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皇上的承诺,长春宫内他的亲生母亲玉茹纱开始在方嫔眼前,露出她的真实一面。
高太后盼望与离宫十年之久的勤王殿下团聚,住到一起,积蓄长期的怨恨,终于在心怡厅内找着希望。
她不肯放松防线,允许任何人打断她的计划,尽快把心怡厅交给勤王来住,将红姻楼给皇上使用,静慈庵内尚有大块的地方,可供勤王居住,单单一座红姻楼值多少钱,非要把一场好戏给搅黄,也不让高太后歇口气过下好日子吗?
红姻楼指日可待,助长出方云舞的势头,偏离宜清莹在身边的轨道,正逐渐走上一条与方嫔阁同命相怜的大路,利于方嫔扶摇而上的未来,已然无视宜妃娘娘的存在。
目前能让方嫔娘娘和宜妃抗衡下去的优势,出于宜妃流产后无法再生育的痛苦,使方云舞有了可乘之机,通过皇上拿心怡厅换得高太后的出场,去说服勤王殿下让出红姻楼给她和皇上居住的条件,给方嫔足够胜算,可以为皇上怀得龙嗣,取代宜妃的位置。
方云舞知道,十月份宜妃身体不适,短期内恢复不起来,远离宜妃阁的行为,没什么不妥。
况且,几天前,宜妃下午打断她和陆尹在方嫔阁书房中读《通史》的思路,对陆尹先生百般刁难,不肯罢休的势头,实在令方嫔感到心里作呕,开始敷衍宜妃的追问,弄得宜清莹离开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十月份最后一周,陆尹第三次到方嫔阁中教《通史》,一切顺利,并无阻碍。
宜妃娘娘只知他其一,浅尝辄止,加上急于侍寝的念头,和并未复原的病体缠身,令她放下执着的想法,认为方嫔尚没对她构成威胁,不好随意插手陆尹之事。
隔岸观火,仍没见到方云舞对她有所动作,宜清莹扭头转向皇上,能多和他待一会,绝不肯放弃它。
陆尹不知道,勤王殿下暗中在红姻楼内大做文章,迎接皇上和方嫔娘娘到来的计划,也没从听他教书的方嫔那里,寻着任何蛛丝马迹,明白她正处心积虑飞往高处,只像从前那般,教完当天《通史》后,径自出宫回静慈庵书香阁里。
使方云舞魂牵梦绕的,莫过于十月底,最后一次于方嫔阁中侍寝的场面,让她从皇上那里得到更大的把握,利于对红姻楼的拥有,心旷神怡起来。
“皇上,明天就是11月开始的时候,高太后整装待发,进入静慈庵内,住三天之余,有足够功夫和勤王殿下,将整座红姻楼游遍。您觉得高太后能如你我所愿,把红姻楼从勤王手中要过来吗?”
方云舞和齐言缠绵之后,躺到床上,充满底气,循着他提供的线索,问它的结果。
“这朕怎么能从母后那里一下子窥透呢?她近一周来,对皇兄的回复,一直守口如瓶,只字未向朕吐露。我比你更着急知道,母后内心做何感想,是否一心为我的利益考虑?朕在心怡厅之事上,已仁至义尽,愿把它腾出来,给皇兄换红姻楼住,确为深思熟虑才下的结论。母后没给答案,表明勤王殿下心有不甘,不肯与朕实现它。待她过了明天与皇兄相见的三天之期,回到长春宫内,朕再前去打听它的进展吧!”
齐言对这件事,如今也拿捏不定,和云舞同样焦虑不安的他,只能把话婉绝地转达给她,希望她耐下性子,应该相信母后的能力,单凭她对勤王殿下的日思夜盼,红姻楼也会离皇上越来越近。
“臣妾不是怪罪母后的意思,望皇上不要怨我多言。既然母后将心思,全然放在勤王殿下那边,忙着明天与他在静慈庵团聚,那么等待多些时间,我也能够接受。”
方云舞不愿打击皇上,依着他的性子,知他现在心中不好过,勤王殿下对他而生的隔阂,沉积多年未解,这次,皇上没任何前兆地打出标签,心怡厅归他,红姻楼归皇上,使勤王受够皇上一言九鼎的怨气,不想对他做出解释。
满怀期待地送母后坐上驾辇,是第二天清晨,皇上离开方嫔阁中,到高太后前,履行今日完成她入静慈庵见勤王殿下的职责。
车马人员一路浩浩荡荡,出了皇宫,踩着朝阳升起后的曙光,高太后一心所向的红姻楼,此次怕再遮掩不住它的风彩,即将对她打开它的大门,从而进入它的领地,不给勤王机会周旋它左右,使高太后举足不定,难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