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一个激灵,循声望去,只见昭阳如月正站在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下,朝他焦急地招手。
他心中顿时燃起希望,如风般掠过黑影,闪身来到昭阳如月身边,将手中的密信塞进她手中。
“快!快告诉夫君!”铁牛压低声音,急促地说道,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昭阳如月接过密信,眼神坚定地点了点头:“放心,我这就去!”说罢,她转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那黑影见状,正欲追赶,却被铁牛死死缠住,只得恨恨作罢。
屋内,烛光摇曳。
孙子展开密信,只见上面写满了蝇头小楷,详细记录了商鞅等人的阴谋:他们不仅要在辩论中用各种诡辩之术将孙子逼入绝境,更收买了部分其他学派的弟子,准备在现场制造混乱,甚至……暗中伤人!
“哼,雕虫小技!”孙子看完信,眼中寒芒闪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对付我?真是痴心妄想!”他将密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心中的战意愈发高昂。
他,孙子,兵家传人,岂会惧怕这些阴谋诡计?
他要让这些宵小之辈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次日,辩论场上,气氛空前紧张。
各大学派的弟子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和期待。
“肃静!”一声洪亮的嗓音响起,只见商鞅身着一袭黑袍,缓步走上台前,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一股无形的压力顿时弥漫开来。
“今日,我们继续辩论‘无为’之道。”商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昨日,孙子先生的‘无为’之论,颇有新意。但……”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犀利起来,“在我看来,‘无为’不过是弱者的借口,是逃避现实的托词!”
他猛地一挥手,指着孙子厉声喝道:“孙子!我且问你,若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你当如何?难道也要‘无为’而治,坐视不管吗?!”
这问题尖锐如刀,直指孙子的要害。
场下众人顿时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孙子。
“哈哈哈哈……”孙子仰天长笑,声震屋瓦,“商鞅,你这是在偷换概念!”他从容起身,目光如剑,直视商鞅,“我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妄为!顺应天道,遵循规律,这才是‘无为’的真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正如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方能平息水患。若一味强堵,只会适得其反!”
孙子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将商鞅的诘问一一化解。
他的言语如行云流水,又如疾风骤雨,时而温和,时而激昂,将“无为”之道的精髓阐述得淋漓尽致。
商鞅脸色铁青,几次想要插话,却都被孙子巧妙地挡了回去。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力无处使,心中憋闷至极。
这时,一直保持沉默的张仪突然开口了:“孙子先生,你口口声声说‘无为’,可你又怎知天道是什么?你又如何保证自己的行为一定是顺应天道呢?”
“好问题!”孙子
“张仪先生,你可知‘矛盾’二字?”孙子不答反问。
张仪一愣,不明白孙子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他皱了皱眉,说道:“自然知道。”
“既然知道,那你可知,你刚才的言论,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孙子语气陡然变得凌厉起来,“你一方面质疑天道的存在,另一方面又要求我证明自己的行为顺应天道,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孙子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张仪的心头。
他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张口结舌,竟无言以对。
“好!说得好!”场下,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整个辩论场。
道家无为理念,又一次大放异彩。
昭阳如月坐在台下,看着孙子那自信的身影,眼中满是崇拜和自豪。
她的夫君,果然是天下无双的英雄!
就在这时,人群中,紫烟缓缓起身,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扫过那些曾经对孙子冷嘲热讽的人,朗声说道:“我支持孙子先生的‘无为’理念!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治世之道!”
紫烟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她的举动,让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无为”的意义。
然而,人群中,也有一些人脸色阴沉,眼中闪烁着愤怒和不甘的光芒。
他们是儒家激进派的弟子,紫烟的“背叛”让他们感到了莫大的耻辱。
“哼,这个紫烟,竟然敢公然支持孙子!”一个身材魁梧的儒生咬牙切齿地说道。
“师兄,不能就这么算了!”另一个儒生眼中闪过一丝狠毒,“得给她点颜色看看!”
“还有那个孙子……”为首的儒生眼中杀机毕现,“也绝不能让他好过!”
他们低声密谋着,声音越来越低,最终消失在嘈杂的人群中。
“师兄,我们要动手吗?”一个年轻的声音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