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府里。
刚下朝就赶来的嬴政把李缘从床上拉了起来。
然后脑子本就没怎么醒的李缘,听到嬴政说的内容后就懵了。
这个时候,居然有人主动提出国家意识的重要性?
这还是古代吗?
“寡人觉得他讲得很对。”嬴政说:“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借着华夏族认同的时机让百姓具有国家意识,这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良机。”
“嗯,这点我认同。”
李缘确实认同,因为他在教科书上看到过外国人打来时,清末时期的百姓是怎么‘欢迎’的。
如果不是那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后世华夏百姓的国家意识绝不会那么强烈。
但那是在危难之机的催化下,现在……
什么事能让秦国人都感到危难?
“你就没办法?”嬴政有些不甘心。
李缘摇了摇头:“你也看过史书了,汉民族认同的诞生时期是什么样,当时的中原大地简直……”
“后世国家意识诞生时,我们遭受的苦难比那更为严重;正因为那太沉重了,所以后来的我才认为,国家利益大于一切,我宁可自己死、也不愿意国家再遇到那种情况。”
“可现在,秦国还有对手吗?还有什么苦难是能让六国百姓未来也诞生出这种认同的?”
嬴政有些不爽,太强了也是坏事?
他大概能理解,就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要共患难才最真一样,一个民族内部的认同、一个国家国民的共同意识,也是需要一些重大事件的催化才能有的。
可现在,貌似没有一个重大事件是能让全天下百姓都感觉到刻骨铭心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山姆大叔,他强是强,可历史那么薄,以至于内部割裂得哪天打内战李缘都不会惊讶。
“如果……”李缘忽然说:“如果真要有什么事件是全民都可以参与的,那现在也执行不了。”
“什么时候才能?”
“天下统一、民间势力崛起的时候。”
到那时,由嬴政或者扶苏来一场内部革命,将那些贵族、资本家当成集体意识的祭品,那也是个机会。
只是这个机会,一是时候没到,二是李缘觉得自己玩不转。
还是到时候让嬴政这些聪明人去搞吧,大不了带他们去求助一下太阳,反正那时秦朝的事也大概完结了。
嬴政没问别的,只是相信了他。
……
时间在转眼间流逝了一个月。
咸阳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西域,楼兰和乌孙在边境紧张对峙,但双方就是没开打。
楼兰使者来到秦国,整日游说秦国高级官员,试图让秦国约束一下小弟、或者从秦国取得打乌孙的许可。
但高官都是些老狐狸,踢皮球技术让李缘叹为观止,国足要有他们早拿大力神杯了。
而北边,月氏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东胡长驱直入数百里,直到月氏王亲征才挡住东胡的攻势,双方打得火气极重。
战争打下来,月氏北部部落损失惨重,以月氏王为代表的南部势力则在月氏国内彻底占上风。
如果不是月氏王带兵亲征尽显王者风范,许多人甚至都要怀疑月氏王勾结东胡了……
而中原的战争。
李缘看着面前的情报,又看了看空中飘落的雪花。
“估计燕王此刻,正在风雪中沉默吧。”
齐国的进攻,随着军心大乱而被迫中止。
当齐王查出是那个离开的秦国使者散布的谣言后,齐王当晚就召见了新赴任的秦国使者。
对方以‘我没有、不知道、不是我’直接回怼。
齐王又不敢真的拿秦国使者怎么样,只能投入精力到安抚国内的事情上。
而郭开在带着劣势兵力打赢齐国后,并没有带兵回去,而是带兵来到了赵燕边境,美其名曰军事演习。
这让一直想偷袭赵国的燕王很难受。
赵军士气正盛,这个时候战机已经没了……
嬴政对燕王一贯的不屑:“燕王的心思,怕是早就被郭开给看出来了。”
“他之所以带着大军在边境守着,就是要等着燕王主动开战,可燕王又不敢在赵国有防备的情况下开战,于是双方就这么耗着了。”
“你说得没错,那燕王真就又菜又爱玩。”
燕王原本的心思是什么,他大概猜得到。
等赵国和齐国两败俱伤后,趁着赵国虚弱咬一口,这当中说不定还会有些动作,比如对天下宣扬‘我早就想打赵国了,只是不想和齐国二打一’,或者给主动给赵国一批钱粮、以及三个月的整备时间,以此来彰显燕国的君子之风。
反正赵国刚打完一场战争,哪怕给他们半年时间休整,粮食和百姓民力也不可能恢复,而燕国一直在备战,赢面依旧很大。
谁知道齐国打得这么残废……
与此同时,韩国的平叛战争也落下帷幕。
韩王征发十万大军剿灭叛贼,无功而返……
那支被称为清平队的反贼的故事,在韩军内部不知为何大肆传播,韩军士兵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对这些被逼迫造反的人心有怜悯。
加上对方据传和秦国有关系,打起来畏手畏脚。
许多士兵似乎是知道了对方不杀老百姓,而自己哪怕打了胜仗也得不到什么奖赏,于是一打起来直接投降。
有一次战斗,两百清平队反贼缴械了一千韩军士兵,而双方居然都是零伤亡这敢信?
韩王自觉丢脸,留下两万士兵精锐在那附近驻扎、以求限制反贼的活动之后,选择了撤兵罢战。
在这种天下局势下,秦国国内却是一片平和。
科学院的研究依旧耗资巨大却进展缓慢。
学宫又新完成了几百官员的进修,同时新招收了上千民间学子,其中还有一百多女子。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女子的受教育程度简直低得可怕。
那一百多女子,大部分还都是大户人家或者官宦之家的,真正从寒门或者平民之家出来的女子,只有三个。
其中两个都是家里小有资产,只有一个是父母都是农人,由女孩在最近一年内跟着附近一个工厂里的被贬官员识字的。
对此,李缘实在是无话可说。
因为别说这个大秦时代,哪怕是他所在的后世,许多人重男轻女思想都很严重。
‘女孩子反正要嫁人的’‘读太多书还不如嫁个好人家’‘你出去打工给弟弟赚学费’等等事情,在新闻里层出不穷。
“寡人会改变这一切的!”
看到他对着那份学宫的文件发呆,嬴政知道他在想什么,很是坚定的说道。
李缘抿了抿嘴:“如果你女儿以后要为官或者从军怎么办?”
“女儿家何必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