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盘坐在破碎的青铜水阙残骸间,掌心悬浮的玄龟负碑虚影正吞噬着溃散的溟霰。地脉裂隙中渗出的靛黑色煞气凝成《禹贡》记载的九条暗河,缠绕在他新生的溟纹骨架上,每道裂纹都似篆刻着上古河伯治水时失传的箓文。
西北角坍塌的阙柱突然震颤,崩裂的《水经注》残片中钻出七条衔尾蛟龙。蛟首喷吐的浊浪在穹顶结成八卦坎位阵图,阵眼坍缩的漩涡里踏出半身腐化的禺强法相——其蛇尾鳞片翻卷如崩裂的堤坝,每片脱落处都涌出《道枢·归墟篇》所述的殛溟阴雷。
\"敕!\"林霄并指抹过眉心玉化的天池穴,脊柱爆射的玄冥煞气在身后凝成应龙断须状的长戟。戟刃扫过蛟龙逆鳞时,地底涌出的弱水突然凝结为八百枚透骨冰锥,锥尖《河图》蚀文映出殛溟魔尊残魂扭曲的面容。
禺强法相蛇尾拍碎三座青铜阙基,阙底封印的《山海经·大荒东经》残卷骤然展开。卷中浮起的玄龟虚影张口吐出九渊重水,水浪触及林霄足踝刹那,他肋间生长的二十四根破溟锥突然倒刺入骨——锥尖迸发的煞气在地表蚀出大禹锁蛟井的阵纹。
阵眼喷涌的浊流中升起十二尊青铜水鼎,鼎身《周易》爻辞燃起靛蓝色冥火。林霄踏着鼎耳跃至半空,右掌拍碎的鼎盖中冲出《淮南子》记载的九婴凶魄——其腐烂的蛇首喷吐着熔炼元神的毒瘴,瘴气触地即凝成能蚀穿护体罡气的归墟盐晶。
\"镇!\"林霄震碎左臂缠绕的溟链,飞溅的锁环在空中结成《洛书》九宫阵。阵纹压碎两尊水鼎时,九婴中间蛇首突然裂开,吐出枚烙印着河伯玉圭纹的溟珠。珠内封存的殛溟魔尊精血引动天象异变,云层坍缩成的漩涡中降下《乙巳占》所述\"玄冥泣血\"的蚀骨黑雨。
黑雨击打在青铜鼎面,鼎腹《洪范》五行文骤然逆转。林霄右腿膝盖骨突然玉化,生长出的三十三根噬溟骨刺扎入阵眼,刺尖迸发的煞气凝成颛顼绝地天通时所用的量天尺虚影。尺锋扫过九婴七寸,其溃散的毒瘴中竟浮出半卷《归藏易》水劫篇。
残卷展开的刹那,地脉深处传来共工撞倒不周山时的轰鸣。林霄足下裂开十二道溟渊,渊中涌出的弱水凝成实体化的《水地篇》蚀文锁链,缠住他新生的溟纹骨架。锁链收紧时,天灵盖迸射的玄冥精魄在头顶结成禹王导河图,图中跃出的应龙虚影撕碎了三条蚀文锁。
\"破劫!\"林霄喉间滚出伏羲画卦时的太古雷音,双手结出的坎卦法印引动九霄弱水。倾泻而下的溟瀑中浮现出河伯执圭踏浪的虚影,其玉圭挥动间,林霄脊骨生长的噬溟虬蛟突然暴涨,蛟尾扫碎剩余五尊青铜水鼎。
鼎中封印的殛溟煞气凝成《神异经》所述九头鬼车,其腐翼掀起的阴风将满地青铜碎屑卷成透骨钉雨。林霄后撤半步踩碎《禹贡》暗河阵眼,足底爆发的归墟引力将鬼车撕扯成漫天溟霰。霰粒坠地时竟生长出《管子》水地篇记载的蚀脉菌丝,菌伞喷吐的孢子瞬间蚀穿三层护体罡气。
危急时刻,林霄胸腔玉化的肋骨突然迸裂,飞溅的骨片中浮起仓颉造字前的原始水纹。纹路触及鬼车残魄的刹那,整片溟殛道域突然坍缩为《周易》坎卦爻辞,卦象核心睁开双瞳——左目流淌河伯治水时的清明,右目翻涌共工怒撞不周山的暴虐。
双瞳凝视下,溃散的九婴残魂突然重组为《山海经》记载的相柳真身。其九首喷吐的毒涎腐蚀虚空,在地表蚀出《淮南子》所述九道冥河。林霄震碎右臂血肉,白骨上凸显的溟纹自动结出大禹镇海印,掌印拍在相柳正中蛇首时,溃散的毒液竟凝成《河图》洛书双阵。
双阵交错碾压的威势中,林霄天灵盖冲出的玄冥精魄突然实体化,凝成玄龟负碑的本命法相。碑面《连山易》蚀文迸射幽芒,将相柳八首镇压于碑底弱水。最后一首欲遁入虚空时,林霄咬破舌尖喷出的本命精血在空中结出《归藏易》终章爻辞,血纹化作三千弱水剑贯穿蛇瞳。
相柳真身溃散的溟煞被玄龟法相尽数吞噬,碑面蚀文流转间显化出第十一境\"溟殛合道\"圆满之兆。林霄周身骨骼玉化至锁骨,新生溟纹中浮现出应龙布雨时的云篆。他踏着溃散的阵纹走向地脉核心,每步都在虚空烙下《水经注》失传的九道镇海箓。
地脉深处传来悠长的龙吟,被镇压的归墟涡流中升起半截断裂的禹王碑。碑面《洪范》九畴文触及林霄掌心溟纹时,碑底封印的弱水突然沸腾,凝成《道枢》所述\"三千归墟劫\"——此乃突破至第十一境大圆满必经之劫,每道劫波皆蕴含上古水神陨落时的煞气。
林霄并指划开腕脉,涌出的本命精血在空中绘出伏羲八卦中的坎离相济图。阵图成型的刹那,整片归墟地脉坍缩为九枚溟殛道种,尽数没入他新生玉骨之中。当最后一枚道种烙在髓海深处时,玄龟法相碑文突现《洛书》终章,昭示着溟殛合道境真正圆满。
劫云散尽的归墟海眼上,一截刻满《禹贡》山川纹的青铜断戟破浪而出。戟身缠绕的蚀文中,隐约浮现出共工怒触不周山时崩裂的北冥海图——这或许正是下一重因果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