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刘楚的要求,司机小陈很快在长安市中心找到了一家以安静私密和高安保级别着称的五星级酒店。办理好入住手续后,刘楚和孙浩然便住进了位于高层的行政套房内。
房间极为宽敞舒适,装修低调奢华。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灯火璀璨、车流如织的长安城夜景,远处古老的城墙轮廓在现代霓虹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然而,此刻的刘楚却完全没有欣赏这繁华夜景的心情。
孙浩然识趣地先去处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将空间留给了需要独自思考的刘楚。
刘楚没有开房间的主灯,只留了几盏柔和的壁灯。他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白天的场景,尤其是与王主任那段看似平和却暗藏机锋的对话,如同电影画面般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
刘楚拉开落地窗旁的一个小吧台,给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然后坐到宽大的沙发上。昏暗的光线下,他英俊的侧脸显得有些凝重。
指尖夹着酒杯,感受着杯壁的冰凉,刘楚开始仔细地权衡着眼前的利弊。
直接、强硬地拒绝王主任?这当然是最符合他内心想法的做法,也是最能保护山庄核心利益的方式。
但后果呢?正如他刚才对孙浩然分析的那样,谁也无法预料一个手握一定权力的官员,在感觉丢了面子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也许他不会明着来,但暗地里的刁难、使绊子,都可能让山庄的日常运营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耗。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招来无穷的后患,似乎并不明智。
那么,妥协?答应那个“试点”方案?这更是绝无可能!系统点数是青瑶山庄持续发展的命脉,是它能够不断创造奇迹、保持领先的根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后果不堪设想。
拒绝不行,妥协更不行。似乎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既能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守住底线,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直接冲突,甚至化解潜在风险的方案。
烟雾缭绕中,刘楚的目光渐渐变得清晰而锐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个初步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刘楚决定采取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与其被动地等待对方再次出招,不如主动出击,将局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打算——主动设宴!
地点就选在长安市内一家档次足够、私密性也好的餐厅。宴请的对象,自然是那位商务厅的王主任。但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刘楚计划,同时也要想办法邀请今天对自己表达了明显善意和支持的张颂局长,以及那位同样对自己赞赏有加的余副厅长一同作陪!
他的算盘打得很清楚:
首先,主动设宴本身就是一种放低姿态、表示尊重的信号,可以缓和白天可能产生的些微不快。
其次,有张局长和余副厅长这两位更高级别、且明显更“挺”自己的领导在场,王主任即便心中有什么想法,也不方便当场发作,更不可能提出太过分的要求,场面上必须维持和谐。
最后,自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在两位更重要的领导面前,再次委婉而坚定地重申自己关于“保持园区体验纯粹性”的理念,甚至可以做出一些极其有限的、不涉及核心利益的、象征性的“让步”,以换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间接“劝退”王主任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个方案,既给足了王主任面子,避免了直接冲突,又利用了更高层领导的力量来制衡和施压,还能借机巩固与张局长、余副厅长的关系。虽然依旧有风险,但这似乎是目前能想到的,最稳妥、也最有可能达成目标的破局之策了。
想到这里,刘楚将杯中剩余的酒一饮而尽,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拿起手机,开始思索着该如何措辞,才能将这几位身居高位的领导,都“请”到自己的这场“鸿门宴”上来。
就在刘楚于酒店套房内暗自筹谋之际,另一边,张颂局长、余副厅长以及那位商务厅的王主任,也并未立刻离开会议中心,而是来到了张颂局长位于省文旅厅大楼内的办公室稍作停留。
刚才送走刘楚后,办公室内的气氛便不像之前那般全然轻松了。
那位商务厅的王主任,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明显的不快和郁闷。
他端着秘书新沏的热茶,却没有喝,只是看着茶叶在杯中沉浮,语气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不屑和抱怨,对张颂和余副厅长说道:
“老张,老余,你们也看到了。这个小刘啊,年轻人,搞出点名堂,尾巴就快翘到天上去了!”
王主任将茶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继续道:“能力嘛,确实是有的,这点我不否认,青瑶山庄能搞成现在这样,确实不简单。但还是太年轻了!有点傲气,也太不懂得变通,太不识抬举了!”
他似乎越说越有些来气:“不就是想让他拿出点商业资源来,跟咱们省里推荐的优质品牌合作一下嘛?互利共赢的事情!他倒好,给我扯什么‘场景即体验,商品即文化’,什么要保持‘沉浸感’,要维护‘整体风格’… 哼!说得一套一套的,听着倒是挺玄乎,挺有情怀!”
王主任撇了撇嘴,语气带着嘲讽:“依我看啊,这些都是借口!说到底,还不是舍不得那点利润,不想让别人进来分一杯羹!格局太小!”
听着王主任的抱怨,张颂局长脸上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他端起自己的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老王啊,话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我觉得呢,小刘刚才讲的那些,倒也有他几分道理。”
他放下茶杯,看着王主任,语气平和:“你想想,青瑶山庄为什么能这么火?除了那些动物和新奇项目,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因为它营造的那种独特的、完整的、沉浸式的氛围吗?从建筑风格到员工服务,再到商业配套,都力求统一和极致。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追求,可能正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贸然引入一些风格差异太大的外部品牌,管理上再跟不上,确实存在破坏整体体验的风险。游客可能就不买账了。”
张颂的话,显然是在为刘楚辩护,或者说,是更倾向于理解刘楚的做法。
旁边的余副厅长见状,连忙笑着打起了圆场,试图缓和气氛:
“哎,老王啊,老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呢,我也完全理解你的心情和职责。”他转向王主任,语气带着安抚,“你们商务厅嘛,主要的任务就是搞活市场,促进消费,增加税收。看到青瑶山庄这么大一块‘蛋糕’,客流量如此惊人,你盯着这块商业价值,想要引进更多优质资源,提升商业活力,这也是非常正常的,职责所在嘛!”
余厅长话锋一转,又带着劝解的意味:“但是呢,咱们也不能逼得太紧了,是不是?毕竟,青瑶山庄这个模式,是人家小刘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现在证明非常成功,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和核心逻辑在里面。我们还是要尊重人家的经营自主权,多听听他的想法。合作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多沟通,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嘛。”
余副厅长这番话,既安抚了王主任,肯定了他的工作动机,也点明了要尊重企业的自主权,暗示不要操之过急,可谓是滴水不漏,体现了高超的协调能力。
王主任听了两位领导的话,脸色稍霁,但显然心中的不快并未完全消除。他端起茶杯,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喝着茶。办公室里一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几位领导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