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足底涌动的溟殛煞气在虚空中蚀出《河图·龙鱼负舟》所述的\"天倾西北\"之相。
\"归墟逆流!\"
林霄左掌虚握溟殛量海尺,尺身《稽曜钩》星轨图,图中坠落的冰晶竟裹挟着殛溟魔尊残存的浊念。
浊念触地的刹那,地脉深处传来《山海经·大荒东经》治水铭文。锁链断裂的脆响中,三具禺强法相破土而出,其蛇尾掀起的溟浪竟裹挟着上古水神陨落后的怨煞精魄。
\"镇!\"
林霄脊柱三十六溟窍逆转如涡,若木灵根钻出的噬溟虬蛟猛然暴涨十倍。蛟首撞碎禺强法相胸口的河伯玉圭虚影时,溃散的浊气突然凝成《道枢·归藏篇》残页。残页飘落的轨迹暗合先天八卦方位,每道卦象都喷涌出足以蚀穿虚空的弱水银针。
银针刺入天池穴的瞬间,林霄肋间突然浮现大禹治水时留下的九道镇海符印。符印迸发的金光在周身凝成实体化的《五藏山经》舆图,图中标注的七十二座名山虚影轰然坠落,将弱水银针尽数碾为靛黑溟霰。霰雾触及锁龙柱的刹那,柱底封印的玄冥弱水突然沸腾如熔岩。
沸腾的水面浮现《焦氏易林》预言的\"九渊归墟图\",图中漩涡中心缓缓升起通体漆黑的量劫碑。碑面《连山易》蚀文突然活化,每个篆字都化作背负玄碑的赑屃虚影。虚影张口喷吐的溟殛煞气凝为实质锁链,将林霄右臂死死缠在量劫碑的\"震\"卦方位。
\"破!\"
林霄喉间滚出轩辕黄帝破蚩尤时的太古战吼,若木灵根深处钻出的建木幼苗突然绽放《归藏易》所述的\"万物归藏\"道韵。幼苗触及量劫碑的瞬间,碑面蚀文竟逆向流转,迸射的玄芒在地表蚀出仓颉造字前的原始道痕。道痕交汇处,第十一境\"溟殛合道\"圆满期的威压轰然爆发。
爆发的气浪掀翻三百里岩层,裸露的地幔中涌出《神异经》记载的玄冥真火。火舌舔舐着量劫碑表面的蚀文,将篆字炼化为流动的液态道则。林霄双目突然浮现《河图》《洛书》合并时的太极阴阳鱼,右掌抓住液态道则的刹那,整条右臂经络竟浮现出女娲补天时的五彩石纹路。
\"凝!\"
液态道则顺着石纹注入髓海,在识海深处凝成实体化的量劫星盘。星盘转动的刹那,千里外某座上古宗门禁地中的《浑天仪》预言中\"荧惑守心\"时才现世的赤殛流火。
流火坠地的轰鸣声中,林霄足下的归墟残核突然坍缩为黑洞。黑洞深处伸出覆盖应龙鳞甲的巨爪,爪心托着的并非法器,而是半卷浸透弱水的《黄帝阴符经》。经卷展开的刹那,九渊深处传来共工怒触不周山时的咆哮,整片天穹竟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
\"定!\"
林霄将量劫星盘掷向倾斜的天穹,星盘表面流转的《三坟》蚀文突然具象为五色补天石。石块填补苍穹裂隙时溅落的碎屑,在地表凝成三百六十根对应周天星数的定界柱。柱身缠绕的玄冥弱水突然倒流,将黑洞中探出的龙爪生生压回九渊深处。
定界柱成型的瞬间,林霄灵台突然浮现《周易·系辞》记载的九凤精魄。
精魄清鸣震散千里劫云,溃散的云气中浮现大禹王疏通九河时的虚影。虚影挥动的开山斧在地表劈出《禹贡地域图》标准的新河道,河道中流淌的却不是河水,而是具象化的量劫道则。道则冲刷着林霄周身经络,将每滴精血都炼化为可蚀穿虚空的玄冥真水。
\"开!\"
林霄并指如剑刺向虚空,剑芒触及的方位突然坍缩为《列子·汤问》所述的归墟之门。门内涌出的不是弱水,而是三千条缠绕《河图》蚀文的量劫锁链。锁链贯穿七十二根定界柱的刹那,整片道域突然陷入绝对静止——此乃第十二境\"玄穹裂界\"大成的标志,可短暂冻结方圆千里的时空流动。
静止的时空里,量劫碑表面突然浮起《黄帝四经》缺失的\"道原篇\"。碑文投射出的光影中,清晰显现出九重天外某座悬浮的归墟祭坛——坛心供奉的并非神位,而是半枚浸透弱水的玄龟甲片,甲片裂纹竟与林霄掌心的溟殛道痕完全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