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香江首富张启明对香江未来地产行业表示看好,豪掷 120 亿港元收购置地集团中环交易广场项目。
置地集团借此摆脱债务危机,大赚 30 亿港元。
【香江都市日报】:张首富抨击房子应回归居住和办公本质,而非炒作工具。
指出香江地产炒作之风盛行,已走向畸形,呼吁政府整顿行业,向米国学习。
【东方日报】:张首富揭露地产危机频发内幕,在置地集团发布会上表明,香江地产危机频发与炒作之风有关。
【虎报】:张首富因高价收购中环广场心生不满,炮轰房价过高,妄图让政府调控房价,干扰市场经济自由。
张启明收购中环广场、炮轰地价过高的新闻,次日一早登上香江各大报纸头条。
其言论迅速成为市民热议话题,焦点不少他耗资百亿收购中环广场,而是“房住不炒”的观点。
言论引发极大争议,与以往张启明言论获市民一边倒支持不同,这次市民分为两派,各执一词。
“我认为张首富说得对,房子本就是用来住的,而非炒的。
政府应该调控房价,使其下降,让每个市民都能住得起房。”
“扯淡,我刚贷款买房,房价绝不能降,必须涨!”
“必须降价,首富怎么会错?”
“必须涨,要是敢降价,房贷我都不还了!”
“必须涨……”
“必须降……”
一时间,整个香江都在热议房子到底该涨价还是降价,争论不休!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舆论风波,完全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些人便是那些地产商。
他们在看到报纸的瞬间,一边痛骂置地集团西门凯瑟克招惹张启明,一边又赶忙为其收拾烂摊子。
这影响的可是他们共同的利益。
在他们的干预下,从普通市民到香江各阶层,无人不议论这个话题。
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各类专家更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仿佛分成了两个阵营,在媒体上不停地相互抨击。
而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张启明,此刻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
郑嘉豪愤愤不平地说道:“董事长,这南华早报、虎报居然认为现在的房价还处于低谷,应该继续上涨。
这简直就是胡言乱语。”
“人家说得有错吗?”张启明摇了摇头,反问道:“我记得你好像买了好几套房吧!你希望房价下跌吗?”
郑嘉豪听了,支支吾吾地回答:“这个…董事长,我当然希望房价能降,让普通人都能买得起房!”
“别装了!”张启明笑着摇头道:“所有买了房的人,没有一个希望房价下跌的。”
现在舆论界分为两派,无非就是买了房和没买房的人在争论。
这和我发表的言论根本就是两码事。
我说的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跟降不降价毫无关系。
只要普通老百姓的工资能够买得起房,房价一直上涨又有什么关系?
工资上涨的速度,需要与房价上涨的速度相匹配,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是健康的楼市!”
“董事长,您说的对!”郑嘉豪连忙拍马屁道:“不过一直让这些媒体这么曲解您的意思,我认为是不对的。
必须让公众知道您的良苦用心。”
“说的有点道理!”张启明若有所思:“这样吧!
老郑,你去香江中文大学和香江大学,请两位和地产有关的经济专家,到我们亚洲卫视《财经点对点》录几期节目。
你把我对地产经济的分析,交给他们,让他们双方辩论。
就以米国和香江地产行业做对比。”
郑嘉豪闻言,眼睛一亮,立马说道:“董事长,我马上就去!”
…………
《财经点对点》是亚视后世才会出现的财经节目。
张启明收购亚视之后,就将这个节目提前搬上了电视台。
《财经点对点》每天早上6:00~9:00,都会准时播放。
节目上映没多久,由于可以实时播放全球热点财经新闻。
短短一个月不到,就成为香江最受欢迎的财经节目。
在财经领域影响巨大。
张启明特意安排的《财经点对点—地产篇》一经播出。
两位大学教授就地产经济,展开激烈争论,引发广泛热议。
起初,两位教授唇枪舌战,难分胜负,节目精彩纷呈。
香江中文大学的万振伦教授抛出一道数学题:以香江市民和米国民众的工资,购买一套 60 平米的住房需要多少年?
最终结果显示:米国普通民众工资,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仅需 2~3 年便可购买一套 60 平方米住房。
而香江普通民众工资,在同样条件下,需要 8~10 年。
计算完毕,万振伦教授认为,考虑普通民众购房能力,通常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房价应越高,经济贫困地区,房价应越低。
香江经济虽不落后,但与米国相比仍有差距。
其房价却与米国相当,存在严重畸形。
万振伦教授语出惊人,直言不讳:“香江的房子具有金融属性,是用来炒作的。
具有金融属性的房子,不是越多越好,相反,越少越好。
地产危机频繁发生,是因为庄家不想建造太多房子,只需制造危机,高卖低买,便可赚取巨额利润。
认为现在公屋和廉租房才是给普通市民居住的,其他的都是金融炒房。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很简单。
只需要开发更多的住宅房,就能顺利解决。
香江 1000 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用于开发居民住宅用地不到 7%。
完全有足够的廉价地皮,开发更多的便宜住房,供市民居住。
要看香江政府决心是否够大。”
此言一出,香江市民哗然。
“我去,万振伦教授是真敢说啊!
我早就知道,可是我不敢说,怕被刀!”
“万教授一语惊醒梦中人,难怪每次地产危机,好多贷款买房的人都因还不起房贷,为避免房子被银行收回,最后房子都贱卖,落入地产商之手。”
“这简直就是个恶性循环,还几年一次,好不容易付了首付,房子却被收回,一切都白费了,只能从头再来。”
“我老表就是这样,贷款买的婚房,前几年房价大跌,又失业,还不起贷款,房子就被收回了,现在婚也离了。”
“我听我在米国的堂弟说,同样 60 平米的住房,在米国普遍在 5 万到 8 万美元之间。
按港元汇率计算,跟我们香江的房价差不多。
可我们的工资,却比米国普通工资低好几倍。”
“靠,这也太欺负人!”
普通市民非常赞同万振伦的说法。
可各大报纸上却出现大量批判万振伦教授的报道。
他的这番话,揭开了地产商遮羞布,他们怎能轻易放过他。
之所以没有直接对他下手。
是因为他们知道万振伦背后,站着的是张启明和以张启明为首的实业、科技势力。
真要动武,张启明他们这帮搞实业的,人数可比地产商多得多!
在香江股市中,由于张启明的强势崛起。
实业、科技势力占据总市值已经超过 50%。
现在,香江政府已经不敢轻易下场干涉偏袒地产,否则很可能导致香江经济崩溃。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港督卫一兴都不得不出面,准备联系张启明,准备平息事件。
结果发现人已经不在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