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洞的石壁渗出经年寒气,如无数细小冰针般扎进东方婉儿的皮肉。夜九宸的手掌紧攥着她的手腕,指腹蹭过她腕间那道幼时爬树留下的疤——那时他总笑她不像闺阁千金,却在她摔下来时第一个冲过去接住。此刻这只手却带着她在水草迷宫里穿梭,那些墨绿的丝绦缠上她的手臂,像极了母亲临终前拽着她袖口的力道,黏腻而绝望。
不知转过第几处弯道,前方突然跃动着豆大的火光。当他们破水而出时,东方婉儿的睫毛上还挂着水珠,咸涩的水痕混着冷汗滑进嘴角。石室穹顶垂着钟乳石,滴滴答答的水声里,数十盏人鱼膏烛正在壁龛里明明灭灭,将满室古籍舆图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无数只张牙舞爪的手。
正中央的石桌覆着薄尘,《禹贡九州图》摊开的那页上,朱砂勾勒的黄河如蜿蜒血线。东方婉儿的目光落在\"潼关\"二字上,忽然想起父亲书信里总说\"潼关险隘,可扼天下咽喉\",此刻这字迹在烛光下竟泛着暗红,像被人用指尖蘸着血描过。夜九宸将双鱼镜轻轻放在图卷边,镜面的水痕沿着青铜纹路蜿蜒,突然汇聚成一行字迹,每个字都像刚从血脉里剜出来,带着温热的腥气。
\"破局之钥,在人心。\"她的声音撞在石壁上,碎成几缕颤抖的回音。指尖抚过石桌上的划痕,竟摸到半枚模糊的\"九\"字,与夜九宸书房镇纸下的刻痕如出一辙。原来早在她不知情的岁月里,这里已是他们翻云覆雨的棋盘,而她的每一次心动,都不过是落子声中的一声轻叹。
夜九宸的指尖在镜面上悬了悬,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身后石壁,衣摆上的暗纹竟与舆图上的山脉走向重合。\"二十年前,父亲跪在乾清宫外三天三夜,只为求先帝暂缓苛政。\"他的声音像浸透冰水的丝绸,\"当我被选入暗卫营的那一日,就知道此生再无回头路。可你......\"他忽然转身,烛火在他瞳孔里碎成金箔,\"你在太液池边捡回那只受伤的雀儿,给它喂粟米时眼睛亮得像星子,那时我就想......或许这盘死局里,真的会有光。\"
石门关闭的轰鸣如惊雷炸响。东方婉儿甚至没看清机关启动的痕迹,无数利箭已破空而来,带着破空的锐响。夜九宸的剑在身前织成密不透风的网,第一支箭擦过他的耳际,带起的血珠溅在她衣襟上,晕开红梅般的印记。她闻到铁锈味混着他身上的沉水香,忽然想起那年上元节,他挤过人群给她买糖画,暖黄的糖稀在夜风里凝结,他说\"婉儿,以后我护着你\"。
第七支箭穿透他的衣袖,划过上臂的瞬间,她看见他旧伤叠着新伤的皮肤——原来那些说\"公务繁忙\"的夜晚,他都在这样的暗室里,用鲜血浇灌别人的野心。当最后一支箭钉在石壁上,发出嗡鸣时,他忽然踉跄着单膝跪地,温热的血滴在她手背上,像春夜最后一场桃花雨。
\"疼吗?\"话出口才惊觉声音发颤。东方婉儿扯下腰间丝绦,却在触到他伤口时被他反手握住手腕。他的掌心有薄茧,是握剑磨出的形状,却在这一刻轻轻抚过她腕间的疤,像抚过一只受惊的雀儿。\"当年你替我挡下那道鞭痕,\"他的喉结滚动,\"我就想,若有一日真要万劫不复,我定要护着你站在光里。\"
双鱼镜突然发出蜂鸣,镜面的血字渐渐淡去,却在石桌上投下新的光影。东方婉儿转头望去,只见舆图上的潼关突然泛起金光,竟与夜九宸腰间玉佩残片的纹路严丝合缝。而在他们身后,石壁上不知何时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刻字,最显眼的那行写着:\"镜映人心,非虚非实,局中之人,唯有破执。\"
石室深处传来齿轮转动的声响,人鱼膏烛突然全部熄灭。在彻底陷入黑暗前的刹那,东方婉儿感受到夜九宸将她紧紧护在怀里,他的心跳震着她的耳膜,像战鼓,又像春潮。黑暗中,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落在她额角,不知是血,还是泪。而双鱼镜的微光仍在流转,仿佛在说,这一局,终章未至,人心似镜,照见的或许不是真相,而是......他们不敢言说的,早已在时光里盘根错节的,另一种可能。
东方婉儿的指尖划过石壁上\"破执\"二字,青苔在她触碰的瞬间簌簌掉落,露出下面刻着的细小星图——正是她曾在夜九宸书房暗格里见过的图案。烛火明明灭灭间,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塞给她的锦囊,里面也是这样的星线纹路,当时他说\"婉儿,有些路必须自己走\",此刻才明白,原来所有的伏笔都早已埋下。
\"破执...\"夜九宸的声音擦过她耳际,带着久病初愈的沙哑。他的指尖抚过舆图上潼关的朱砂标记,那里隐约有个凹槽,形状竟与他玉佩残片的断口严丝合缝。东方婉儿看见他喉结滚动,想起昨夜在暗洞深处,他曾借着镜光为她包扎伤口,月光落在他睫毛上,像振翅欲飞的蝶。
玉佩触底的瞬间,整个石室发出龙吟般的震颤。舆图上的山脉突然活过来,金线勾勒的河流开始流动,潼关处腾起金色烟雾,如万马奔腾般掠过他们身侧。东方婉儿被夜九宸护在身后,却看见他发间的银线在光芒中格外醒目——原来这些年他竟已添了华发,而她竟从未察觉。
石门开启的吱呀声像百年未醒的梦。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嵌着夜明珠,每隔三步便刻着一只展翅的凤凰,与她母亲陪嫁的金钗纹样相同。越往前走,草药的清苦气息越浓,当那座药庐真正出现在眼前时,她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误入太医院,也是这样的气息裹着檀香,一位老医正笑着给她一颗蜜饯,说\"小姑娘,苦尽甘来\"。
丹炉是用南海鲛人泪铸的,炉身上的缠枝纹里嵌着细碎珍珠,在烛光下泛着七彩光晕。东方婉儿的目光落在案几上的《千金方》,书页间夹着的干枯海棠,正是她去年清明折给夜九宸的那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