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艾伦神游天外,暗自琢磨着如何才能“合理”落选,最好是因某个无关痛痒的程序瑕疵被刷掉。
好比说因为“训练时下手过重,有虐待同僚倾向”,或者“对大人物有着不当言论”这类不痛不痒的理由被刷掉。
审议会场内的讨论,已然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会场内,橡木长桌反射着吊灯柔和光芒,只是现场氛围就相当凝重了。
埃里希·冯·鲁登德夫少将放下手中那份沉甸甸的候补名单,名单边缘因多次翻阅而微微卷曲。
那双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座的诸位同僚,最终稳稳地落在了人事课课长,埃里希·冯·雷鲁根那张因持续紧绷而略显僵硬的脸上。
此时的雷鲁根脸色有着些许紧张带来的苍白。
鲁登德夫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他确实有些意外。
针对“艾伦·路德维尔”的入选资格,这位素以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着称的人事课长,竟然破天荒地在初审通过的档案上,标注了“建议再审议”。
若是寻常军官的档案,鲁登德夫或许只会将此视为雷鲁根日常工作中的又一次“鸡蛋里挑骨头”,一笑置之,毕竟这位课长对细节的偏执有时近乎病态。
但当这份“建议”出自雷鲁根之手,并且针对的是这样一位战功卓着的新星,他就不得不郑重对待了。
“那么,雷鲁根人事课长。”鲁登德夫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心头都激起了层层涟漪。
终于要来了吗?雷鲁根手心攥紧......
“关于这位审议对象的入选资格,我很想知道,贵官提出再审议的判断基准,究竟是什么?”
冰冷的质询如同实质的压力,沉甸甸压在雷鲁根的肩头。
他感到自己的领口有些发紧,后背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虽然他在批下那一行刺眼的荐言后,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出当众“拷问”的场景,但真到了这一刻,他还是觉得自己的领口紧得快要窒息。
雷鲁根嘴唇微动,似乎在极力斟酌每一个字眼。
他嘴唇微动,似乎在艰难地斟酌每一个字眼。
他很清楚,自己的理由若是站不住脚,不仅会影响到那个名叫艾伦·路德维尔的年轻人的前途,更可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蒙上一层难以洗刷的阴影,甚至被人视为妒贤嫉能的小人。
鲁登德夫见他一时语塞,眉峰几不可察地又是一挑,语气依旧平缓,却像是在给烧得正旺的炉火又添了一把干柴,继续道,“就这份档案来看,这位审议对象确实……”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指尖在厚实的档案封面上轻轻一点,似乎在寻找最恰当的形容。
“呃,该怎么说呢。不管从哪个角度审视,他都是一名无可挑剔的,甚至可以说是……远超‘优秀’二字的候补生。”
“基层部队的联名推荐信,字字恳切,情真意切,几乎将能用上的赞美之词都用上了。”
“其直属长官,第203航空魔导大队的指挥官,在评语中更是对其赞不绝口,称其为了同伴可以牺牲自我的优秀战士。”
“更在其中夸耀了一番军事战略能力以及武器制造方面的创造力,极力推荐加入大学进行深造。”
“史瓦伦他是如此说的......”
“军官学校的毕业成绩,虽然并非是什么有名院校这点甚是遗憾,但也是以同期第一的身份毕业,各科成绩均为优等。”
“军方情报部门对其背景进行的多次深入调查报告,结论都是‘清白干净,无可指摘’。”
“宪兵队与内务省安全机关的多轮交叉审查,亦未发现任何政治倾向或个人品行上的疑点。”
“更遑论其在莱茵前线,以及更早的罗妲要塞防御战中,立下的那些……堪称壮举的功勋,那是足以载入军事教科书的军功。”
鲁登德夫每念一项,指节便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叩击一下。
那富有节奏的“叩、叩”声,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雷鲁根的心坎上,也敲在会场内其他几位面露疑色的贵族军官心上。
“综合以上种种,无论从履历、战功、品行、还是潜力哪个角度审视,审议对象都堪称帝国年轻军官中的翘楚,未来的将星之材,这一点,毋庸置疑。”
“即便如此,雷鲁根人事课长,”鲁登德夫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你依然坚持,需要对他的入选资格进行再审查吗?”
会场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老式挂钟沉闷的摆动声。
埃里希·冯·雷鲁根感到额角渗出的汗珠,似乎有汇聚成流的趋势,而背后的衬衫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深知,此刻的坚持,需要何等莫大的勇气与担当。
他的判断,究竟是对是错?在这个以服从为天职,等级森严的军事体系中,特立独行往往意味着自绝于主流,寸步难行。
然而,内心深处某个执拗的声音在反复告诉他,必须坚持。
那并非出于私心,亦非嫉妒,而是一种基于对帝国军大学独特使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艾伦·路德维尔这个“异类”的某种直觉。
更是对于帝国,将如此年轻的少年送入战场而感到悲哀,哪怕仅仅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努力......
他缓缓抬起头,迎向鲁登德夫那仿佛能洞穿人心的锐利目光。
“是的,鲁登德夫阁下。”
雷鲁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清晰而坚定。
他回想起第一次遇见艾伦的那副场景,之后又得知他真正的年龄后,雷鲁根瞬间驱散了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与彷徨。
“关于此次审议对象的表现,诚如您所言,他完全具备,甚至远远超越了所有优秀军官应有的特质与潜能,这一点,下官深表认同,毫无异议。”
“不,甚至可以说,用‘卓越’二字来评价他,都稍显保守了。他的战绩,他的成长速度,已经超出了常理的范畴。”
“但……”。
“下官依旧固执地认为,审议对象不应就读帝国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