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诚一直在院子里踱步,他也不想分家。他自己做了‘金六福’的生意很是上心,但庶务也多了起来,但也长了不少见识。在商言商,这年底为什么叫“年关”,正是因为这个时候是结账期。年底正是现金流紧张的时候,而大哥要分家实际上是要现金,很多固定资产立刻变现是不现实的。比如你着急用钱,你有一块地出手都得被人压价。
他正在忧心看妹妹终于从母亲房里走出来了,他迎上去,“怎么样?”他问。
“我同意了!既然是母亲同意分家,我尊重她的意见。二哥不必忧虑。”明慧说。
“你也同意……”霍永诚有点怅然,“可是……”
“反正分家的方案还得商量么不是?这院子母亲说不分,留下她百年之后再说。”明慧说。
这霍永诚倒是没有异议。其实家产他大哥不十分清楚,他确实是基本了解的,霍家的铺子除了碧云轩被明慧重装营业了,其他的亏损的基本都关张清算了。一个铺子的营业额上不去,房屋设备、员工工资、税金的成本都不少,那这个铺子就坚持不了多久就得结业清算。流水也并不代表资本,因为有的货是三个月、半年、一年才结一次账。其实很多店铺都是赊销模式。就是说柜里的现金都是流水,是没减掉进货本金的。所以即使一个看起来红红火火的铺子一年结算下来也不一定有多少利润。如果生意冷淡,就更得赔本,他自己就干黄了好几个铺子。
一个铺子干到结业清算剩下的资产基本约等于没有,铺子要是租得,要付清租金,结算店员伙计的薪资,装修及日常设备器具及存货多半都卖不上钱,要是自己的房子房子倒是可以继续出租算回点本。不过房子算在资本投入中,多半这几年的收入都不够摊销的。
‘羊六福’算是生意好的,又是年末赶上除旧迎新,城里吃羊肉的馆子也不多,算是挣钱的买卖。但要是算账的话,不算房租,光拉了一条电话线路,装修和桌椅及厨房设备就花费不少,这个店经营的时间短,投入是没收回来的。
运输和驾校是挣钱的但一样投入极大,主要是车辆投入,像是买地建电力公司那就根本是在开拓阶段,前期是要大量投钱的,根本还没有到建设投产,也就根本没有收入,只有投入。
丽景建筑写得是黄氏的名字,而且是股份制的。和大东院、和以前的老王家杂货铺的房子、乡下的小农庄一样是黄氏的私产。黄氏在一天说不分就没有大少爷的份。而且真要算丽景建筑的账上也不是太挣钱,主要是买了两台挖掘机的初始投资就不小,而且员工数量极多,人工工薪是很大一笔数目。
‘静漪园’是直接写在明慧名下的,留园倒是挺大的,账面也算值钱,但变现恐怕不大容易。这个资产大少爷回来得晚不是太了解。
其实绕来绕去,最大现金流的现金奶牛确实是碧云轩。这个怎么分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