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国之君,需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
若因害怕犯错而缩手缩脚,因逃避麻烦而将难题留给后人,
那么他,绝非合格的帝王!
更何况像朱元璋这样可媲美千古一帝的人物,更是如此!
听了这番话,朱标神情触动,随后陷入沉思。
然而许久之后,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随即想到什么,摇摇头说道:
“父皇的一片苦心,孩儿完全明白!
只是孩儿仍有疑惑!
父皇杀李善长是对是错,暂且不说。
但真的有必要这么着急,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吗?
李善长年事已高,或许随时会寿终正寝!
而父皇身体康健,大可以从容谋划,耐心制定良策!\"
父皇此举实在反常。
在儿臣看来,恐怕并非仅仅是为了替儿臣去除眼中钉那么简单……
说到这里,朱标顿了顿。
接着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朱元璋,一字一句地问道:
\"儿臣冒昧请问父皇,您这样做,究竟意欲何为?是否与麟儿有关?\"
朱元璋听后脸色略显窘迫,随即清了清嗓子,干脆地承认了下来。
\"不错,我是可以慢慢来,也可以另想办法。但时间不等人,我已经没有那份耐心了。麟儿即将出征,我要在此之前清除一切可能的隐患。不然,若是李善长或淮西那群人暗中使坏,耽误了麟儿讨伐倭寇的大业,甚至在战场上出了差错,悔之晚矣!这是绝不能容忍的。即便要杀掉李善长、蓝玉、傅友德他们,我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此刻,朱元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随意找个借口,便赐死了胡惟庸的余党李善长。一方面是为了顺利让朱樉出任抗倭主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替朱标解决心头之患。
但最重要的,是老朱借此警告淮西派系的文武官员,特别是那些在军中权势极大的将领,比如傅友德等人:切勿在朱樉此次征倭过程中搞小动作,更不可拖后腿!
否则,他会毫不留情,痛下杀手。李善长就是前车之鉴!
至于这样做的代价,以及可能引发的恶劣后果,朱元璋丝毫不放在心上。
世间万物皆有瑕疵,岂能因小失大?
然而朱标却难以认同这种想法。他实在不明白父皇为何如此不顾后果。
就算是亲生儿子,这般宠爱也未免太过分了,连他自己都比不上!
这个疑惑长久以来埋藏于心。之前也曾忍不住询问,却被朱元璋回避,让他耐心等待。
这反而令他更加困惑。
如今又发生赐死李善长之事,朱标已无法继续忍耐。
他决定今日必须弄个明白,非得让朱元璋给出交代不可!
当下,朱标一脸固执之色。
随即跪倒在地,毅然问道:
\"儿臣大胆,请父皇坦诚相告,麟儿的真实身份!莫要再敷衍儿臣,否则,儿臣这个太子之位怕是难以为继。望父皇为儿臣解惑!\"
话语掷地有声,语气无比坚决。
话音刚落,朱标便直视着老朱,静静等待他的回应。
“你……”
这一句话让老朱的表情瞬间变化。
随后他的眼神开始剧烈波动,挣扎不已。
一时间,大殿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老朱踌躇许久,欲言又止,在要不要说出口之间来回摇摆。
然而看到朱标跪在地上那坚决的模样,仿佛不问清楚誓不罢休!
最终,老朱叹了口气,决定向朱标坦白所有事情。
毕竟朱政已经确定成为征倭主帅,立下灭国之功也是早晚的事。
他的威名已立,势力初具规模,羽翼渐丰。
而且老朱认为自己一时半会儿不会出事,还能继续为他铺路几年。
朱标继承皇太孙之位应该不成问题。
此时摊牌倒也无妨。
想到这里,老朱做出了决定,却并未立即回答。
而是大声喊来刘和,严厉命令道:
“安排人在大殿外守卫,五十米范围内,任何人不得接近,违者格杀勿论!”
刘和立刻神色严肃地答应一声,随即迅速离去。
同时,厚重的殿门也被紧紧关闭。
此刻,大殿中只剩下老朱和朱标父子二人。
光线有些昏暗,但十分隐秘,足以保证接下来的谈话不被他人听见。
见老朱如此慎重,朱标顿时精神一振,明白老朱是要将真相告诉他。
当下,他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朱。
内心对朱政的真实身份充满了好奇。
终于,答案揭晓。
在朱标的期待目光中,老朱略作停顿后缓缓说道:
“正如你所料,朱政确实是我们的骨肉。”
“果然如此!”朱标心中暗自点头。
果然,朱政并非什么被捡来的孤儿,而是父皇的亲生儿子。
这并不意外。
如果是普通弃婴,即便被养育长大,在长期相处中父子间也会产生深厚感情。
但如果不是亲生血脉,就算再受重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得到超越其他皇子皇孙的特殊待遇。
不过,单凭一个私生子的身份,仍然无法完全解释老朱为何如此倾尽全力支持他。
其中必定还有别的原因。
朱标默默点头,并未多言,而是专注倾听。
果然,老朱接下来的话,让朱标如遭雷击。
\"然而,这孩子虽是我们的血脉,却不是我们的儿子,而是我们的孙子!\"
太祖皇帝悠悠地看着朱标,声音平静却震撼地说道:“而且,他是我们嫡长子这一脉的孙子。换句话说,这孩子就是你的儿子!\"
朱标听到这话,猛地瞪大眼睛,满面不可置信之色。
\"这是怎么回事?”他心中疑惑,仿佛怀疑自己听错了。
\"什么?\"朱标难以接受父亲的话,\"他怎么会是我的儿子?这简直不可思议!\"
太祖皇帝面容严肃,没有一丝玩笑的意思,坚定地说,\"这有何不可?难道我还会骗你不成?他确实是你的儿子,绝无虚假!\"
朱标连连摇头,笑道:“父皇,您若真的不愿说,直说便是。何必编造这样荒诞的故事来戏弄儿臣?我自己亲生的儿子,我能不知道吗?怎会有私生子出现?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太祖皇帝怒气上涌,眼中闪过一道厉光,斥责道:”胡说八道!你父亲岂会无端欺骗你?你所做的事,自己心里最清楚!若非你母亲在天有灵,看到我们朱家血脉流落外外而无法安宁,这孩子几乎就被你毁了!你这个不孝之子,现在倒装作无辜的模样,我真想狠狠教训你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