒,是他多年的伙伴。韦睿轻轻拍了拍马脖子,低声说:“老伙计,这次我们要快马加鞭,赶到东山大营,不能耽误。”黑马仿佛听懂了他的话,轻声嘶鸣了一声,抖了抖鬃毛,似乎在回应他的决心。
韦睿翻身上马,紧握缰绳,轻轻一夹马腹,黑马立刻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马厩,朝着东山大营的方向疾驰而去。夜风呼啸而过,吹动着他的披风,他的身影在昏暗的街道上迅速消失。马蹄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韦睿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和使命感。
官道虽宽阔平坦,但夜色深沉,能见度极低。韦睿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凭借记忆和直觉判断方向。他知道东山大营在京城东面,距离约百里,即使快马加鞭,也需要数个时辰才能到达。而敌人的行动诡秘莫测,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何时何地发动袭击。他必须争分夺秒,不能有丝毫懈怠。
奔驰中,韦睿的思绪却一刻未停。他回想起戏院刺杀时的情景,那些黑衣刺客身手敏捷,配合默契,显然不是普通的匪徒。小圆的话在他脑海中回荡:“他们的语言我听不懂,不是弼麟国的。”这让他越发确信,刺客可能来自西域,而他们的目标或许比表面上更加复杂。淳亲王是朝廷重臣,若只是为了刺杀他,未免太过冒险。韦睿皱起眉头,心中暗想:“如果他们的真正目标是霁公主,那一切就说得通了。公主掌管军务,正在裁军整编,这对某些势力来说是个威胁。”
想到这里,韦睿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缰绳。他与霁公主相识已久,她英姿飒爽,聪慧果敢,是他敬佩的人之一。他记得有一次在宫廷宴会上,霁公主曾与他讨论边境局势,她的见解独到而深刻,让他刮目相看。后来,他成为太子的伴读,与霁公主接触更多,深知她的能力。如今,她身处险境,他绝不能袖手旁观。
夜色渐深,韦睿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密林,树木高大茂密,遮住了星光,形成一片幽暗的阴影。他知道这片密林是通往东山大营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容易设伏的地方。他心中一紧,伸手摸了摸腰间的剑柄,警惕地观察着周围。马蹄声在林间回荡,显得格外清晰,韦睿放慢了速度,让黑马平稳前行。
就在这时,他听到一阵细微的声响,仿佛是树叶被踩动的沙沙声。他立刻勒住缰绳,黑马停下脚步,韦睿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声音越来越近,像是有什么在林中移动。他的心跳加快,手已经握住了剑柄,准备应对可能的袭击。然而,片刻后,从林中窜出的却是一只野鹿,它惊慌失措地穿过道路,消失在另一边的树丛中。
韦睿松了一口气,暗自笑了笑,觉得自己有些过于紧张。他拍了拍黑马的脖子,低声说:“没事,老伙计,我们继续赶路。”黑马轻声嘶鸣,迈开步伐,继续前行。穿过密林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广阔的草原出现在韦睿面前。远处,东山大营的轮廓隐约可见,灯火点点,像夜空中的星辰。
与此同时,东山大营的主帐内,霁公主正埋首于案前,处理军务。她身穿一袭淡蓝色长袍,头发束起,显得干练而英气。桌上摆放着几份奏折和一张边境地图,她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目光专注,显然在思考什么。帐外的士兵来回巡逻,脚步声整齐而沉稳,透着一股军营特有的肃杀之气。
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帐篷,手持一封飞鸽传书,单膝跪地禀报:“公主殿下,淳亲王急信!”霁公主抬起头,接过信件,迅速拆开。信上字迹潦草,显然写得匆忙:“京城刺客袭击,目标为我,幸得韦睿相救。现安然无恙,但恐贼寇所图非小, 爱女小心。”看完信件,霁公主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担忧。
淳亲王是她的父王,也是她最敬重的人之一。他的安危不仅关乎皇族,更关乎朝廷的稳定。信中提到的刺客让她感到不安,她立刻放下手中的奏折,站起身来,低声自语:“父王无恙是好事,但刺客既然敢在京城动手,必定有所图谋。”她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望向远处的夜空,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妙。
回到案前,霁公主召来护卫队长张暃盟。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是她最信任的部下之一。张暃盟抱拳行礼,沉声问:“公主殿下,有何吩咐?”霁公主将信件递给他,说:“云飞,京城有变,父王遭遇刺客袭击。我必须立刻返回,你安排队伍,准备出发。”张暃盟看完信件,脸色一沉,立刻应道:“是,公主殿下!属下这就去准备。”
霁公主点了点头,又转头对身旁的副将说:“军营的事务交给你了,务必保持警惕,防止敌人趁机生乱。”副将恭敬地回答:“是,公主殿下,请放心。”安排妥当后,霁公主回到帐内,换上一件轻便的战袍,腰间佩上长剑。她知道此行可能不平静,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片刻后,张暃盟返回禀报:“公主殿下,队伍已整顿完毕,五十名精锐护卫随时待命。”霁公主走出帐篷,看到护卫们已列队完毕,他们身穿铠甲,手持长枪,护送着一辆简朴的马车。霁公主翻身上马,对张暃盟说:“云飞,我们走吧,尽快赶回京城。”张暃盟抱拳应道:“是!”
霁公主的队伍在官道上疾行,车轮滚滚,尘土飞扬。五十名护卫分列两侧,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阳光洒在官道上,沿途的田野和村庄显得宁静而祥和, 这份宁静可能是假象。她骑马走在队伍前列,身后是护送她的马车,马车内放着她的行囊和几份重要文书。
队伍行进了一个多时辰,太阳渐渐升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暖意。护卫们沉默地前行,只有马蹄声和偶尔的风声打破寂静。霁公主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队伍,确保一切正常。护卫队长张暃盟骑马跟在她身旁,低声说:“公主殿下,我们已离开东山大营三十里,再走两三个时辰,就能到黑风林。”
霁公主点了点头,黑风林是她熟悉的地名,那里地势复杂,树木茂密,是回京路上的一个险要之处。 张暃盟 挥手召来几名斥候,低声吩咐了几句。斥侯们点头,策马先行,消失在官道尽头。
队伍继续前行,霁公主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峦上,心中思绪万千。她回想起淳亲王的信件,信中虽说他已脱险,但语气中的不安让她无法释怀。
片刻后,斥候返回,其中一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恭敬地禀报道:“公主殿下,黑风林前方并无异常,可以通行。”霁公主听后,眉间紧锁的神色稍稍舒展,但她并未完全放松警惕。作为皇室贵胄,她深知旅途中的凶险,尤其是这片素有“黑风”之名的密林,传闻中盗匪出没,危机四伏。她轻轻点了点头,沉声道:“继续前行,但不可大意。”斥候应声退下,队伍随即整装待发。
队伍缓缓靠近黑风林,阳光逐渐被高大的树木遮挡,树影投射在官道上,斑驳而幽深。林间的空气湿润而清新,带着淡淡的草木气息,鸟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欢迎这支队伍的到来。霁公主深吸一口气,策马踏上林间小道。她的坐骑是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马蹄轻踏,步伐稳健。护卫们紧随其后,长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映衬着他们肃穆的神情。林中的光线昏暗,树影婆娑,风声呼啸,隐隐透着一丝压迫感。
霁公主的队伍在黑风林中缓慢前行,小道狭窄而幽暗,两旁的树木高大参天,枝叶交错,几乎遮住了天空。马蹄声在林中回荡,夹杂着车轮碾过石子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护卫们紧握武器,走得小心翼翼,目光不断扫视着周围的树丛和阴影,生怕错过任何风吹草动。队伍中央的马车上装载着重要的物资,由几名精锐护卫严密守护,车轮滚动间发出低沉的吱吱声,与林间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霁公主骑马走在队伍前列,手中紧握缰绳,腰间的长剑悬挂在侧,随时可以拔出迎敌。她的身影挺拔而威严,一身淡紫色劲装勾勒出她修长的身形,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她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仿佛有什么在暗中窥视,伺机而动。护卫队长张暃盟骑马跟在她身旁,他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低声说道:“公主殿下,这林子太安静了,连鸟鸣都少了。”他的声音低沉而谨慎,带着一丝担忧。
霁公主点了点头,心中也升起一丝不安。她久经沙场,深知自然界的异样往往是危险的预兆。她低声回应道:“加强戒备,不可松懈。”张暃盟立刻传令下去,护卫们纷纷握紧武器,步伐更加小心。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声响,一群飞鸟扑棱棱地从树梢飞起,冲向天空,打破了林中的寂静。霁公主猛地勒住缰绳,目光一凛,护卫们立刻警觉起来,纷纷拔出长枪和佩刀,迅速围成防御阵型,将马车护在中央。张暃盟大喊道:“小心敌袭!保护公主!”
话音未落,一阵箭雨从密林中袭来,箭矢如飞蝗般密集,带着凌厉的风声射向队伍。护卫们猝不及防,箭矢精准而狠辣,瞬间有数人中箭,从马上坠落,惨叫声响彻林间。鲜血洒在地面,与泥土混杂,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霁公主心中一紧,她立刻拔出腰间的长剑,剑身寒光闪烁,映出她冷静而坚定的眼神。她高声喊道:“迎敌!不要慌乱!”
密林中突然冲出一群黑衣蒙面人,他们手持利刃,动作迅捷而狠辣,齐向护卫和霁公主这一行人冲撞而来。他们的面罩遮住了面容,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杀意毕露。刀剑相交,金铁声齐鸣,火花四溅,双方瞬间陷入苦战。张暃盟挥舞长枪,枪尖如游龙般刺向一名黑衣人,枪身一挑,将对方挑飞数米,重重摔在地上。他大喝道:“杀!护住公主!”
就在战况胶着之际,一声尖锐的鸣笛声划破天际,仿佛从虚空中传来,紧接着,一枚箭矢以惊人的速度射向一名正欲持刀砍向霁公主的黑衣蒙面刺客。箭矢准确无误地贯穿了刺客的身体,巨大的冲击力将他击飞,整个人被钉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上的沙土。霁公主心中一惊,她抬头望去,只见箭矢射来的方向空无一人,但那锐利的鸣笛声却接二连三地响起,每一次都伴随着一名刺客的倒下。
短短片刻,已有三名刺客被这突如其来的箭矢射穿,场面瞬间变得混乱。黑衣人开始四处张望,试图找出隐藏的敌人,但林中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霁公主趁机高声指挥:“加强攻势,击退敌人!”护卫们士气大振,配合这神秘的援手,向黑衣人发起猛攻。
战斗持续着,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护卫们虽然勇猛,但人数有限,体力渐渐不支,而黑衣人却仿佛源源不断,从林中涌出新的敌人。霁公主咬紧牙关,心中焦急,她知道若再不突围,恐有全军覆没之险。
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少年身影逐渐显露,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