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游玩结束,日薄西山的时候,街上行人变得稀疏,陈及冠一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晚饭是在外面酒楼吃的,吃饭的时候阿姐还一直嘀咕酒楼大师傅的手艺也不怎么样,卖得还贵。
回到校园,陈招娣第一时间去灶房起锅烧水,她知晓小弟爱干净,今晚肯定要沐浴一番。
热水烧好,陈及冠脱光衣服,露出精干结实的身躯,随后躺在了宽大的澡盆里。
热水里面添加了中药和花瓣,一股草木花香不断在鼻尖萦绕,让他感觉心情无比舒畅。
泡了好一会儿,皮肤都微微发红后,拿出一块皂角,在身上摩擦出泡沫。
古代早就有皂角了,只是价格十分昂贵,而且很难买到,至少在宁县没有商铺卖这玩意儿。
这几块皂角还是徐锦书从府城给他带回来的,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发现的。
皂角去污渍的能力确实比较强,洗完之后身上滑溜溜的,肌肤嫩的好似能掐出水来。
不过皂角很不经用,陈及冠打算日后皂角只用来洗头发,这样头皮不容易发痒。
沐浴完后,夕阳已经完全消失,只留下稀薄的红色晚霞。
回到自己的房间,将木窗打开,想了想,拿出线装白纸,继续写话本。
他想赶紧把第三卷话本写完,给自己留出时间,全付以力准备八月的院试。
院试很难,这是县学同窗公认的,毕竟县学的同窗大部分都经历过院试,无一例外全部落榜。
不过院试落榜并不是稀罕事,也就那些俊才人物才能够一次通过院试。
陈及冠知晓自己聪慧,但并不会盲目自信。
暂且不去想此次院试的结果,反正全力以赴就是了,考上了自然最好,若是考不上,来年再战便是了。
他的自尊心也没这么薄弱,年龄更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如今自己才十一岁,就算今年院试不中,也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
摇摇头,将这些杂乱的思绪甩出脑袋,将兔毛毫笔吸饱墨汁,构思了一些剧情,当即开始动笔。
不知不觉,天色擦黑,他点燃一根蜡烛,继续书写。
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好似一轮瓷白圆盘悬挂在高空,洒下清冷的月光。
璀璨星宿环绕在圆月旁边,看上去美轮美奂。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招娣看见小弟的房间还有灯光闪烁,便端来一碗阳春面,也没打扰,悄悄走了出去,只是眼里有些心疼。
在她看来,小弟读书也未免太过勤勉,几乎每天都会挑灯夜读,让她恍惚间好似看到了以前在世的秀才爹。
直到一根蜡烛快要燃烧完,陈及冠才发现一旁冷却了的阳春面,心里热流淌过。
他读书写字的时候很认真,很容易屏蔽外界的环境,每次都能看到一份夜宵静静放在一旁。
阳春面虽然冷了,但味道丝毫不差,将阳春面吃完后,碗筷送到灶房洗干净。
来到院子里,不少星宿已经退隐,圆月依旧明亮。
陈及冠也没着急回房间,而是站在院子里赏月,心中各种关于月亮的典故浮上心头。
直到略微有了困意,他才回了厢房,将长袍脱去,只剩下白色里衣,盖上被子,躺在四柱床上,放下帷幔,沉沉睡了过去。
翌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休沐结束,陈及冠背着书箱,迈着四方步走在青石板街道上,和黄明德一起朝县学走去。
今日却是凑巧,刚到县学门口就遇到了甘伏,陈及冠拱手行了个弟子礼,“弟子见过老师,老师辰安。”
黄明德同样拱手行弟子礼,“学生见过教谕,教谕辰安。”
甘伏点点头,走在前面,“今日闲暇时,于书房寻我。”
“诺。”
待甘伏离开,黄明德好奇问道:“陈兄,教谕又要给你开小灶了?”
陈及冠摇头,“不知。”
开小灶都是每日下学后,想来夫子是有事情说与他听。
上午夫子讲授完儒学经义后,陈及冠上完茅房,便从走廊穿过,来到了甘伏的书房,轻轻敲了敲门。
“进。”
陈及冠推门而入,甘伏手中拿着熟悉的书籍,封面上写着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远荒》!
陈及冠眼神怪异,想不到夫子也爱好这等话本。
甘伏见他到来,指了指自己手中的书,“读书需劳逸结合,若疲倦之时,可看一看这话本,写的当真不错,另外还有《修仙录》,你应当听过,也可一观。”
“虽是话本,却别具一格,仔细看来,竟有不少感悟,写出此话本者,想来是个满腹经纶之人。”
陈及冠微微脸红,拱手道:“老师谬赞了。”
甘伏愣了一下,笑骂道:“你这小生,好厚的脸皮,我何时夸耀你了?”
陈及冠指了指他手中的话本,“此话本是弟子所写,《修仙录》也是弟子所写。”
甘伏面色一正,“当真?”
陈及冠点头,“弟子如何会以此事诓骗老师?”
甘伏目光危险,“那你此前如何未告知为师?”
陈及冠一脸无辜,“老师你并未询问。”
甘伏足足两三息没说话,随后哈哈大笑,“不成想我竟收了一个天之骄子,等有时机,定要带你去见我好友,让他们瞧瞧什么才是弟子。”
陈及冠不知道该回什么,便没有说话。
甘伏站起身,终于进入正题,“你可知我为何要你来寻我?”
“弟子不知。”
甘伏轻笑一声,“八月院试在即,你可要去试上一试?”
陈及冠重重点头,“弟子自然是尝试一番,还请老师应允。”
甘伏满意点头,“此乃好事,为师自然不会阻拦,只是要叫你知晓,院试艰难,不可一蹴而就,需不断沉淀,厚积薄发。”
陈及冠了然,老师是怕自己院试落榜,自信心被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就像去年夫子教导自己那般。
他点头应是,“老师,我晓得轻重,只是全力以赴罢了。”
甘伏笑得更高兴了,“如此最好,这几日你将户贴和童生凭证备齐,待我上报官府,今年院试,有你考舍一件。”
“多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