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太监迟疑,苏木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悦,反而是笑着打趣道:“怎么,还怕朕吃了你家太子?”
“父皇说笑了,小宝,你先出去吧,孤在父皇这里,暂时不需要你伺候。”
太子闻言连忙让那小太监出去。
这小太监是最近到他身边伺候的,能到他身边,还是他看到小太监被其他的太监欺负,自己救了他,看到这个小太监被其他的大太监欺负,他就想到自己。
虽然他现在贵为太子,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他人的视线下,就算别人欺到了他的头上,他也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果他敢反击,那所有人都会说他这个太子无容人之量。
他已经如此憋屈了,他宫里的小太监,他这个太子还是能护住的,看到小太监不再受欺负,不再憋屈,他就觉得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一天。
“是。”
小太监即使再不情愿,也只能退出了御书房。
他实在是担心他给太子下的蛊虫会因为离母蛊远了而不受控制,从而让人发现太子的异样。
但他的身份限制了他,他只能退出御书房,除非他现在就直接扯破幕布,将他的计划暴露出来。
但现在太子中蛊的时日尚短,还不足以让他完全控制住太子。
此时暴露出来,只会让他的计划彻底失败。
算了,暂时离开一会儿没事的,大不了,之后,他再多让母蛊跟太子身上的子蛊多联系联系。
小太监想得挺好,但他在离开御书房后,立刻就被梁九功叫来的人捂嘴掐手绑脚给捆了个结实。
小太监扭动着,想发出声响让太子知道来救他,但是梁九功得到了苏木的交代,又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
来人很快就将小太监捆了个结实,直接扛了起来就走了。
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在御书房里的太子根本就不知道小太监已经被苏木的人直接拿下了。
太子接过苏木递给他的盒子,看了苏木一眼,看到苏木充满鼓励的神色,这才缓缓地打开了盒子。
盒子不大,看样子有些年头,就连锁扣,都有些年岁的痕迹。
拿在手里,能感觉到,盒子里应该不是装着金银之类的东西,有些轻飘飘的感觉。
太子慢慢地打开了盒子。
里面竟然是一本书?
不对,不是书,应该是账本之类的东西。
太子拿出了那本本子,轻轻地翻了开来。
看到上面写的字,这是他父皇的亲笔所书?!
太子猛地抬头看向了苏木。
苏木笑着点头冲他示意。
太子这才继续向下翻看。
“四月初十,朕很生气!”
“朝堂上那帮子尸位素餐的老臣仍然叫朕忍!忍!忍!忍!朕还要忍到什么时候,忍到三王打到京都吗?”
“今天朕问谁愿意领兵征讨叛军,朕明明看到有不少武将想出列请命的,但在是那些老东西出列反对后,他们就不再动了。”
“反对,反对,那些老东西就知道反对,朕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要反对。”
“别以为朕不知道他们的心思,他们不就是觉得无论是朕胜了,还是叛军胜了,他们都能稳坐钓鱼台吗?”
“嗯,想得美,直到了那个时刻,朕会先送他们九族下去为朕探路。”
“唉,朕太难了,朕年少登基,没有父皇的扶持,只有父皇留下的辅政大臣的桎梏。”
“朕这个皇帝真的能当好吗?”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朕的心里。”
“皇祖母说,朕是天子,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才是正统,那些叛军不足为惧,可是朕虽然年少,但并无知,朕能看到军报,叛军现在已成大势,如果再不做出处置,他们携大势而起,天下又将再起战乱。”
“天下明明刚刚安定没多久,天下的百姓苦战乱久矣,要不是皇祖父一统天下,百姓还不知道要再遭受多久的战乱。”
“咱们大原朝能替代前朝,不正是因为皇祖父英明神武平定了天下战乱,让百姓们不用再苦恼战乱之火不知何时就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吗?”
“现在百姓们能支持我们大原朝的统治,也不正是因为我们能为他们提供安定平和的生活环境吗?”
“再起战乱,不管是百姓,还是朝廷,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那些叛军如果不平定了,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力,肆意地挑起战火,最后苦的还不是百姓?”
“朕知道,那些阻拦朕派兵的大臣里,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家族和自己手里的权力,但他们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私心的。”
“朕都清楚,但是朕现在还是得忍!”
“哪怕忍得朕心肝脾肺肾都疼,也得忍!”
“朕真的不想再忍了!”
“朕忍得感觉自己都不像个皇帝了!”
“可是当朕下了朝,在回想时怒火一涨再涨时,看到了太子。”
“看到了那个可爱的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朝气,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太子。”
“他是朕的皇后为朕留下的唯一嫡子,是他们大原朝未来的君王。”
“他的表情是那样鲜活,他的未来应该是璀璨的、光明的,有着广阔而富饶的土地来让他施展自己的梦想。”
“尤其是在他用稚嫩而充满崇拜的口气跟朕说辛苦了,为朕敲着肩膀时,朕的怒火就慢慢平息了。”
“朕现在是难,但这难,只能在朕这里,不能留给太子,他的未来就应该是平顺的,朕所遭受这一切,他不能遭受。”
“他是朕的嫡子,是朕最宠爱的孩子,朕一定会把他的路铺好,朕不会让他在接下皇位的时候,再遭受一遍朕遭受过的磨难。”
“这是朕写下这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样的磨难,朕不会让太子经历,也不会让他知道,他只需要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地长大,长成朕最骄傲的太子,最满意的继承人就行。”
……
“今天太子被太傅责罚了几句,说是解读的学问不精,太子有些沮丧,朕得安慰安慰他,儿子,学习学问,并不是一日之功,需有张有驰,朕今天教你下棋,转换一下思绪,再学习说不定,就有新的发现呢,这可是朕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呢。”
“太子真不愧是朕最得意的孩子,朕一教他下棋就学得有模有样的,虽然还是下不过朕,但能看得出来,太子已经摸到了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