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伍不是过家家,按照常理陆文昭这个千总并不能自主调离。
不过他是戚家军传人,有名将戚继光的人脉余荫庇护,再加上太监监军对他主动请战十分欣赏。
所以欣然点头同意,将他一营五百多人调到刘铤的先头部队。
刘铤部有一万余明军,再加上半岛李氏王朝支援的一万军队,刘铤总共统帅两万一千人。
不过虽然统管两万军队,但他依然对陆文昭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陆千总不愧为戚将军传人,杀寇报国之心日月可鉴。”
面对这个主动来先头部队并愿意打前锋的人,刘铤很给面子的亲自走出大帐迎接。
他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又是皇帝心腹,自然清楚此战凶险异常。
这凶险不只是来自满清八旗的兵锋,还有内部通敌者的阴谋算计。
陆文昭能主动请战前来自己这里,就证明这个人是忠于大明,忠于皇帝的好儿郎,刘铤自然感到高兴。
“刘总兵谬赞...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标下愿为前锋为陛下效死。”
“哈哈哈,好好好...”
陆文昭这番话让刘铤更加高兴,忍不住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点头道:
“既然文昭你有如此忠君之心,那我也不会让你失望。”
说着便往旁边的太监监军看了一眼,见他微微点头后继续道:
“只要此次大战你能立下功劳,我和监军大人两人愿意联名上奏陛下,奏请陛下为武庄将军正名。”
闻言,陆文昭及其身后的数位亲兵一脸激动。
他们是正宗的戚家军传人,当然最在乎将主戚继光的身前身后事。
二十年前戚继光贫病而亡,他们这些戚家旧部也一直收到上面打压,以至于威震华夏的戚将军,在万历四十五年才给他一个平淡追谥:武庄。
其实大家都清楚源头在哪里。
就是皇帝对他自己老师张居正的愤恨,而张居正又是戚继光的恩主。
如果没有张居正的提携,也没有曾经辉煌无敌的戚家军。
二十年来戚家旧部面对这个无解问题,皆是无奈叹气。
如今听到刘铤愿意出头为曾经的将主正名,甚至有机会能为他追谥更高谥号,戚家旧部出身的几个亲兵无不为之激动。
大家都不怀疑刘铤的能力。
要知道他父亲当年可是大都督兼太子太保的刘显,是人尽皆知的皇家忠将。
所以刘铤在万历皇帝心中的分量,比朝中许多阁老的分量还重。
“感谢刘将军...
标下及麾下将士必定奋勇杀敌,以报陛下、监军以及刘将军之大恩。”
“呵呵,文昭请起...”
刘铤这下也不称呼他为陆千总了,直接亲切的称呼他名字。
在刘铤的虚扶下陆文昭顺势起身,一旁的监军太监也很满意陆文昭的态度。
“文昭...
既然你愿为开路先锋,那就接令吧。”
说着刘铤示意身后一个亲兵递去一个先锋令,而后挥手驱散周边士兵,只留下各自的亲兵和监军太监。
“文昭你能主动请战,我和监军大人都清楚你是忠君之人,那我也就跟你直说了。”
“请将军示话。”
“杨经略此次制定四路大军围剿女真老巢赫图阿拉,我和监军私以为十分不妥。
但无奈李如柏总兵官,还有其他几位总兵都支持杨经略之策。
我和马林,杜松总兵三人人微言轻,虽有异议但也无法,所以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闻言陆文昭脸色瞬间一变,站在他身后的李绍安也是内心暗动。
从这番话中可以得知刘铤、马林以及杜松三人是一伙的,都是忠于万历的人。
其他几位总兵如:王宣、赵梦麟,还有驻扎辽阳的秉忠 、张承基、柴国柱等人跟他们并非一路。
怪不得北路军马林和西路军杜松,这么容易就被努尔哈赤打败并屠杀殆尽,只有马林率数位亲兵杀出重围。
只是李绍安有点不明白。
陆文昭只是小小一个千总而已,刘铤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些。
似乎是看出陆文昭的疑惑,刘铤不等他询问便说出缘由:
“我父当年曾与戚将军共击倭寇,两人是生死泽袍私交甚笃...”
陆文昭闻言双眼微红,装出一副伤感又激动的表情。但他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等刘铤的下文。
“昨日我向杨经略和李总官自请东路军主帅,统领大军由东路宽甸出兵,进攻女真都城赫图阿拉。
所以文昭你此次作为先锋部队...
除了东路军持有我暗令的哨探以及你的部下,沿途一切暗哨都务必全部清除。
是一切,明白吗?”
“是,卑职必不负总兵之命。”
看着激动得似乎浑身颤抖的陆文昭,刘铤和监军太监相互对视一眼,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那就领着自己的部队出发吧。”
“是,卑职告退...”
跟随陆文昭一步步退出营帐,李绍安内心暗笑。
陆文昭可是不用十年就当上锦衣卫千户的人才,刘铤还真当他是普通的武夫大老粗啊。
如果刘显真的跟戚继光私交甚笃是生死泽袍,那为何二十年来都没有帮他说过一句话。
刘显没死之前可是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左军府都督兼太子太保,是明军内部当之无愧的柱石级大佬。
如果他出来为戚继光说一句话。
那万历皇帝也不用等到万历四十五年,才为戚继光追谥一个“武庄”谥了。
哪怕刘显只出面说一句话,那最少都能追谥一个比武庄更上一层的武毅。
按照《明会典》的武将谥号,从高到低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
里面可没有庄这个谥号。
反倒是文官的谥号中有这个字,分别是:正、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
庄字也是列到最后面。
万历追谥戚继光为武庄,可想内中的深意。
联想到天启初年,戚继光被天启皇帝朱由校追谥为武毅,李绍安顿时明白了刘铤为何如此。
“聪明是聪明,可惜就是想得太长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