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故事都以欧美面孔为主角的世界里,利亚鲜少能听闻到来自亚洲大陆的消息。这一次倒实属难得。
要不,回这边的老家看看?
这个念头刚一在利亚的脑海中浮现,她的心便如同被春风轻拂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
不过利亚并未立刻付诸行动。
三天后,侦察小组的成员们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基地,他们带回了形形色色的情报,宛如一幅幅拼图,逐渐拼凑出外界的复杂图景。
更有几支小组,不仅满载而归,还押解着俘虏,携带着战利品。
那些俘虏,自然是活的拉卡,而战利品,则是拉卡的武器装备,甚至是拉卡的各种肢体。
无论死活,每一样都蕴含各自的价值。
这不,药剂师们如同嗅到了蜜糖的蜜蜂,欢天喜地地涌了出来。把俘虏和战利品就地“分赃”,随后各自带着自己的那一份,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研究之中去了。
不久之后,一份初步报告已经摆在会议桌上。
报告显示,拉卡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类爬行生物文明,其科技树呈现出独特的生物科技主导型发展路径,机械技术仅作为辅助手段存在。
这种文明最显着的特征是其发达的心灵控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能力对阿斯塔特个体依然有效。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它们的群体意识尚未达到格式塔文明那种高度统一、近乎完美的协调状态。
拉卡的社会结构中有明显的等级阶层。
到目前为止,仅仅观察到了精英阶层和工兵阶层这两个明显的层级。
精英,可直接控制复数个工兵。
工兵,完全服从精英指令的基础作战单位。
双方并不通过语言交流,推测使用心灵能力沟通。
注:目前尚未观察到任何工兵反抗精英的案例,这种支配关系呈现出完全单向性的特征。
在作战能力方面,工兵作为拉卡中的基础力量,主要武器为生物质脉冲枪,普通工兵并没有配备任何装甲,也没有能量防护装置来保护自己,在战场上显得相对脆弱,人类的传统动能武器就能将其消灭。
暂无观察到精英阶层的直接参战。
拉卡的飞船完全由生物质构成,具体推进原理尚待研究。
拉卡巢穴具有多重功能。
分别为:大气改造装置、生物孵化中心、强效电磁干扰源。
电磁干扰范围基础影响半径达1000平方公里,而且巢穴规模越大,其影响范围也就越广。
情报部门同时提交了最新的全息战区地图,明确标注了高危区域。这些区域均呈现出两个共同特征:紧邻拉卡巢穴,大气中甲烷浓度严重超标。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寇米迪斯补充,“随着该国抵抗力量的持续衰减,拉卡对其态度已转变为类似人类对待害虫的模式:当反抗活动较为活跃时,会进行针对性清剿;而当反抗迹象不明显时,则采取放任态度。因为它们判断,幸存者最终都会因持续扩散的甲烷污染而自然消亡。”
利亚的手指在全息投影上轻轻划过,随着她的动作,地图比例迅速缩小。美洲大陆被她标注为暗红色,而亚欧非区域则是不同深浅的红色,以及一块代表未界定的蓝色。
“根据拉卡脑中凝结的记忆结晶,可以得知,美洲已经完全沦为拉卡的培育基地——就像后花园一样被它们精心经营。”她的指尖停在太平洋西岸,“而这里,人类仍在抵抗。“
她展露出一个跃跃欲试的微笑。
“我们去亚洲。”
……
“全体注意,敌机群现于东北方向,高度四千米,预计三分钟后抵达我方上空。”
周团长将望远镜从眼前移开,右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手枪。这个在军队条令里要被记过的危险动作,本是不该出现的,可自从大半年前那群如噩梦般的蜥蜴人入侵地球后,一切都变了。
如果被那帮怪物抓住改造成“狗”,他不如先一枪崩了自己。
“团长,还是老样子,六架。”老何蹲在掩体里,用铅笔记下观测数据。曾经,这位四十岁的老飞行员依靠着先进的战术平板获取各种信息,可如今,那平板上只剩下一片雪花,他更像是一个二战时期的观测员,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获取敌情。
周团长点点头,目光随即转向跑道。十八架J-16已经准备就绪,地勤人员们正争分夺秒地做着安全检查,检查完毕后便迅速撤离。
没有雷达指引,没有数据链共享,这些价值数亿的先进战机,只能依靠飞行员的肉眼和直觉在苍穹中搏杀。也因此,最优秀的J-20已经一架架拼完了。
“老规矩,三盯一。”周团长拍了拍老何的肩膀,“你带林宇飞和赵博一组。”
老何眉头紧皱:“还让那丫头上啊?她上次都吐在驾驶舱里了。”
“半年了,我们还剩多少飞行员?”
老何的嘴巴开合了两下,终究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虽然此刻他们身处基地,四周被坚固的掩体和忙碌的战士所环绕,看不见那遥远城市中的景象,但他们的脑海中却能清晰地浮现出那令人心痛的一幕。
在那些城市的上空,拉卡的孵化塔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根根插入大地的黑色尖刺,时刻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
只要能抹去那些刺,只要能将那邪恶的威胁从地球上彻底铲除,每个人都愿意拼上自己的性命。
他们也确实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在这半年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太多战友的离去。
塔台——如果还能称之为塔台的话——实际上只是一个沙袋垒起的观察哨。通讯员小王用旗语向跑道打信号,十八名飞行员同时奔向各自的战机。
林宇飞的手指在颤抖。这不是她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但每次看到那些拉卡飞行器,她的胃就会一阵抽搐。
最初,那些拉卡飞行器不过是一团团如呕吐物般的怪异物体,可如今,它们竟变成了F - 35的造型。据说,这是外星人的一种生物模仿技术,他们在老美那边获取了最好的飞行器数据,随后便将自己的飞行器变成了这般模样——也是最符合地球环境的飞行器造型。
只不过这些拉卡战机表面覆盖的不是金属,而是油腻腻的黑色甲壳,没有明显的推进器,却能做出违反物理常识的急转和悬停。
林宇飞强迫自己深呼吸,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像训练时那样仔细检查仪表——尽管大部分屏幕都是黑的,只有少数几个指示灯在闪烁。
“菜鸟,别盯着那些没用的。”老何的声音从隔壁机舱传来,他正用粉笔在座舱盖上画辅助线,“记住,它们的转弯半径比我们大,但加速快。咬住就别松口,别给它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林宇飞点了点头。
发动机的轰鸣声盖过了所有声音。没有地面引导,没有电脑辅助,十八架战机像他们的先辈那样,仅凭肉眼判断距离,依次升空。
林宇飞感觉汗水顺着后背缓缓流下,三千米高空,云层像破碎的棉絮,在风中肆意飘荡。突然,老何的飞机剧烈摆动了两下——这是发现敌机的信号。
它们来了。
六个黑点从云层上方俯冲而下,没有声音,没有尾焰,像一群发现猎物的秃鹫,带着死亡的气息,迅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