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年11月1日,巴黎,杜伊勒里宫。
一片肃杀气息笼罩大殿。亨利·马索跪在地上,脸色惨白,额头已经磕出了血痕。
“陛下!陛下!我虽败,但我忠心不二!求陛下饶我一命!”
拿破仑坐在宝座上,目光冷漠,指尖轻敲着扶手。片刻后,他缓缓开口:“亨利,你确实为法兰西做过贡献,但军法无情。放心,我不会杀你,只会让你接受体罚。惩戒之后,你去欧仁手下做副将。”
亨利猛地叩首:“谢陛下再造之恩!谢陛下!”
士兵上前,押着亨利出去。中庭里,鞭声响起,亨利忍痛咬牙,没有叫出声。
几个小时后,浑身是伤的亨利回到殿前,再次单膝跪地:“陛下,属下必不负所托!”
拿破仑点点头,扭头看向贝尔蒂埃和马塞纳:“是时候教训奥地利人了。他们表面上庞大,实际上一戳就破。我命你们集结兵力,准备远征奥地利。”
维也纳。
维也纳宫廷内,梅特涅正站在窗前。忽然,一只五彩斑斓的鹦鹉飞入宫殿,落在他的肩头。梅特涅接过绑在鸟腿上的细纸条,展开一看,眼神一沉。
“陛下,拿破仑要动手了。”梅特涅转身走向皇帝弗朗茨一世。
卡尔大公、约翰大公和施瓦岑贝格亲王已聚集在大殿。卡尔大公手握军帽:“我们奥地利军队已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迎战。”
一旁,皇子斐迪南,那个天生智障的青年,忽然插话:“父皇,我们为什么不能跟拿破仑做朋友呢?”
全场一静。
弗朗茨叹了口气,摸了摸儿子的头:“父皇也想和他做朋友,可惜,他不想和我们做朋友。”
梅特涅冷声道:“陛下放心,这场战争,我们必须赢。”
巴黎。
拿破仑召集将领们最后议事。地图上,他的手指滑过莱茵河、滑过巴伐利亚,直指维也纳。
“各位,奥地利的虚弱,是我们统一欧洲的机会。我要的是速战速决。贝尔蒂埃、马塞纳,你们走中路;缪拉带骑兵绕后;欧仁和亨利·马索,负责左翼侧击。我要奥地利人在三个月内跪下求和。”
所有人齐声:“是,陛下!”
维也纳。
梅特涅布下联军防线。卡尔大公布防于因河与伊尔河交界,约翰大公带领骑兵部队驻扎于波希米亚一线,施瓦岑贝格亲王则守在维也纳外围。
梅特涅对卡尔大公低声道:“千万不要小看拿破仑,他是个用兵如神的疯子。”
卡尔大公笑道:“放心,梅特涅,这次我会让他撞上奥地利的钢铁。”
11月10日,法奥边境。
亚诺潜入法军营地,耳听敌情。他没想到亨利·马索竟然从副将位置重返战场,浑身带着鞭痕却眼神阴狠。
“那个家伙……”亚诺咬紧牙。他本想借奥地利之乱刺杀拿破仑,但此刻只能暂时隐忍。
11月15日,战火燃起。
拿破仑亲率主力渡过莱茵河,奥地利防线瞬间告急。卡尔大公拼命抵挡,约翰大公率骑兵驰援,却被缪拉的骑兵包抄。维也纳震动。
弗朗茨一世连夜召见梅特涅:“还能撑多久?”
梅特涅冷静地说:“陛下,只要卡尔大公不退,我们还有希望。”
11月20日,前线。
战场硝烟弥漫,法军与奥军厮杀激烈。亨利·马索率领的左翼一度陷入险境,但欧仁调兵相助,总算扭转局势。亨利在混战中一度陷入昏迷,被救回后大病一场。
马塞纳率军连破三城,直逼维也纳。
维也纳宫殿。
斐迪南皇子在花园里跑来跑去,完全不知战局告急。弗朗茨一世看着梅特涅:“如果实在不行……我们就和俄国人结盟。”
梅特涅点头:“我已经派人联络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巴黎,杜伊勒里宫。
拿破仑接到前线战报,得意地笑:“奥地利?果然是纸老虎。”
但笑声未落,一道密信送到他手中。打开一看,脸色微变:亚诺失踪。
“这个刺客……还没死。”拿破仑喃喃低语,眼神比战场上的硝烟更冷。
1804年12月5日,圣彼得堡,冬宫。
亚历山大一世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眉头紧锁。他年轻的面庞上此刻写满了焦虑。殿内四周,宫灯摇曳,映出四名久经沙场的老将。
库图佐夫,眼神睿智,独眼下隐含着笑意;巴格拉季昂,挺拔如枪,黑色的胡须微微颤动;本尼希森,德国裔的冷面指挥官;巴克莱·德·托利,严谨、冷静,一丝不苟。
库图佐夫身边站着他的副将安德烈·博尔孔斯基,一位年轻贵族,眉宇间透着锐气。
“诸位,”亚历山大一世缓缓开口,“拿破仑正席卷奥地利,欧洲大陆摇摇欲坠。你们,是俄国的脊梁。我命你们,即刻带兵西进,与奥地利联手对抗法兰西。”
众将齐声:“遵命,陛下!”
殿门处,一个骑兵军官匆匆进来,正是尼古拉·罗斯托夫。他年少气盛、血气方刚,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他听说能奔赴前线,激动得几乎要跃马而去。
另一边,皮耶尔·别祖霍夫,一个衣着考究、神情有些迷惘的贵族,此刻正与征兵官交谈。他虽笨拙,却抱着炽热的理想主义情怀,不愿仅做一个旁观者。他报名参军时,父亲的家族都感到震惊。
“你们要小心,”亚历山大一世看着众人,语气带着一丝沉重,“拿破仑……他可不是一般的敌人。他是个将战争当艺术的疯子。”
马赛,法国南部。
一间昏暗的酒馆内,亚诺坐在角落,和几个身穿平民衣的男女低声交谈。桌上摊开的是法军最新的调度情报、地图、兵力统计。
“奥地利的卡尔大公还在坚持,但俄国人已经出兵。这场大战要来了。”
一个中年男人皱着眉:“可我们呢?拿破仑把刺客兄弟会打得七零八落。法国境内只剩我们这些残余力量。”
亚诺用匕首点着地图:“越是这样,我们越要隐忍。直接刺杀拿破仑的机会太小,我们必须等战争拖垮他。”
此时,门口响起急促的敲门声,一个矮个儿男子进来,悄声道:“塔列朗的人到了。”
亚诺眼神一亮:“让他进来。”
塔列朗的使者带来一封密信。亚诺展开,信上写得清清楚楚:
“亚诺先生,目前不宜对陛下采取行动,法国需要你们存在——没有你们,拿破仑的独裁地位无人撼动。塔列朗。”
亚诺笑了笑,对同伴们说:“看吧,就连塔列朗也知道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活下去。”
法国战场,奥地利边境
12月20日,俄奥联军集结。库图佐夫统帅大军,安德烈·博尔孔斯基策马巡视,尼古拉·罗斯托夫兴奋地练习骑术,皮耶尔则笨手笨脚地学着用火枪。
巴格拉季昂巡视防线:“听说法国人不到一周能推进三十里,我们要小心。”
安德烈则冷冷地道:“我倒想见识一下,他的军队能不能挡住俄国人的刺刀。”
杜伊勒里宫,巴黎。
宫殿内,塔列朗正在与拿破仑低声交谈。他谦卑微笑,语气温和:“陛下,奥地利和俄国的结盟让欧洲再起波澜。但或许,这正是您巩固帝国的机会。”
拿破仑凝视着地图,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等我打垮奥地利、俄国,谁还能挡住法兰西?”
塔列朗微微一笑:“陛下,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内心深处,他却想:等你精疲力竭之时,就是改变法国的时候。
维也纳战局。
12月28日,大雪覆盖的维也纳城外,俄奥联军和法军第一次大规模交锋。缪拉的骑兵如旋风般扑来,但被巴格拉季昂的防线挡住。
安德烈带领士兵亲自冲锋,尼古拉则在骑兵队中初露锋芒。皮耶尔第一次听到炮声时,脸色发白,却强忍着站在阵地上。
一轮轮冲锋后,库图佐夫冷静地下令:“不急,拖住他们,让他们疲于奔命。”
马赛。
战事消息传来,亚诺站在海边,望着北方。身边同伴低声问:“我们什么时候行动?”
亚诺低声答:“战争会消耗掉拿破仑的锐气。当他最虚弱的时候,就是我们机会到来的时候。”
巴黎,皇宫。
深夜,拿破仑独自一人站在书房,望着壁炉里的火焰。他喃喃自语:“亚诺,你到底在哪?我不怕任何国家,我只怕你那一把刀。”
壁炉的火光映出他凌厉的侧脸。他缓缓闭上眼睛,心中暗下决心:
无论是俄国、奥地利,还是亚诺——
一个都不能放过。
1805年2月10日,奥斯特里茨,一片被寒风席卷的战场。
晨雾还未散尽,军队的号角声已响彻大地。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披着军大衣,双眼如鹰隼般锐利。他的左右,是欧仁、缪拉、达武、贝尔蒂埃、马塞纳、苏尔特,个个战功赫赫。
“将军们,”拿破仑环视众人,声音不大,却穿透人心,“今天是法兰西的决战之日。你们会和我一起写下历史。”
对面的俄奥联军阵地,旗帜猎猎作响。弗朗茨一世一身银色盔甲,虽神情紧张,仍力图镇定。他身边是卡尔大公、约翰大公。而亚历山大一世,则与库图佐夫、巴格拉季昂、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尼古拉·罗斯托夫并肩而立。
“兄弟们,”亚历山大一世对俄国将领低声道,“这是为欧洲而战,不是只为俄国或奥地利。我们不能退。”
库图佐夫眯起眼睛:“陛下,拿破仑的诱敌之策,恐怕已经布下。”
安德烈握紧马刀,眼中是掩不住的兴奋。尼古拉则在骑兵阵列中,握着缰绳的手微微颤抖。
2月15日,三皇会战爆发。
晨雾消散,阳光洒下,照亮数万大军汇聚的奥斯特里茨平原。
拿破仑瞥一眼敌阵:“时间到了。”
法军中央开始后退,俄奥联军误以为法军溃败,立刻全线压上。弗朗茨、亚历山大下令全军进攻,库图佐夫皱起眉:“太快了……”可战令已出,无法收回。
欧仁和达武率部在右翼死守,马塞纳和苏尔特率左翼诱敌深入。缪拉的骑兵,静静潜伏在雾气背后。
中午时分,太阳从云后透出光芒,历史称之为“奥斯特里茨之日的太阳”。
拿破仑高声下令:“进攻!”
缪拉的骑兵如烈火般从侧翼杀出,达武的右翼反扑,苏尔特带领的中路步兵向俄奥中央冲击。贝尔蒂埃指挥炮兵猛烈轰击,俄奥阵型开始动摇。
巴格拉季昂拼死防线,库图佐夫焦急大喊:“后撤!保持阵型!”安德烈带领俄军近卫冲入最前线,拼死抵抗,但法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尼古拉则在骑兵队中不停调转战马,嘴唇干裂。
下午四点,俄奥联军全面崩溃,溃兵向北逃散。弗朗茨一世脸色苍白,被卡尔大公护送离开;亚历山大一世神情复杂,几度想要回身督战,却被本尼希森拉住。
“陛下,不要送命了。”
4月4日,战后议和。
奥地利宫廷,维也纳。
弗朗茨一世面色憔悴,坐在王座上。他的顾问团低声劝说:“陛下,我们必须签字。否则法国大军将入侵维也纳。”
终于,弗朗茨无奈地在合约上签字——神圣罗马帝国,就此宣告解体,成为奥地利帝国。
奥地利割让蒂罗尔和威尼托部分地区;俄国同意赔款若干;法国成了欧洲大陆无可争议的霸主。
亚历山大一世在圣彼得堡收到了谈判结果。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看来……下一次,该我们单独和他较量了。”
法国,巴黎。
杜伊勒里宫中,拿破仑站在镜前,看着华丽的皇袍和皇冠。欧仁、贝尔蒂埃、缪拉列队在侧。
“陛下,”塔列朗走上前,微微一笑,“全欧洲都已经屈服,除了英国。您是当之无愧的皇帝。”
拿破仑露出一丝笑意:“塔列朗,还有亚诺呢?他在哪?”
塔列朗低声:“陛下,他潜伏在马赛一带。不过您放心,我有人监视他。”
拿破仑凝视远方:“一个杀手能带来的威胁,有时候比十万大军还要大。”
与此同时,马赛。
夜色中,亚诺静静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望着远方的海浪翻涌。他的手里,握着一张情报——奥斯特里茨的全军覆没,他已经得知。
同伴叹息:“亚诺,我们还能做什么?连奥地利和俄国都败了。”
亚诺缓缓抬头,眼神坚定:“只要他活着,我就不会放弃。”
维也纳宫廷,暗夜。
贝多芬站在窗前,看着满天星斗。他手中握着一页乐谱,上面写着:“英雄交响曲。”
原本,他是为拿破仑写的。可现在,他在乐谱顶端划了一道粗线——划掉了“献给拿破仑”。
贝多芬低声喃喃:“一个从共和国而起的人,却走上了帝王的道路,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为他写歌。”
圣彼得堡,冬宫。
亚历山大一世在日记里写下:“拿破仑胜利了,但不是永远。我们需要时间,需要盟友。欧洲还没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