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宫。
孟冬时节。
青铜鼎炉烧着木炭,带来些暖意。
朝中百官皆是披着羔裘或貂袄。
他们手握玉圭,陆续汇报消息。
首先就是六部尚书。
最先开始的便是吏部尚书。
被誉为六部之首,俗称的天官。
负责文职官吏的任免、升降……
每年各郡县长吏的考核,就由吏部负责。干得好的提拔,干不好的则予以降职或是调职。
奉帝正坐于帝榻,仔细聆听。
如果说大奉是树,官吏就是枝干。
目前大奉正是用人之际。
每年都需要优秀的干吏能臣。
可不是听完吏部汇报就行。
奉帝会花数天时间亲自查阅。
数百人的政绩,他都会一一看过。
所以自从奉帝上位后,很多人都认为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但是没有一个人会说奉帝昏庸怠政的,毕竟奉帝可是出了名的勤政。
吏部每年报上来的官吏名字,奉帝都能做到如数家珍,包括每个人的名字、籍贯甚至是政绩!
吏部尚书捧着书册一一汇报。
还没念完,正门却是被人推开。
头戴鹖冠的军吏快步进门。
右手高举着军书。
看到他后,众人皆是一惊。
大奉是以武立国,所以有律法明文规定。但凡是紧急军情,任何官吏不得阻拦传令的探子。
包括禁宫在内!
“报——”
“朔方大捷!”
“奉军夺回朔方,斩首俘虏二十余万,缴获牛羊战马逾百万!”
“哈哈哈哈——”
奉帝激动地站起身来。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快,把军书呈上来!”
“胡总管,挑重点念!”
“诺。”
胡总管接过军书。
这是用褐黄丝绸而书。
属于是军书里面最高级别的。
只有大胜的时候才会使用。
上面是苍劲有力的篆书。
并且还有冯毋择的印玺。
确认无误,胡总管才开始读。
“朔方大捷,我大奉士卒死伤甚少,皆赖宁王以计胜之。连续两日正面攻城,故意撤军,以损失攻城器械为代价,令辽军主将梁乙理错以为我大奉再无攻城之力。”
“至寅时,派遣小股精锐以飞爪登城。暗中打开城门,集结优势兵力攻陷朔方,敌将梁乙理自刎而死,我大奉顺利收复朔方!”
“大奉万年,陛下万年!”
“大奉万年,陛下万年!”
“……”
在司马长青的带领下,百官皆是起身长拜。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顾明知的脸色更是难堪到极点。
上回宁阙率领三千亲卫,打穿了漠北草原,甚至是直捣龙城。奉帝为此大喜,还加以封赏。可顾明知心里还留有些希望,毕竟这只是迂回战,最多只能说宁阙有些小聪明。
攻城战可是实打实的消耗战!
可结果呢?
宁阙又赢了!
这波是直接赢麻了!
“哈哈哈,好!”奉帝得意地笑着,连连点头赞赏道:“看来我大奉的新宁王,一如既往地精通战阵。首次出战,便为大奉收复朔方。此次破城,当居首功。赏赐便先搁置,让他先回长安吧。另外,他不是要娶神机阁主的女儿吗?朕准了!”
“宗正,此事就由你去办。”
“神机阁为神州第一大派,近些年来独立于昆仑山,从不干涉各国。沈青禾贵为阁主的女儿,倒也配得上我大奉亲王。此次婚事必须要大办,更要昭告天下,再免去泾阳两年田赋徭役!”
“臣遵旨!”
瞧瞧!
这是赤裸裸对宁阙的偏爱!
不过这也都是宁阙应得的。
关键是桃花运也好啊……
这才刚休妻,立马就要娶神机阁主的女儿!
衔接得挺好!
神机阁的大名他们也都知道。
凡是从神机阁出来的,都是牛人!
不过阁主太过神秘。
相传他很厌倦世俗纷争。
所以这些年都是中立。
宁阙娶了他女儿,或许就能得到神机阁的帮助!
“胡总管,继续。”
“诺。”
胡总管看着军书。
只是脸色越来越难看。
“怎么?”
“咳咳。”胡总管轻轻咳嗽,继续道:“此次攻城,副将顾渊阵前抗命,轻率冒进。置四万部众不理,率亲卫出城追击。部众被包围,幸得宁王及时出手相助,方解将士之困。”
“顾渊中计出城,被西凉公主萨穆尔率人所困。其亲卫大部分战死,顾渊被挑断手筋,且被阉割……”
“什么?!”
顾明知直接跳了出来。
阵前抗命这种其实也能诡辩。
毕竟将在外军令还有所不受。
战机转瞬即逝,谁能错过?
可是……
顾渊被阉了?
还被挑断了手筋?
这不似乎彻底成废人了?!
其余百官则是面面相觑。
有的偷笑,有的则是错愕。
顾渊可是顾家的心血啊……
从小就给他砸了无数资源!
这回更是为了顾渊彻底倒向奉帝。
结果呢?
彻底成废物了!
“怎么回事?”
胡总管面露尴尬,抬手道:“冯国公并未明说。只说此事与顾渊镇守西凉时有关,待来年开春,萨穆尔公主会亲自至长安谢罪。”
“她这是报仇!”顾明知双眼血红,怒声道:“就是因为渊儿打垮了他们!他们西凉心怀不轨,故意陷害我儿!我早就说了西凉人不可信,这次明显是帮助辽国对付我大奉!他们撕毁盟约,绝不能饶!”
这真不能怪顾明知破防。
顾渊可是顾家钦定的继承人啊!
现在顾渊还未成婚,更无子嗣。
结果被一刀成了太监!
加上手筋被挑断,沦为废人。
顾渊以后是没有任何希望!
顾家这些年的心血全都白费!
此外,顾明知最疼爱的就是顾渊。
可以说是他一手带大的!
现在怎么办?
奉帝皱了皱眉。
有些事他是都知道的。
萨穆尔是个聪明人。
此次明显只是为了私仇。
他抬起手来。
顾明知咬着牙不再言语。
“顾渊阵前抗命在前。”
“至于萨穆尔,查清楚再说。”
“两国邦交,牵一发动全身。”
“大奉刚夺回朔方,不宜再开战。”
奉帝是轻飘飘的一笔带过。
其实他已知晓内情。
只不过这件事不宜太多人知晓。
毕竟是大奉理亏在先。
现在也不适合挑起战事。
“拟诏!”
“令宁王火速率三卫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