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苍以玉簪半束青丝,任由几缕银发垂落颈侧,倒像是雪崖上垂落的冰棱。
面颊瘦削如刀刻,偏生唇边总噙着三分笑影,青须修剪得极齐整,颔下那缕最长的须尾随风飘拂时,总教人想起鹤唳九霄时掠过的尾羽。
玄色箭袖里探出的指节分明的手,正摩挲着腰间镂空螭纹玉带,与他握惯刀剑的指腹薄茧一道,洇染着三十年前元关外的沙尘。
阎苍一手握住腰间横跨的太阿剑,骤然转身素纱披风扬起惊鸿弧度,露出内里松霜色交领上绣着的星斗图。
晨光穿透层云落在他肩头,衣襟上银线绣的二十八宿次第亮起,倒似将整个银河都披在了身上。
在场的众人只觉得这一刻阎苍的身影变得越发高深莫测,好像如他所说的马上就要直上九霄一般。
时间来到离巳时正点剩下五分钟不到,突然天空之中云彩化作万尾银鱼跃出墨浪,背鳍下浮起幽蓝光脉,恍若龙身褪下的鳞甲正在苏醒。
云层里传来三十三重天外的编钟声,整个兴塘城所有含苞的优昙花同时绽放,花蕊中升起的金粉在触到晨光的刹那,凝成半空中浮动的上古铭文。
九江开始逆流,倒涌向星斗错位的苍穹。
波浪粒与坠落的银鱼相撞,炸开无数朵青莲状的灵花,每片花瓣都映着仿佛阎苍此刻的面容。
兴塘城附近的山林之上,无数飞禽走兽集体来到山头,纷纷对着天空咆哮着仿佛在吟唱太古的祝词。
天空之上无数银鱼整齐划一的划开一道通天大道,照亮了正在龟裂的天空。
天色一瞬间竟然暗了下来——那后面不是虚无,而是缓缓旋转的无数星宿,每颗星辰都垂下蚕丝般的光弦,缠绕在阎苍悬空的身上。
“元珣!元珣!”
这个时候在场众人已经彻底傻了,白任疯狂得对着阎苍呼喊,他没有想到阎苍说的飞升一事竟然是真的,他真的是星宿下凡!
自古以来哪有帝王不想成仙者,眼前的一切告诉白任,阎苍真的是仙人临凡!
他大喊着阎苍的名字,希望他能够将目光看向自己,能想起这个对他还不错的人间帝王!
“陛下,善待臣的后人和弟子们。吉时已到,我去也!”
阎苍说完这句话,瞬间化作一道光芒,向天际冲去,最终消失在了这漫天的星空之中。
阎苍离去后半晌,天空渐渐恢复了颜色,世间的一切在这一刻终于恢复了正常。
秦光兴十四年,二四五年三月初八,这一天秦国前将军阎苍化作虹光,飞升仙界,整个兴塘城百姓无不震动。
有才子在此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以此来纪念这位星宿下凡的将军为秦国带来的和平。
“铁甲吞沙啮月牙,寒光卅载淬龙蛇。刃头未冷关山血,匣底犹鸣瀚海笳。
忽有星芒垂紫极,漫收烽火铸丹砂。玉京诏落封侯骨,来扫瑶阶万树花。”
阎苍飞升一事,当时在校场看到的百姓并不少,只是阎家似乎并不愿接受这个结果。
秦光兴十四年,二四五年七月初,在彻底收复了福州全境之后,白任带着大军回到了神都。
九月,白任正式在神都举行祭天仪式向天下宣布秦国已经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业,整个秦国上下无不欢呼雀跃。
竖年正月,大年会之后,白任改年号光兴为正隆,开始了对于整个天下的治理。
因为有阎苍提出的六部制度,当天下统一之后,朝廷的办事效率要远超过往几个朝代,很快天下就迎来了和平和稳定,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白任励精图治的几年时间,整个秦国很快就从战争的疮痍之中恢复,开始蒸蒸日上。
在白任离世之前,秦国的国力已经恢复到了前秦末年时期,除了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外,至少大部分的百姓能够吃得起粮食而不被饿死。
正隆五年,白任五十六岁之际,这位统一天下的皇帝离开了人世。
如果阎苍还在世,他一定会发现系统所给的人物的成长极限并不代表这个人能够平平安安得活到这个年纪。
就像最处他看到的白任的成长极限是六十岁,而现在白任五十六岁就离开了人世。
人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确定的,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才是决定人的寿命长短最关键的因素。
白任离世后,白柏正式接过皇位,改年号为兴隆,史书称其为秦高宗。
白任在世之时虽然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但是各州郡的最高长官仍然掌握着极大的军事力量,这是国家统一之后不可避免的难题。
白柏在位之际延续了白任之前的政策,同时开始着手削弱各地都督的兵权,这无疑遭到了更大地阻碍。
但是说到底白柏也是有军功在身的,在其少府出身的一众官员的配合之下,很快中州、方州、福州、定州、江州地区的都督相继被架空,手中的兵权也被分食,使得神都朝廷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集中。
只是可惜白柏并不是一个长寿之相,兴隆七年,二五七年秋,白柏因胃病离世,享年四十岁整。
白柏离世之后,对整个天下的震动十分巨大,秦国复兴不到十二年,连续两任皇帝离世,这无疑给新生的秦国蒙上了一层阴影。
白柏与庞皇后之子,年岁十五的太子白毅登上皇位,改年号为庆成,史称秦殇帝。
白毅乃是和平时期长大的太子,对于军事战略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在登上皇位之后,不仅延续了前两位皇帝留下来的内政方针,同样也延续了秦高宗白任的削权策略。
白柏之所以从东南州郡开始削弱兵权,正是由简向难的策略。
可惜他死得过早,白毅又不懂这些军政方面的知识,只想着一刀切,最终因为这一系列事件开启了秦国中期近二百年纷乱不休的内战。
这极大的阻碍了秦国这个新兴国家的发展,一直到几代之后出现一位极其雄才大略的皇帝才结束了这些纷争,将秦国的国祚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