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花园内花香浮动,彩蝶翩跹。
德妃王癸癸一袭淡青襦裙,怀中抱着半岁的小皇子赵瑾,轻轻摇晃着哄他入睡。
贤妃李师师则坐在一旁的秋千上,怀里搂着粉雕玉琢的小公主赵柔柔,轻声哼着江南小调。
“柔柔,看,蝴蝶!”六岁的柔嘉公主赵柔嘉提着裙角,追着一只金翅凤蝶跑过花丛,笑声清脆如银铃。
“姐姐慢些跑,当心摔着!”李师师柔声提醒,眉眼间尽是温柔。
王癸癸低头看着怀中的儿子,轻笑道:“瑾儿今日格外乖巧,不哭不闹,倒像是知道爹爹要回来了。”
李师师莞尔:“这孩子打小就机灵,前几日还冲着官家的画像咿咿呀呀地叫呢。”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娘娘!娘娘!”
宫女急匆匆跑来,脸上掩不住的喜色,“官家回宫了!正往御花园来呢!”
王癸癸和李师师对视一眼,眸中皆是惊喜。
“快,把瑾儿和柔柔抱好。”
王癸癸连忙整理衣襟,李师师也轻轻拍醒怀中的小公主,柔声道:“柔柔醒醒,爹爹回来啦。”
不多时,李世民一手牵着太子赵谌,一手牵着皇后朱琏,身后跟着柳海魅,大步踏入御花园。
“爹爹!”
柔嘉公主眼睛一亮,丢下扑蝶的网兜,迈着小短腿飞奔过去。
李世民弯腰一把将她抱起,在她粉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柔嘉又长高了!”
“官家……”
王癸癸和李师师抱着孩子上前,盈盈行礼。
李世民目光落在她们怀中的龙凤胎上,冷峻的面容瞬间柔和下来。
他大步上前,先是从王癸癸怀中接过小皇子赵瑾,又低头看了看李师师怀中的赵柔柔,眼中满是慈爱。
“瑾儿,柔柔,想爹爹了吗?”
李世民轻声问道,手指轻轻蹭了蹭女儿软乎乎的脸蛋。
小公主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忽然“咯咯”笑了起来,伸出小手去抓他的手指。
“官家,柔柔认得您呢。”李师师抿唇轻笑。
李世民心中暖意涌动,转头看向朱琏和柳海魅,笑道:“这一大家子,总算齐了。”
朱琏温婉一笑,上前轻轻抚了抚赵瑾的小脸。
柳海魅也凑过来,逗弄着小公主:“柔柔这双眼睛,像极了官家。”
李世民抱着小公主赵柔柔,坐在石凳上,看着柔嘉公主和太子赵谌在花丛间追逐打闹。
朱琏、柳海魅、王癸癸和李师师围坐在一旁,轻声谈笑。
夕阳渐沉,暮色温柔。
这一刻,江山万里,不及家人相伴。
……
另一边,龙德宫偏殿。
赵佶负手在殿内来回踱步,时不时朝门外张望。
“爹爹!”
赵构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紧接着,他和赵楷一前一后踏入殿内,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兴奋。
“人呢?”
赵佶迫不及待地问道。
赵构咧嘴一笑,拍了拍手:“带进来!”
殿门再次打开,十二名身着倭国华服的女子低眉顺眼地走入,在赵佶面前盈盈下拜。
她们个个肤若凝脂,眉目如画,或娇媚,或清丽,或温婉,各有风姿。
赵佶眼睛一亮,捻着胡须满意地点头:“不错,不错!桓儿果然懂朕!”
赵楷笑嘻嘻地上前,低声道:“爹爹,这些都是倭国贵族之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赵佶会意,哈哈大笑:“好!好!朕今晚就要好好‘鉴赏’一番!”
赵构搓了搓手,凑近道:“爹爹,儿子和九弟可是费了好大功夫才挑出这些绝色,您看……”
赵佶大手一挥:“放心!朕挑剩的都给你俩!”
赵楷和赵构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喜色。
赵佶迫不及待地走向那群倭女,目光在她们身上来回扫视,最终停在一个身着樱色十二单衣、眉眼含羞的女子身上。
“你,过来。”
赵佶招了招手。
那女子怯生生地上前,盈盈一拜:“奴婢参见太上皇。”
声音柔媚入骨,听得赵佶心头一荡。
赵构挤眉弄眼:“爹爹好眼光!这位是藤原家的嫡女,在倭国可是出了名的才女。”
赵佶朗声大笑,一把拉住那女子的手:“今夜,就由你为朕抚琴!”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室旖旎。
赵楷和赵构识趣地退了出去,临走前,赵构还不忘回头冲老爹眨了眨眼:“爹爹悠着点,别累着!”
赵佶笑骂:“滚蛋!”
殿门关上,隐约传来丝竹之声,以及女子娇柔的吟唱。
……
坤宁宫
夜色渐深,烛火摇曳。
朱琏坐在梳妆台前,轻轻摘下凤钗,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李世民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肩上,低笑道:“朕不在的这些日子,皇后辛苦了。”
朱琏抿唇一笑,握住他的手:“官家平定倭国,开疆拓土,才是真正的辛苦。”
李世民轻叹一声,将她转过身来,认真道:“朝堂之事再大,也不及家中妻儿重要。”
朱琏眸光微动,轻轻靠在他怀中:“官家能平安归来,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李世民低头吻了吻她的发丝,柔声道:“明日大朝会,朕要宣布几件大事。”
朱琏抬眸:“可是关于银岛都护府之事?”
李世民点头:“不止。朕还要重赏东征将士,尤其是李宝、张俊等人。此外……”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朕准备立谌儿为储君。”
朱琏一怔,随即眼眶微红:“官家……”
李世民轻抚她的脸颊:“谌儿聪慧稳重,又有你悉心教导,朕很放心。”
朱琏深吸一口气,郑重道:“臣妾定当竭尽全力,辅佐谌儿。”
李世民朗声一笑,将她打横抱起:“今夜不谈国事,只谈风月!”
朱琏惊呼一声,随即羞红了脸,埋首在他胸前。
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室旖旎。
……
龙德宫·偏殿
赵佶斜倚在软榻上,藤原家的嫡女正跪坐在一旁,纤纤玉指拨弄琴弦,清幽的琴音在殿内回荡。
赵构和赵楷坐在下首,一人搂着一个倭女,笑得春风得意。
“爹爹,这倭女的琴艺如何?”赵构笑嘻嘻地问道。
赵佶眯着眼,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不错,颇有几分雅致。”
赵楷凑近道:“爹爹若是喜欢,儿子再给您寻几个精通音律的。”
赵佶摆摆手:“罢了,朕年纪大了,享不了那么多福。”
赵构挤眉弄眼:“爹爹正值壮年,何出此言?”
赵佶哈哈大笑,指着赵构道:“你这小子,油嘴滑舌!”
正说笑间,殿外传来李福全的声音:“太上皇,官家派人来问,明日大朝会,您可要出席?”
赵佶懒洋洋地挥了挥手:“告诉他,朕乏了,明日就不去了,让他自己拿主意。”
李福全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赵构眼珠一转,低声道:“爹爹,皇兄这次东征大胜,朝中怕是又要有一番变动。”
赵佶轻哼一声:“桓儿做事,朕放心。倒是你们俩——”他指了指赵构和赵楷,“别整日游手好闲,多帮衬着点。”
赵楷连忙正色道:“爹爹放心,儿子一定尽心尽力。”
赵构也拍着胸脯保证。
赵佶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藤原家的女子,笑道:“来,再弹一曲。”
琴音袅袅,夜色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