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府在抗战胜利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口气把可以出卖的国家权益卖得一干二净了,现在牌桌上已经没有任何多余的筹码,大师除了仗着脸皮厚软磨硬泡外,再没有别的好的办法。
眼瞅着就要不得不遵照美国人的意思把这批重装备交到白崇禧的手中了,关键时刻,国防次长刘斐给大师出了一个妙招——成立直属于国防部的战车旅和空军部队划拨给长沙剿总临时指挥,战后再抽调回南京。
和大师不一样,我方最担心的反倒就是南京会把这批重武器划给徐州剿总指挥,要知道华野手头可以拿来对付谢尔曼这样的中型坦克的火力几乎约等于零,空军更是连编制都没成立。
虽说单件武器并不足以决定最后的胜败,但让中野来解决这批重武器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按照中央的指示,刘斐单独找到大师给出了这个贴心的建议,并且还就连战车旅的旅长人选都给出了一个令大师无比满意的人选——二公子蒋纬国。
蒋纬国是在抗战爆发前中德合作期间去到慕尼黑军官学校留学的,毕业后留在德军中服役实习,还参加过闪击波兰的战役,深受德军装甲战术的影响。
得到消息的赵骥忍不住的笑了,不无恶趣味地跟傅秋涛打趣道:“我听说蒋纬国很是崇拜德国军队,他在小胡子手底下听差的时候好像三号坦克还没服役吧,这下正好,就让他好好亲身感受一下德械震撼吧”。
三号J型坦克和谢尔曼碰面算得上是棋逢对手,如果再加上步兵的Flak36型88毫米炮和Rpzb“坦克杀手”火箭筒的话,赵骥并不太担心地面战斗的问题。
在赵骥的过问下,特纵的伴随步兵开始优先装备Rpzb“坦克杀手”,各步兵部队也开始利用手头的88炮加强反坦克战术训练。
赵骥真正担心的是空战,在他看来,p51野马战斗机堪称二战最优秀的空中霸主,bf109面对野马倒不是说没有一战之力,但是必须要慎重对待才能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就在赵骥思索空战取胜之策时,武汉大学航空系忽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钱老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的首款喷气式战斗机“歼甲”。
在系统提供的风洞设备和从mep1101型到me262型全套技术资料的帮助下,歼甲的研制过程非常顺利,虽然外形上还是能依稀看出不少me262的遗传影子,但整体上改动还是相当多的,说是原创的新机型也不为过,只不过多少受到些德国空军的思路影响罢了。
钱老把歼甲的发动机布局由德国人的翼下吊舱改成了翼根肋部位置,在大幅减少空气阻力的同时还优化了气流,并且顺带解决了对机翼结构的负面影响。
歼甲的后掠翼角度也大幅增加,从me262的18.5度后掠角增大到35.5度,机翼也采用了薄型结构,通过延迟激波产生来优化飞机的机动性能,极限航速也达到了0.9马赫。
钱老还创新性地给歼甲的机翼加装了翼刀和前缘襟翼,尾翼也改成了融合式V型构型,成功解决了翼尖失速问题,还改善了飞机在低速状态下的操控性。
在钱老和其他各专业的齐心努力下,歼甲的身上完全看不到me262原有的痼疾,总体性能足以匹敌同时代的F86和米格15。
陪同参观的航纵司令吴云飞兴奋异常:“现在有了这么好的飞机,看我不把什么狗屁野马打得哭爹喊娘!”
在歼甲这样的喷气式飞机面前,“二战旧王”p51的技术性能完全不够看,所以也难怪吴云飞如此兴奋,可不料赵骥却断然道:“不行,歼甲研制成功的消息必须要严格保密,绝对不能外泄,更不准参加下一步对湖南国军的战斗”。
吴云飞等一众航纵军官对赵骥的这个决定极为不解,但赵骥却难得的独裁了一把,任他们百般相求也坚持不肯松口。
开什么玩笑,歼甲这样的大杀器用来对付国军简直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太大材小用啦,这样的空战利器必须要留到未来对付更强大的敌人才能亮相。
一款新装备服役后是需要一段磨合期才能真正形成成熟战斗力的,赵骥不愿意把才刚刚定型的歼甲匆匆投入到战场上,这样做不仅对战局影响不大,还很可能会因为技术不成熟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况且,就凭美国人给的那点儿野马根本无法从根本上影响到常衡战役的走向,赵骥有的是办法来对付国军的p51。
赵骥一面叫情报处长孙林用心留意国军这批野马进驻的是哪个机场,一面叫吴云飞加强针对p51的战术演练,尤其是要尽快开发出和雷达站、地面防空火力之间的协同配合战术。
在束星北的帮助下,中野航纵已经建立起了十六座雷达站,具备了初步的先期预警和地面指挥能力。
依赖于中野比国府强得多的基础工业能力,束星北在这个时空中研制出的“白马尖”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两百公里,与国军从倭寇手头缴获的四式雷达基本相当,但在探测精度方面则要优异不少。
pS:白马尖是大别山主峰。
国军手头的倭制四式雷达和美制602雷达都是最原始的早期初代雷达,仅能进行两坐标探测,无法确定目标的高度,而束星北教授的“白马尖”雷达采取的是上下排列的八木天线构型,不仅重量轻,可以根据战斗任务快速分解-移动-组装,而且还可以进行三坐标探测。
p51强是强,可在完备体系和精心设计的战术加成下,赵骥相信航纵的bf109绝对可以战而胜之。
……
长沙,尽管没有如愿获得谢尔曼和野马的直接所有权,但白崇禧还是感到比较满足的,至少这批武器是被用在了湖南战场,自己大可以慢慢想办法把武器的控制权弄到手头来。
更让白崇禧高兴的是,就在这个大战在即的关键时候,心腹亲信谢和赓从美国回到长沙帮自己的忙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