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盼盼跟秦苒一说,秦苒有些意动:“可是我这脸太难看了,要是我做厂长,怕是把客户都给吓跑了。”
林盼盼笑道:“不至于的,我打算帮你把脸上稍微弄弄,虽然咱们不可能完全恢复,但是最起码能比如今好看一些。”
秦苒看着她道:“这怎么可能?”
林盼盼说道:
“当然我也没什么把握,只是我看到个古方,上面有一个方子还是挺不错的,需要一些比较名贵的药材。
但是正好慈安药铺里都有,我打算用这个方子帮你试试,你愿意吗?”
“我自然是愿意的……”秦苒整个人激动得不行。
林盼盼花了两天时间才把这个药给配出来,她也开始正式给秦苒敷药了。
“这需要一段过程,不过好在你这个皮肤当时只是出现表面的烧伤,所以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林盼盼说道。
秦苒叹了口气道:“其实我都已经习惯了,但是要是脸能治好的话,我还是很开心的。”
林盼盼点了点头道:“到时候纺织厂就交给你管了,你对纺织机比较熟悉,要是有困难的话就跟我说。”
秦苒点了点头,林盼盼直接把她带到了纺织厂道:
“这里的纺织机器比较陈旧了,我打算进十几台稍微好一点的机器,咱们这一次要做大做强的。
我打算这半边的厂房专门做布料,另外一边专门设计服装,你觉得怎么样?”
秦苒看着她道:“可如今服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有专业的人士,画设计图……”
林盼盼笑道:“这些都不用操心,到时候我也可以画设计图,后期也可以培养一批专业的设计师。”
秦苒点了点头道:“盼盼,我想回去见见我父母,我已经快10年没见到他们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林盼盼看着她道:“行,那我陪你回去?”
“好……”
林盼盼直接带着秦苒就往秦家走去,结果发现秦家人早就搬走了。
隔壁王婶探出头来道:“你们找秦家?早搬走咯!”
“我们是远房亲戚,顺路来看看。”秦苒强笑着应答,指甲却深深掐进掌心。
王婶咂着嘴摇头道:
“这老秦家,你真是倒了大霉了,大儿子跟人起争执,被铁管砸断了腿,现在拄着拐杖一瘸一拐。
小儿子又不知得罪了谁,被人堵在巷子里打得人事不省,到现在半边身子还使唤不动。”
她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压低声音道:
“这秦家啊,就像被恶鬼缠上了!老两口常年咳嗽气喘,药罐子不离手。
大儿子瘸腿后找不到营生,小儿子又瘫在床上要人伺候。”
“我知道他们搬哪去了!”扎着蓝头巾的张婶挤过来,手里的簸箕晃得哗哗响:
“上个月我去娘家送米,瞧见秦婶在村口挑水呢!
就在三十里外的槐树沟,她娘家老屋还能住人。”
林盼盼直接带着秦苒去了槐树沟,刚到槐树沟就听到村里人的哄笑声:
“我就没见过哪个不要脸的,居然回来跟我们抢老房子。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怎么有脸回来的?”
“混成这样,也算这家人倒霉,之前他闺女去了国营厂。
你都不知道当时人家得意成啥样!现在好了吧!”
“现在家里残的残,废的废,可真有意思,你们赶紧滚出我家,别赖在这里。
要是再不走,我就把你们的东西都扔出去。”
秦苒眼泪夺眶而出:“这是我舅妈,怎么就这么狠啊?”
林盼盼看着她道:“这个时候,就是最能见人心的时候,咱们再看看吧!”
秦苒妈哭道:“就让我们再住几天吧?我们实在是没地方去了呀!”
“呵!没地方去那就去讨饭啊?为啥要赖在我家?这房子我们也要住的。”
秦苒妈咳嗽了几声,那女人扯着大嗓门叫道:
“你可别死在我屋里,一家都是短命鬼,我真是怕了你们了。
赶紧给我滚出去,我儿子马上结婚要用房子。”
秦苒爸叹了口气道:“唉,算了,再给我们两天时间。”
“呸!看你们那穷酸样,以前不是觉得自己很牛吗?
还说什么闺女多厉害,早跟你们说了闺女就是赔钱货。
你们还真把她当个宝,现在好了,跟男人跑了吧?”那女人出言讥讽道。
“这秦苒可真没良心!”扎着头巾的胖婶把鞋底重重拍在膝盖上:“老秦家砸锅卖铁供她念书,结果翅膀硬了就跟野男人跑了!”
她身旁的灰衣妇人连连点头,手里的针线晃得飞快:
“可不是嘛!大儿子为了找她跟人打架瘸了腿,小儿子也被打得瘫在床上。
这下家里没了劳力,老两口连药钱都凑不出来!”
“要我说,这种白眼狼就该浸猪笼!指不定在城里傍上大款,早把爹妈兄弟忘得一干二净了!”
秦苒爸大声吼道:“胡说八道,我们家苒苒才不是这种人,她从小最孝顺的。”
那舅妈忍不住嘲讽道:
“那你说这十多年,她去哪了?你们还没死心啊?
你瞅瞅,你大儿子今年二十五了,小儿子也二十二了吧?
连个对象都没有,你还帮着那赔钱货呢!早就说了,秦苒再厉害也比不上我家的闺女。
我家闺女现在一个月可是赚二十多块钱呢!”
说着,她直接冲进了房子里,把秦家人的东西全部都扔了出来:“晦气死了,赶紧给我滚。”
林盼盼走上前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你是哪来的?赶紧滚开……”那女人伸手想推林盼盼,被秦苒直接甩了一巴掌。
秦苒戴着口罩,看着他们道:“这房子本来就是……本来就是他们出钱造的,凭什么他们不能住?”
舅妈大声嚷道:“你胡说什么呢?谁说这房子是他们造的?”
秦苒冷笑一声道:“当时,他们拿了200块造的房子,村里好多人都是知道的,现在都不认账了是吧?”
村里有人想起来了:“这么一说,好像当时确实有这么一回事,秦家丫头确实出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