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考场,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按照号牌,赵宇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双手不自觉地抓紧衣角。
开考的钟声响起,监考考官们开始分发考卷。
第一场考的是《龙国宪法》,对于《龙国宪法》,赵宇早已经是倒背如流,那些平日里反复诵读、逐字理解的条文此刻在脑海中飞速闪过,赵宇答的很是顺畅,无一错漏。
随着作答的完成,赵宇轻轻呼出一口气,第一场稳了,赵宇觉得自己可以全对,稍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赵宇又开始了认真的逐一检查。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中午考场提供午餐,下午则是第二场是算学考试。
一农户家中养牛若干,牛圈呈长方形,长比宽多5丈,面积为150平方丈,问牛圈长和宽各几何?
某粮商收购粮食,用马车运输。已知每辆马车可装米20石,若要将1000石米运往50里外的集市,且每辆马车往返一趟需3日,问全部运完最少需多少辆马车,耗时多久?
盐商售卖食盐,大袋盐每袋重100斤,小袋盐每袋重30斤。现要凑出500斤盐,且大袋盐数量是小袋盐的2倍少1袋,问大、小袋盐各需多少袋?
一场科举考试,考场有若干排座位,每排座位数相同。若每排坐8人,则多10人无座;若每排坐10人,则空出2排座位,问考场有多少排座位,参加考试的学子有多少人?
一道道题目做下去,虽然题目越来越有难度,但赵宇依旧是奋笔如飞,直到彻底答完,赵宇觉得算学考试自己也能得满分。
算学考完之后,第一日的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就完成了。
第二日再考完儒学和杂学,这次科举考试就算是结束了。
第二日上午,儒学考试的内容很是简单,就是按照四书五经的内容进行一些背诵书写即可。
杂学考试就稍微有点难度了,不过对于学习了多年物理化学的赵宇来说,也是轻松至极。
赵宇沉浸在答题的世界里,奋笔疾书,将自己多年所学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这份答卷之上。
不知不觉,考官宣布收卷,赵宇放下笔,心中五味杂陈,有完成考试的如释重负,有对成绩的信心十足,也有对于其他人竞争对手的忐忑不安。
走出考场,阳光洒在身上,看着周围或兴奋或沮丧的考生,赵宇默默踏上回家的路,不知这一场科举,究竟会给我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折。
神武六年(1642 年)十一月二十二,科举考试正式公布成绩。
赵宇以法律200分,算学100分,儒学100分,杂学100分的满分成绩,成为龙国第一届的科举状元。
第一届的科举,跟以往科举用什么三甲,一等二等之类的模糊方式来打分不一样。
而是跟后世的考试一样,每一道题都有标准答案,每一道题都有标准分数,这就杜绝了考官凭经验和主观判断,按成绩优劣分等的可能。
由于这次全国会录取10万人,因此,每一分,或许就是刷掉成百上千人。
最后根据排名,前1000人,被陈平安点为进士。
中间一万人被点为贡士,剩余的八万九千人被点为举人。
就这一下子,举人在龙国差点就成了烂大街的名头了。
不过没关系,新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只有当从九品官最低级官吏的权利。
这次科举考试的大部分官员,都只能是从最底层的官吏做起。
不过陈平安需要的其实就是这些最基层的官吏。
最后经过统计,这10万科举有成的学子中,其中9万多,都是陈平安从海外带回来的自己人,真正属于士绅阶层的学子,最多也就只有不到五千而已。
这十万人,陈平安直接给他们都安排了工作,当然,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些小吏头头之类的位置,连从九品的官员都不是,月俸能有5两银子。
想要晋升,可以,先给我老老实实在基层干几年吧,只要干的好,机会肯定是有的。
对于陈平安的自己人来说,这样的安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大家之前也都是一些基层的公务员。
好吧,所谓的公务员,其实就是一些做事情的小吏。
现在科举之后,成了小吏头头,这可就是升职了,大家自然是开心了。
对于士绅阶层的学子们而言,科举之后就当个小吏头头,大家都是有些看不上的,毕竟,士绅阶层的学子,至少也都是冲着县太爷这个位置去的。
可现在却成了小吏,差距有些大了。
不过,谁让他们考试没考好呢,这也怨不得别人,要是能考上进士的话,起步官位也能是个八九品。
好在皇帝说了,只要认真干,能干出成绩来,将来总是可以升官的。
好吧,士绅阶层的学子们,想法是好的,现实,绝对是残酷的,陈平安压根就没打算让这些人有爬上高位的机会。
除非那种非常听话,非常支持陈平安这个皇帝,又非常有才能的。
不然的话,这些人基本上就只能是当一辈子的基础公务员了。
随着新科举制度后的第一批学子进入自己的岗位,整个龙国,吏员的头头都是陈平安的自己人了,陈平安对于基层的掌控力,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神武六年(1642 年)腊月十九,陈平安在太和殿举行了这一年的最后一次朝会。
这次朝会结束之后,朝廷的春节假期也就要开始了。
首辅卢象升先是公布了过去的一年里,龙国取得的成就。
“田赋,5.89亿亩公田,赋税比例三成,征收税粮1.767亿石,4.26亿亩私田,征收税粮2.361亿石。
“10.15亿亩土地,总共收入粮食,4.128亿石。”
“各种矿税,商税,盐铁税,总收入4825万两。”
“官员俸禄支出,粮2.436亿石,军费支出。”
“军队总数312万余,军饷及伙食补贴,共支出粮1.988亿石。”
“赈灾等其余各项支出,粮1236万石。”
“国库盈余白银629万两,国家财政收支略有盈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