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三日已逝。今日的三司衙门前,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周围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原来,今天是那些罪责较轻的官员当众宣读悔过书并作出保证的日子,人们都想亲眼目睹这一场景,凑个热闹。
而在衙门内,金帅正端坐其中,并未露面。他静静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这个场合他参加就行,并不想出风头。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官员们的悔过书宣读和保证仪式也顺利完成。三司的刘大人见此事完结,便想着宴请金帅一同用午餐,以表谢意。
然而,金帅却婉言谢绝了刘大人的好意。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然明白刘大人此举的真正目的。原来,三司中有人在操作此事时有些过火,刘大人想要借此机会征求金帅的意见,看看他对此事的看法。
金帅对三司内部的这些事情毫无兴趣,他可不想掺和其中,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刘大人的宴请,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刘大人见到金帅的态度如此坚决,自然也明白了他并不想参与其中的意图,于是便也不再强求挽留。金帅见状,向刘大人拱手施礼,然后转身离去,径直朝着校场的方向走去。
金帅来到校场与田七寒暄了几句后,便开始详细询问起特种兵招募的相关的情况。田七对金帅的问题一一作答,在了解完所有情况后,金帅再三嘱咐他一定要严格把关,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兵将。田七连连点头,保证一定会按照金帅的要求去做。金帅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与田七道别,离开了校场,返回金府。
这几日,金帅打算好好休息一下。毕竟兖王的事情已经暂时得到了解决,他也能松一口气了。而且,他料想兖王应该会安分一段时间,不会再轻易挑起事端。
这日清晨,阳光明媚,华兰和金帅商量想要回盛府省亲。华兰对盛老太太一直很挂念,所以很想回去看看。两人收拾妥当后,便一同坐上马车,朝着盛府的方向驶去。
当他们抵达盛府时,出门相迎的正是长柏。此时,盛纮还没有下衙,所以长柏便代表盛家出来迎接金帅和华兰。华兰一下马车,就迫不及待地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快步走进盛府,去看望盛老太太和王若弗。
长柏则微笑着将金帅引领到自己的书房。待两人在书房中落座后,长柏挥手让上完茶的丫鬟小厮们都退下。待书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时,长柏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开口问道:“姐夫啊!我听说过完年就要出兵攻打大辽了,这是真的吗?”
“差不多,眼下主要是储备弹药。毕竟大辽地域广袤,必须提前做好敌我双方的战争推演,做到谋定而后动。”金帅答道。
“噢,姐夫,你快给我讲讲,这战争推演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想好好学习学习。”长柏眼中满是兴奋,兴致勃勃地说道。
金帅微笑着耐心解释:“战争推演,实则是一种对战争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估的方法。若是对辽国用兵,需要考量的因素实在太多了。首先,在我方进攻之际,必须防范辽军迂回包抄,攻击我方边防城镇。往更深入去推演,辽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极强,且辽国在边境地区设有边防军,能够迅速集结主力部队进行防御或反击。你可以围绕这些要点,去思考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诸如地形、天气等因素,都得纳入考量范围。不妨在舆图上进行推演,如此一来,便能发现诸多潜在问题。”
长柏与金帅二人在书房里相谈甚欢。长柏本就求知若渴,对军事谋略满怀热忱,逮着金帅这样经验丰富的行家,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金帅也毫不藏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得头头是道,还时不时比划两下,恨不得把自己肚里的学问一股脑倒给长柏 ,二人沉浸在热烈的探讨氛围中。
而在盛府寿安堂内,又是另一番温馨景象。华兰坐在盛老太太和王大娘子中间,正细细讲述着自己近来的生活琐事。长枫、墨兰、如兰、明兰兴高采烈地领完礼物后,便各自散去。盛老太太靠在椅背上,脸上带着和蔼的笑意,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微微点头。王大娘子则直爽许多,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华兰,生怕错过任何细节。待华兰讲述得差不多时,王大娘子满脸关切,忍不住开口问道:“这熹哥儿也是,怎么还给那两个妾室也弄了个诰命之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