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鼎听着他们的议论,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伸出手,在沙盘上,林尘大军行进的那个位置,轻轻点了一下。
“朕发现林尘,也不过是两年不到的功夫。”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可这两年以来,我大奉朝,从南到北,从内到外,当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拒蛮子,东平白莲,南平江南,整顿吏治,改革税收,如今,又以雷霆手段,荡平了京师的商业沉珂。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杀伐果断之心,真乃是朕的辅国良臣也!”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又重新落回了沙盘的最北端,那片,代表着草原的区域。他的眉头,微微蹙起,语气中,也多了一丝担忧。
“只是,不知道此次北伐草原,能否一战功成。毕竟,那草原之上,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啊。”
京师以北,通往古北口的官道之上。
时节,已是初冬。
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一般,刮过这片广袤的平原。天空,是铅灰色的,显得格外压抑。枯黄的草叶,在风中瑟瑟发抖,远处的树林,也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萧瑟而肃杀。
雪,还没有下。但空气中的那股干冷,已经预示着一场严酷的寒冬,即将来临。
就在这片萧瑟的背景之下,上万骑兵,组成了这支庞大的队伍。
林尘麾下的精锐“白虎营”,以及由京师三大营中,抽调出的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马蹄,踏在冻得坚硬的土地上,发出“哒哒”的、富有节奏的声响。
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长途奔袭,保持马力,是骑兵作战的重中之重。
林尘,身着一身玄黑色的麒麟甲,骑着神骏的“墨麒麟”,行在队伍的最前方。他并没有戴头盔,任由那冰冷的寒风,吹拂着他的脸庞,让他的头脑,时刻保持着清醒。
他的身边,陈英、朱能等人策马相随。
“痛快!真是痛快!”
朱能满是兴奋的红光。他用力地,拍了拍自己坐骑的脖子,朗声笑道,“咱们白虎营,自打成立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远征!这一次,定要跟着尘哥直捣黄龙,将那些草原蛮子打得屁滚尿流,让他们几十年内,都不敢再南下窥探一步!”
陈英眉头,却微微蹙着。他看了一眼,那阴沉沉的天空,有些担忧地说道:“我们现在才出古北口。等赶到草原深处,估计,已经是隆冬时节了。到时候,大雪封路,滴水成冰,天气,会比现在,还要严寒数倍。我军恐怕……难以适应那样的酷寒啊。”
陈英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这也是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很少在冬季,对草原用兵的主要原因。
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兵锋,更是后勤与环境的适应能力。
林尘笑道:“不急,只要这一次草原蛮子的位置正确,那他们就跑不了。”
不远处,赵虎策马赶了过来。
“启禀都督!神机营一千二百人,新式火铳一千两百支,带了十门黑衣大炮,以及足够支撑三场大战的弹药火油,一样不少!至于您吩咐过的,每个士兵双份的加厚棉衣、羊皮手套、毡帽,以及御寒的烈酒和干姜,也已全部分发到位,绝无疏漏!”
“很好。”林尘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又转头,看向了另一侧,刚刚策马靠过来的江广荣。
“广荣,我让你找的,那些熟悉草原部落位置,和冬季迁徙路线的向导,现在何处?人,可靠吗?”
江广荣的脸上,带着一丝憨厚的笑容,他拍着胸脯道:“大哥,您就放心吧!商队给的地图早画好了,向导都是我从边军的斥候里,还有那些常年跟草原人做生意的马贩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老人。一共十二个,每一个都在草原上生活了不下十年,地图他们都门清,闭着眼睛都能找到那些部落的牙帐在哪。”
林尘微微颔首,目光,又在江广荣身后的队伍里,扫视了一下。
“韩风、萧然、刘季他们三人,还能适应吗?”
江广荣连忙笑道:“大哥放心!那三人,身体壮得跟牛犊子一样,这点风寒,算不得什么!他们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天天盼着,能立功受赏呢!”
说到这里,江广荣又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一些,有些为难地说道:“只是……大哥,咱们白虎营里,猛将如云,高手如雨。凭他们三个的本事,想要在这数万大军中,脱颖而出,抢到功劳,恐怕……是有点难啊。”
他知道,军功,不是那么好拿的。一场大战下来,真正的头功,往往都是被那些,最勇猛、最核心的将领所占据。像他能喝口汤,都算是不错了。
林尘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放心。”他淡淡地说道,“我这一次,就是要树几个典型。让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的勋贵看看,只要是真心跟着我林尘的,哪怕你只是个无名小卒,我也能让你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等到时候,我自然会把军功,喂到你们的嘴边。”
江广荣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满是狂喜的光芒!
“是!大哥!”
江广荣激动得,满脸通红,他重重地,一抱拳,声音,因为兴奋,都有些颤抖。
另外一边,朱照国率领军队,也是策马奔赴草原。
他们开拔已经也有十几天了,和林尘的白虎营,走的是不同的行军路线,但同样会在东山省附近汇聚。
“吁!”
“从路程来算,下个月就能抵达草原。”
朱照国说话的口中,吐出了白雾,他眼中也有一抹担忧:“只希望这草原蛮子,不要冒然移动位置。”
杜国公在一旁道:“放心,信国公从辽东出发,也在全力配合,直接三线北上,这一次势必彻底荡平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