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回娘家,可宋晓雨却找不到一丁点儿家的感觉了。
原本放在堂屋墙角的那张小床在她离家当天就被挪走了,其他的……
好像记忆中,她在这个家里本就没有多少东西。
就连她以前吃饭用的那个带着小红花的碗也没有了。
哪像自己现在的家,大姑姐李翠出嫁那么多年了,以前在家用的碗筷,被子,甚至连枕头,李天明也全都一直留着。
就怕大姐回来用别的不习惯。
“天明,咱们走吧!”
宋晓雨自嘲的一笑,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还在期待什么。
早就应该看清了的。
这下……
算是彻底死心了。
李天明闻言,把带来的年礼放下。
“晓雨,你……这就走?”
宋母说着就红了眼眶,这样的情形,宋晓雨已经面对很多次了。
以前只需要宋母说上一句:妈也不容易,你要体谅妈的难处。
她就会牺牲自己的利益,选择让步。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都自己还真是够傻的。
总觉得做女儿的应该体谅母亲。
只要自己懂事,母亲也是爱自己的。
可到头来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不了,还要赶公交车回去呢!”
宋母急道:“你哥就快回来了,等他到家……”
“不用了!”
宋晓雨突然大声打断了宋母的话。
说完,宋晓雨转身就出了屋,努力控制着烦躁的情绪。
李天明跟在后面,两人一起出了院门。
宋母站在门口看着,终究没再说出挽留的话。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两个女儿早就被她给伤透了。
“晓雨!”
“你不用劝我!”
宋晓雨说着挽住了李天明的胳膊,尽管心里早就做了情感切割,可真的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她的还是会觉得难受。
“我……早就不在乎了!”
说完,仰起头,对着李天明露出了一张笑脸。
“我有家,不稀罕他们施舍给我的。”
听到这话,李天明也笑了。
媳妇儿人间清醒,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时间已经没有去永河县的班车了,不过这也难不倒李天明。
去钢铁厂找到了孙立,顺便去看了天会和苗红翠,在厂文宣队的排练厅等了一会儿,孙立安排的车便到了。
孙立去年年底提了后勤处的副处长,小进一步,如今也算是钢铁厂的中层领导了。
“你要是晚一天来,我就出远门了。”
李天明闻言,问到:“孙哥这是又要进步了?”
“厂里安排去学习,具体的……还不知道呢!”
还有啥不知道的,能被厂里送去学习,回来肯定是要被提拔重用。
孙立要是再进一步的话……
李学军荣升副主任,成为钢铁厂革委班子的成员,也就不远了。
“我提前给孙哥道喜了!”
“道什么喜啊,都是……革命工作!”
说着还朝李天明挤眉弄眼的,明明是一句很正经的话,偏偏被他说得不那么正经了。
闲聊了几句,李天明和宋晓雨也要回村了。
刚到村口,李天明就让司机停车了。
“师傅,谢谢您了!”
李天明说着,塞给司机一盒烟。
目送着吉普车离开,李天明这才扶着宋晓雨进村。
回到家,小蓉已经生上了炉子,正蹲在灶前烧炕呢。
“哥,嫂子!”
“你二哥呢?”
“去送二嫂,还没回来呢!”
李天明听着笑了,这傻小子好像开窍了。
“你先进屋暖和暖和!”
李天明说完,出去又抱了一捆柴火,家里连着好几天没人,屋子都被冻透了。
“哥!我们回来的时候……和老杜家一趟车!”
老杜家?
“杜立德?”
“不是他是谁?杜立德和宋银枝去接……那个女的出院!”
那个女的?
要说家里谁对杜鹃的怨念最深,小蓉绝对排在第一位。
“下车的时候,杜立德和宋银枝还搀着她,像是没好利索,要我说,就她做的那缺德事,瘫了都便宜她!”
李天明从不刻意去关注杜家的事,听小蓉说的,杜鹃年前被送去海城,一直到今天才出院,伤得应该是够重的。
兄妹两个正说着,又有人到了。
张丽梅和谢建设。
两人一起登门,应该是商量好了。
“你们咋知道我们回来了?”
“天亮送靳小琪,我正好在知青点儿!”
张丽梅说着,丝毫不见外地坐在了灶台上,伸手掐下一束没落下的稻穗,放在一旁的木斗里。
“你弟……真和靳小琪好了?”
年前张丽梅还曾想把她大舅家的表妹介绍给天亮呢。
“你不都看见了嘛!”
这年头,如果不是正经搞对象,男女走得太近,是容易被人说闲话的。
“你们两口子来找我,是想说宅基地的事吧?”
宋晓雨听到动静也出来了。
“丽梅和建设大哥来啦!”
当初在知青点的时候,谢建设是负责人,两人也算熟悉!
“是,我们俩商量好了!”
张丽梅没理会,李天明调侃的那句“两口子”。
反正她和谢建设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现在就差摆酒席、领结婚证。
“咋定的?”
李天明看向了谢建设。
谢建设忙道:“我愿意在村里单独立户!”
“你可得想好了,一旦户口从知青点儿独立出来,往后就算是有回城的机会,你怕是也走不了了!”
对此,谢建设早有心理准备。
回去干啥?
家里就那么两间屋子,挤了八口人,他再回去,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而且,没有工作,回去难道当盲流子吗?
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有多难找,就连永河县这个一个小县城,都只能把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下放到农村,自己赚口粮。
京城更是一岗难求。
前年,谢建设也曾回京城探亲,结果在家那一个星期,还不如在李家台子畅快呢。
父母整天沉默寡欲,大哥也早就没了当初的兄弟情,第一次见面的嫂子,整天看他的眼神,就差直接问出来。
“你啥时候走?”
与其在家遭人白眼,还不如在李家台子落户。
至于和张丽梅的事,家里根本不参与,感觉就像是没他这个人。
“不回了,一辈子就在李家台子扎根落户了。”
现在说得容易,将来如果真的有回城的机会,李天明不信谢建设会不心动。
好几次,李天明都想劝劝张丽梅这位老同学。
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他们毕竟只是同学,人家的事,轮不到李天明多嘴。
“行吧,这事我见着学庆叔,和他打个招呼。”
“还有个事要求你,我们要盖房子,一时半会儿也盖不起来,养殖场那边的门卫室……能不能先借给我们?”
两人打算出了正月就结婚,现在还没住的地方呢。
知青点那边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打起了养殖场,原来李老六住的那间门卫室。
李老六死后,那间屋子一直空着。
“这事我应了,你们收拾出来就搬过去吧!”
举手之劳,李天明自然不会为难两人。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张丽梅说着,起身就要走,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愣是从干稻草上撸下来一大把稻谷。
“在家吃了再走吧!”
身为女主人,快到了吃饭的点儿,自然是要留客的。
“不了,建设还得送我回大鱼淀呢,等我们办事情那天,都来喝喜酒!”
把两人送到院门口,李天明才回来。
“天明,你觉得丽梅和谢建设……能行吗?”
李天明笑道:“还说我是操心的命,你不也一样,啥叫行不行的,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人家的私事,咱管那个干啥。”
嘴上这么说,李天明的心里还是盼着张丽梅往后的日子能顺顺当当的。
已经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未来如何,全都要看她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