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是疾风暴雨,私底下是潜流激荡。因为官场动荡,出了很多空位,坑来了,萝卜就开始挪动了。
但是侯府很老实,基本都没挪窝。就连跟侯府有瓜葛的木匠家的老三刘玉申也只是做了七品县令,要知道老三是探花郎,出来就能做个七八品的官了。老三还帮着办了案子,虽然官职不高,但能力不错,现在做个实职也还是七品,相当于没升没降。
而且老三去的还是北方一个县城,算不得好地方。按照正常安排已经算是低就了,但侯府也好,新科探花也罢都老老实实服从调派。老三更是收拾收拾就准备上任去了。
一直看着这群大臣们瓜分着这些空出来的职位的皇上,这时才动了手。皇上看着懦弱了些,但动起手来一点都不手软。大约也知道七皇子短时间难以胜任皇位,而自己的身体似乎也不能支撑十多年了。
这次冷眼旁观,就是看看都有哪些派系在朝堂上搅动云雨。随着刺杀案后的大批抄家流放,京城官场再次掀起了动荡。好些官员前几天才接到委任状,还没来得及庆贺,就被以行贿逮捕入狱。
朝堂经过两次大清洗,整个京城都跟着安静了。皇上这是准备为新太子搭建新班底了,太子已经跟着皇上上朝了。
皇上提出留下新科探花在京城,去东宫詹事府做个正六品的府丞,这是要把刘玉申给太子做班底了。
老三不是笨人,相反他很聪明。江婉也好德郡王也罢,上次与他的争论还是深深的刺激到了他。那些话不但是对自己能力的否认,同样也让他认识到自己见识上的浅薄。这段时间跟着破案,更多是让他看到,没能力却对权力有着妄想的人,最终只能是满盘皆输。
既然看到了自己的问题,那第一就是要去历练历练,提高自己的能力。皇上不知道,这次的职位就是这位新科探花自己寻来的。
皇上有意调他去詹事府,老三面见皇帝时也提出自己目前能力不足,想去外边多锻炼。说实在的,皇上既意外又欣慰,这新科探花不看重眼前的高位,还能脚踏实地。于是大喜,为老三换了个离京城很近的大县做县令。
侯爷现在越来越‘活泼’?怎么说呢?大约就是那句话:男人致死是少年?这些年侯爷在外边宣传律法,对别人没有什么威胁,下边的官员都捧着他,侯爷早就飘了。这人也没什么大志向,每天欢快度日。
这人坐在侯爷的位子上也很让人放心,而且有了他,侯府的发展在他还是侯爷的这个阶段是难有寸进的了。至于侯府世子?也是个保守的稳妥人,这次破案做的可圈可点,皇上难得的把世子爷调到了一个要职上。
侯府世子从鸿胪寺从六品右寺丞,调到了大理寺右寺,做了正六品的寺正。看着只是升了一级,但是部门从一个没什么实权的鸿胪寺换到了大理寺,大理寺,那可是真正的实权部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