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江乐递过来,关于下面极限压力训练计划和装备物资清单,就连江观涛这个铁血硬汉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沉吟许久,小心翼翼开口问道:“小乐,确定这样做吗?搞不好......会出人命的。”
这一个半月的时间,江乐优秀的训练教官表现,已经充分赢得他的认同和尊重,但江观涛对这个训练计划还是有点迟疑。
江乐叹了口气,“江总,我知道你有所顾虑,但既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全国选拔赛继而参加阿联酋的赛事,并争取夺冠,那么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舍弃掉更多的东西,经历更多的训练。”
“而且阿联酋赛事夺冠虽然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我们的根本目标不就是培养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特警队伍吗?”这也是江乐内心的真实想法。
只为了赢阿联酋那场赛事,还不如真的将这批队员打造成势不可挡的尖兵,况且两者根本不冲突。
为了进一步劝说,江乐接着开口说道:“而且从始至终,我也会跟着他们一起训练,这你应该可以放心吧?”
“这我知道。”
这段时间江乐一直都是和队员们同吃同训练,队员们吃过的苦,他一点也没有少吃,但江观涛还是摇摆不定。
最后抵不过江乐的怂恿,江观涛跟省厅打报告获批了1000万的训练经费,用于购买高压氧舱、次声波导航设备、电流脉冲装置、麻醉剂、肾上腺素拮抗剂、颅磁刺激装置、特制旋转舱、痛觉模拟设备、低氧舱等训练物资。
训练开始,江乐将其命名为:极限压力下的钢铁意志。
首先开始的是睡眠剥夺训练。
要求全体参训队员全副武装,原地连续72小时不得睡眠,期间随机时间段发起提示,要求完成6次战术演练、10次射击考核,3次体能测试。
并且通过强光照射、噪音干扰等手段加剧队员的疲劳感,由江观涛负责观察队员们在极端状态下的决策和实战能力。
这次历经三天三夜的训练后,毫不夸张的说,参训队员们在房间整整睡了两天两夜,就连江乐这个大胃王也是睡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被活活饿醒来。
就连制定计划的他,睡眼惺忪的坐在床上时,都在怀疑人生,心里忍不住自问,是不是非得采取这样的训练模式?
但很快,江乐给了自己一个回复,必须是!
要知道这55名队员虽然说在粤省内算是精锐,但放在全国、全球上,水平差的还真不是一点两点。
重病还需下猛药,为了国家荣誉、为了培养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特警队伍、为了自己花费的十万点正义值、为了任务奖励,江乐毅然按计划开展训练。
......
这次进行的是模拟审讯训练。
队员们被\"逮捕\"后,经历模拟敌特份子惨无人道的审讯,包括水刑、电击等用刑,要求在4小时内不泄露任何情报,期间还对他们使用心理战术和身体折磨,测试队员的抗压极限。
当达到疼痛极限出现昏厥前兆时,专门驻点的医护人员立即对其注射清醒剂,随后继续进行高强度任务,锤炼疼痛与意志力的对抗能力。
这一次训练,广市有一名特警队员实在接受不住这样的模拟审讯,事后申请退出此次集训。
虽然广市领队陈一波脸色有点难看,但还是大手一挥,很快同意了。
因为在训练前,江乐跟他们几个带队的领导很郑重的说过。
“如果期间有队员遭受不住这种训练模式,要求退出的,我们一定不能够拒绝,回去后也一定不能够给他们穿小鞋!”
“训练什么个情况你们也看得到,他们真的都尽力了,他们虽然是特警,但终究只是一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不是神仙。”
江乐叹息了一口气,“下面的训练,不是全部人都可以承受住的。”
......
感官剥夺与超载训练。
首先是黑暗迷宫生存。队员被蒙眼投入完全黑暗的迷宫,仅有微弱的次声波导航设备辅助。
迷宫中被设置有突然的尖啸声、模拟枪声等刺激性音效,同时地面随机出现高低落差、粘液陷阱等物理干扰。
在迷宫中停留时间超过2小时且能保持冷静决策的队员方可过关,同时期间任何慌乱举动都会触发更恶劣的环境变化。
其次是复合感官超载训练。
将队员固定在特制旋转舱内,同时承受130分贝的白噪音与尖锐高频音交替轰炸(听觉)、360度环绕的快速闪烁,频率为18hz彩色激光(视觉)、遍布全身的电极产生间歇性刺痛感( 触觉)、氨气与腐肉混合的刺激性气体(嗅觉)等刺激。
在此状态下,要求队员通过特定的突击任务。
这次训练有2人承受不住折磨,选择要求退出。
浑身上下像散架一样,双眼无神的江乐坐在原地足足一个小时,眼神才有了那么一点聚焦,咬了咬牙,继续训练。
......
永夜轮回挑战。
将队员置入完全封闭的时间扭曲舱,舱内无自然光源,通过人工照明模拟昼夜交替,但实际时长被打乱,采取30分钟“白天”接15分钟黑夜的模式。
队员需持续执行战术任务(拆弹、情报分析等),同时记录时间流逝。
当连续72小时无法准确判断时间周期,且出现认知紊乱症状,如幻觉、时间感知扭曲后,仍需坚持完成最后阶段的突击任务,考验其在时间认知崩溃状态下的作战能力。
......
瞬间抉择炼狱。
利用毫秒级反应训练系统,向队员高速投射海量信息,具体有恐怖分子面部特征、人质位置、武器分布等,每张画面仅停留0.5秒。
随后要求队员在10秒内制定完整作战计划,若决策出现失误,立即启动“惩罚机制”——安全范围内的电流脉冲刺激,并重新开始训练。
循环往复直至连续10次做出正确决策。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