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秉文安慰了几句便去了前院处理事情。
宋廷越刚下了值回到宋府,没有在归云阁见到池云枝,问了丫鬟才知道之前钱氏将她叫了去。
回来的时候看上去很生气的样子,然后坐上府里的马车去了池府。
宋廷越便知道事情不好,他去了钱氏那里问原因,却被钱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埋怨了一遍。
“娘这也是为了你和云枝好!云枝如今有了身孕,娘高兴还来不及!”
“只是她现在不能再与你同房,你到底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趁机多要几个孩子又能如此?”
“可她倒好,不仅丝毫不念着我的好,竟还带着人回了池府!”
钱氏边说边将桌子拍得梆梆作响,跟宋廷越说她为了这两人殚精竭虑,没想到池云枝不领情。
可她忘了,这事儿她自己的儿子也是不同意的。
她说完良久,没见宋廷越说句话,抬眼一看才发现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钱氏心里一个咯噔,有些心虚地挪开了眼。
“儿子都说过了这些事情不劳娘费心,儿子和云枝会自己处理好的。儿子这就去池府,不在这儿碍娘的眼!”他说完转身离开,不拖泥带水。
钱氏只来得及见他一个背影。
宋廷越跨上马直冲池府。
卫明在身后跟着很想提醒一句京里不能当街纵马,但是他追不上!
幸好这次没有人拦着。
等宋廷越一到池府下了马,大步流星地直奔池秉文的书房。
池秉文一听宋廷越来了,便知道他定是为了池云枝的事情而来,顿时觉得头大。
“云枝此时正在周姨娘的院子里,你可以去她出嫁之前的院子等着。”池秉文道。
宋廷越知道这会儿人在哪儿,心中也安定了几分,便问池秉文池云枝来的时候心情如何。
“她这是在生我和李氏的气,这丫头翅膀硬了呵呵。”池秉文苦笑,眼中有几分宠溺。
宋廷越沉默,心中盘算着如何哄好她。
宋廷越在池云枝的小院儿里坐到了天黑,他都看完了一本《诗经》,池云枝才姗姗归来。
她今日本就不打算回宋府,也不想见到这个男人。
没成想自己一回到小院就见到了他。
池云枝脚步微顿,想转身就走,奈何宋廷越耳朵太灵,没见着人影,已经听见了脚步声。
他转头看来,正发现池云枝要走,就急忙追了上来。
竹音和花容知道自己此时不该在这里便低着头退了下去。
瞧她家姑爷,追妻子都追到这里来了,这难道不是爱吗?
“你拦着我做什么?”池云枝气得别过头去不看他。
她不这么做会让宋廷越觉得她不在乎。
“云枝,这不是我的意思,我没同意要纳妾。”宋廷越急切地说道。
“人都送到镇远侯府来了!你娘还叫我过去呢!说什么这都是为了我好!我怀了身子不能再伺候你!”
“怎么?我是有孕了,我又不是死了,我怎么不能和你在一起了?”
“难道夫妻间就只有那种事情了吗?我们不可以一起赏花聊天或者游湖吗?”池云枝一生气,小嘴巴巴拉巴拉地动个不停。
宋廷越觉得池云枝说得很对,夫妻间的情趣又不是那种事,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宋廷越你说!你同样你娘的做法还是同意我的说法!今天你必须做个选择!”池云枝看着他,眼睛微眯。
宋廷越又快又准确地堵住了她动个不停地双唇。
女子独有的芬芳在唇角展开。
池云枝愣了愣,捶了一下他的胸口,手却被他牢牢攥住。
“所以你是觉得我说的对吗?”池云枝推开他小声问道。
这还用选择吗?
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钱氏一直等到晚上也没见丫鬟来报宋廷越夫妻俩回府的消息。
她气得去了老太君的松鹤院,跟老太君说这件事情。
让老太君看看她是多么在意池云枝这个儿媳妇,连这种事情都忙着帮她张罗。
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老太君很不赞同她的做法。
“这是人家小两口自己的事情,你瞎掺和什么?”老太君一句话让钱氏当场气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云枝这孩子敏感,你和亲家这么做只会伤害他们两人的感情。”
“那李氏是她的嫡母,却不是她的生母。人家不知会云枝一声,直接把人送到你这儿,说明了什么?”
“说明她只是想找几个站在她那边的丫鬟分了池丫头的宠!”
“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是说你也有这个想法,觉得池丫头占了廷越的心,你这个做娘的不高兴了?”
钱氏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许嬷嬷拼命帮她顺着气,都不敢看老太君一眼。
因为这主意她也有份。
钱氏灰溜溜地从老太君院子里出来,气得躺在床上晚饭也没有用。
“当了这么多年的家,都不知道自己儿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是糊涂啊!”老太君恨铁不成钢。
“少恒那孩子现在变得多好!将来若是有机会剿匪、出征,那多少也是个军工。将来立业了,出去单独立府也有底气!”
“是这么个理儿,夫人还太年轻,又为老爷守寡多年,有些事情一时间想不开也是情有可原的。老太君不要动气。”焦嬷嬷宽慰道。
宋少恒之前就是被钱氏惯得太过。
惯子如杀子,若不是遇到了池云枝,他怕是这辈子都要这么过了。
将来受苦的是楚氏和两个孩子!
池云枝和宋廷越就这么在池府小住下来,池云枝感觉自己回到了快乐的未出阁的姑娘时代,每日都很快乐。
相比较于她,她这老父亲就不那么愉快了。
池秉文太过宠溺小妾而罔顾发妻的事情被文武百官一起弹劾。
就差没直接说宠妾灭妻了。
御史台几个老文臣抓着他就是一顿指责,说着池秉文老脸通红。
他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么私密的事情也能被御史台这群老头子知道!
偏偏人家就是连皇上做得不对都要说上两句的谏臣,他被骂得话也不敢说。
皇上看着他的反应就知道这事儿八成是真的,于是判了个他闭门思过,外加罚奉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