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亲戚做生意,最容易被坑了好吧。
尤其是这种大带小,小的一般都不会好好干活儿的。
我有关系啊,商品质量搞那么好干嘛啊,差不多就行了呗。
到时候这些人碰了钉子,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转变要一步一步的来,不可能朱吾适一说什么,其他人就严格遵守并且执行的。
光说我是为你好,没人信的。
得先让他们撞了南墙,才会相信。
朱吾适之所以让这些人舍弃掉产业链的想法,专心经营某一项生意,一来是为了防止垄断,二来是给实力不够强的商人一条可以走的路。
海运投资巨大,完全可以开厂织布,或者搞原材料嘛。
做好了一样赚钱,这些生意投入相对要小得多,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总比把所有的钱都扔到海上,然后天天祈祷风平浪静要好多了。
最后也是为了增加大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全产业链最容易搞成垄断了,垄断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口碑坏掉了,生意就没法儿做了。
这不是朱吾适希望看到的。
他要的是一个欣欣向荣,良性竞争的市场。
整个市场的上下游,大家都有得赚。
不着急,只要把对外贸易发展协会搞好,对所有出海的商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保证残次品出不了海,那些投机取巧的人翻不起什么大浪的。
朱吾适准备搞合格证了,凡是检查过没有问题的货物,会发放大明对外贸易发展协会的产品合格证,证明这是大明出来的,有质量保证的商品。
那些搞走私的自然是没有合格证的。
等到了欧洲,是否合格,一看合格证就知道了。
没有合格证的商品只能偷偷的卖,而且价格还不能太高。
因为朱吾适会把合格证的事儿传到欧洲去。
欧洲人买大明的产品首先就会看是否有合格证,这也相当于是大明的一个标签了。
弄好了的话,以后大明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只要有合格证,就不愁卖不出去。
这年头,合格证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呢,不像现代,合格证就是个屁啊。
合格证只要 弄好了,在这个时代就是个大杀器,赚钱的大杀器。
大明的产品本来就领先世界一大截,要是在搞出合格证来,相当于给商品贴了一层金,凡是有合格证的,必然会引起哄抢。
好产品加上质量保证,简直不要太好买。
唯一的问题就是,合格证一定得是权威的,而不是谁都能随意弄到手。
偶尔有残次品还能接受 ,如果贴着合格证的商品良品率太低,不仅起不到正面效果,反而会加速大明商人和朝廷口碑下滑的速度。
连朝廷给的合格证都不管用了,还有什么信誉可言。
所以这个合格证一定一定要严格把控,这个回头还是要看朱元璋和锦衣卫的。
锦衣卫的密探已经遍布大明以及周边国家,工资开得非常高。
在朱吾适的建议下,朱元璋给锦衣卫的探子搞了五险一金,只要为锦衣卫工作二十年,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了。
期间要是因公殉职了,他们的家人朝廷给养着,还会负责安排工作。
如果没有 死 ,二十年后 退休了就可以每个月领取养老金。
工作期间,公积金是累加的,期间想要买房子,就可以直接用公积金付一部分。
大明曾经规定,致仕官员可以继续拿俸禄,然后很快就取消了这个制度。
原因也 很简单 ,一来呢,朱元璋没钱,二来呢,大明初期的官员,寒门出身的真的 很少,大部分人家里都很有钱,给不给退休金都无所谓。
不过朱元璋还是很人性化的,他也规定了,如果有家庭困难的,可以每个月申请二石米,不多,但是能让人不至于饿死。
锦衣卫这个五险一金的待遇,比官员还要好。
朱元璋一开始肯定是不同意的,就算朱吾适 跟他说,现代大部分打工人都有五险一金了,他依旧不同意,抠惯了。
朱吾适 不得不给他举了个例子,告诉他情报系统的重要性。
就拿他最恨的贪官举例子的。
如果一个地方官很贪,刚贪半年一年就被发现了,另一个贪官贪了十年才被发现,哪个造成的损失大。
用屁股想都知道是贪污十年的那个了。
锦衣卫的作用就是,用最快的 速度发现贪官,及时止损。
就不说十年能贪多少钱,就说对百姓造成的影响。
金谦宝如果再晚个几年没发现,那些村民将会成为什么样子,朱吾适都不敢相信。
给锦衣卫各种高工资和福利待遇,让他们为大明卖命,这个买卖非常的划算啊。
朱元璋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过他也留了一手,如果锦衣卫的工作不行,这些福利待遇是要撤销掉的。
这就是为啥锦衣卫老喜欢 跟着 朱吾适 保护他,说朱吾适是他们亲爹都不为过。
如果哪一天朱吾适要造反,锦衣卫估计会有很多人 愿意给他提供情报。
其实朱吾适也没做太多,他只是给工作在前线的人应有的工资待遇罢了。
把钱用在刀刃儿上,大明才会更美好。
就说这个合格证,到时候肯定会有人私下里偷偷收好处,然后把合格证给不合格的产品,这时候咋办呢。当然是狠狠地办他了。
到时候就需要锦衣卫的情报了。
朱吾适甚至想来一手钓鱼执法,杀鸡儆猴。
找人冒充商人,带着不合格的产品去要合格证,好处给够,看看谁敢顶风作案,直接把他拿了,来个剥皮套餐。
到时候一定要让负责发放合格证的人都去围观。
前提是,工资要给够。
朱吾适的想法很简单,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你就不能 再背刺 我 了,不然 等待你的将是最严厉的制裁。
要是我做的不好,让你活不起了,你贪污还情有可原。
可尼玛明明都已经过上非常好的生活了,为啥还要贪?
对于这种人,朱吾适绝不姑息。
做人要懂得将心比心,我给你的待遇已经够好了,你还贪,那就是你不对了,弄死了也活该。
这也是朱吾适跟朱元璋 不同的地方,一个是想让人少吃多产,一个是你吃多少产多少,不能只吃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