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眨眼间,局势急转直下。
那些突然反戈的人,动作娴熟且狠辣,每一刀都直逼要害,文宣使团的人猝不及防,顿时死伤惨重。
岑漪面色一凛,眼神瞬间锐利如鹰,她双腿一夹马腹,白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混乱中心。
她一边疾驰,一边高声喊道:“王府护卫听令!务必护住熙寻皇子与文宣使团!”声音坚定而有力,在混乱的嘈杂声中清晰可闻。
峥西王府的护卫们迅速反应过来,纷纷抽出兵器,与反水的人展开殊死搏斗。一
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文宣皇子的轿子在混乱中剧烈摇晃,轿中的皇子吓得脸色苍白,紧紧抓住轿中的扶手,心中充满了恐惧。
王府护卫们皆是训练有素,听到命令后迅速反应,朝着刺客们涌去。
熙寻皇子的轿子周围更是成为了攻防的焦点。
那几名忠心护主的宫侍,迅速将轿子团团围住,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屏障,试图保护皇子的安全。
然而,刺客们似乎铁了心要取皇子性命,不顾自身安危地疯狂进攻。
一名刺客瞅准一个间隙,身形如鬼魅般一闪,手中长刀狠狠刺向轿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宫侍眼疾手快,大喊一声殿下小心,用自己的手臂挡下了这致命一击,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绯红色的锦缎衣袖。
而在不远处的临街楼阁上,世家大族们早已没了刚才谈笑风生的悠闲模样。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看着下方这场血腥的变故。
一位世家公子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在这种时候……”
旁边一位年长的世家主脸色阴沉如水,一边拽着家眷后退离开一边低声说道:“看来,这背后的水很深啊,绝非简单的刺杀。”
街道上,百姓们慌不择路地奔逃,许多人被慌乱的人群挤倒在地,又被后面的人踩踏而过,发出痛苦的呻吟。
街边店铺的老板们也顾不上收拾店铺,纷纷关门躲避,只敢透过门缝偷偷往外张望。整条大街,弥漫着浓浓的恐惧与血腥气息。
此时,砚安在宅子里听到外面传来的阵阵惨叫,心中的恐慌愈发强烈。
他紧紧抓住身旁桌案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那名暗卫一脸警惕地守在他身边,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迎亲队伍中,随着王府护卫的拼死抵抗,局势逐渐有了些许转机。
刺客们虽然凶悍,但王府护卫人数众多,都是有军功在身,一人顶三个人,渐渐稳住了阵脚。
然而,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声音急促而密集,仿佛有大队人马正朝着这边赶来。
众人心中皆是一喜,只以为京中前来支援的军队到了,能解迎亲队伍的燃眉之急,可定睛一看,来的竟是身着陌生盔甲的士兵。
他们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与决绝,整齐划一的步伐中散发着肃杀之气,丝毫没有援军该有的急切与友善。
这队士兵在混乱的街道前迅速列阵,没有任何犹豫与迟疑,便朝着王府护卫和迎亲人员杀去。
他们的战术配合娴熟,兵器挥舞间,寒光闪烁,每一击都带着必杀的决心。
原本稍占上风的局面,瞬间又陷入了胶着,甚至因为这股生力军的加入,王府护卫和御林军开始有些吃力。
此时,迎亲队伍遇刺的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入宫中。
凤君正伴着女帝在养心殿内处理政务,听闻此消息,凤君研墨的手一顿。
“什么…?京中出现大批不明士兵?”凤君心脏突突直跳,看了眼面色阴沉的女帝,不曾想这机会来得如此迅速,如此势如破竹。
通报的宫侍满面的惊恐,抖如筛糠。
“如今京城守城门的官兵尽数被杀了,其余的官兵也都反水…就连官员重臣家中…也、也…”
宫侍话再也说不下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女帝面色瞬间阴沉如墨,批改奏折的手却没停。
“这群乱臣贼子。”女帝语气中甚至带了些嘲弄,对着身旁的贴身侍卫厉声道:“速去将亲卫军统领给朕叫来,让他即刻点齐亲卫军前来护驾。”侍卫领命,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出。
紧接着,女帝又看向阴影处的暗卫吩咐:“你即刻出宫,依照之前部署行事。”
暗卫悄无声息地去了。
殿内短暂地恢复了平静。
凤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见女帝还不慌不忙地看着奏折,有些拿不准女帝的心思,研墨的手再次动了起来。
“陛下,如今局势如此危急,可如何是好?这背后之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公然在京城掀起叛乱,怕是早有预谋。”
女帝头也未抬,手中朱笔在奏折上划过,留下一抹鲜艳的红,淡淡开口道。
“自然是早有预谋,否则也不会让他们如此顺利地劫杀岑漪的成亲队伍。”说罢,她终于放下朱笔,抬起头来,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看向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