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军镇镇将的级别,高于刺史。全部由鲜卑贵族担任。
在迁都洛阳前,六镇镇将、副将、戍主、军主等职务,既是位高权重的肥缺,也是仕途迁越的垫脚石。
只不过,平城失去首都地位后,六镇重要性也瞬间降低一个维度。
后来,柔然、高车的西北方崛起了一个新兴大国突厥,它对柔然、高车的侵略呈碾压态势。
突厥的崛起,使得柔然对北魏的求助多过劫掠。
设立六镇就是为了对付柔然。柔然弱化,甚至有求于北魏,这令北方六镇重要性再次降低一、两个维度。
渐渐地,六镇成了失意官员贬谪地、犯官充军地、罪犯流放地……
不过,这种局面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得过些年回头看才有明显感觉。
最初,军镇内部的社会结构,与普通州、郡、县的区别,在于两点:
1.各级主官都是武官。如镇将、戍主、城主、军主、队主。而不是文官的刺史、太守、县令。
2.适用的法令是“军镇法”,而不是普通朝廷、州、郡、县法律。
如果仍不能理解其中区别,那么以后世的“戒严状态”理解就对了:军镇管理相当于是长期处于戒严状态。
更直观一点地解读,那就是:镇将拥有绝对权力,即使做错也不会修正。除了叛国。
军镇衙门的官员,分三类:
1.职官:朝廷任命的负责人。
包括镇将、副将、长史、司马(统军)。
为他们服务的低阶官员有参军、主簿、秘书等等。
2.监官:朝廷派驻,镇将无权任免。
包括监军、功曹、仓曹。
他们下面也设主簿、秘书。
3.镇兵。这是指那些有特别技能或身份的职业军人。他们也属于军官体系。
军镇下面的机构,依次是戍主、城主、军主、队主。
他们各自负责一个辖区,近似郡守、县令、乡长。
以上所说的是军镇的官僚体系。
官僚体系包括了官员、军队、军户、雇工、奴隶等。
从人数来说,他们占据总人口的80%。
然而,各军镇还有一个重要阶层:商户。他们占人口数的20%。
他们常驻军镇内,却不算军镇户籍人口,各有归属地。
他们从事各种交易。如粮食、丝绸布匹、牲畜(马、牛、羊、猪等)、茶叶、陶瓷、土地、人口(奴隶和妇女)……等等等等。
他们是生意人,专为军镇提供各种“外贸”服务,是军镇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他们不归军镇镇将管辖。当然,前提是不违反军镇律令。
而事实是,他们都不是简单角色,都是京城贵族、高官的商贸代理人。
除非迫不得已,军镇镇将不会为难他们。
因为,职业商户要么牵扯着上司、同僚,要么与亲戚朋友有联系。
即使是属于敌人、对手的,也要慎重。
因为,商场有商业规则,以竞争为主。这与官场、军队、市井有所不同,得区别对待。
对高欢一眼钟情,上怀朔镇城头找高欢的女子娄昭君,就是鲜卑贵族之后、大商户娄家的三千金。
娄家是平城人,在河套内有牧场,在六镇中设有据点,经营马匹、牛羊生意。是怀朔镇里顶级商家之一。
娄昭君时年17岁,比高欢大一岁。
她的父亲和几位伯叔们,在怀朔、武川、抚冥三镇经营生意。
娄昭君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
两个姐姐都曾是父亲帮手。现在她们都出嫁了,轮到17岁的娄昭君帮助父亲。
不曾想,一次随意的一瞥,城头那个执枪男子深深触动她的心弦。
娄昭君是聪颖果决、敢爱敢恨之人。所以她毫不犹豫上城墙找到高欢,对他表明自己心迹。
假如高欢不答应,娄昭君定会坚持争取。
实在争取不到,她可能非常遗憾,有点伤心,但不会难过。
现在,娄昭君有了高欢家的地址,她便按照他字条上注明的时间,让蛮叔驾车,带着侍女冬儿前往拜访。
高欢自从前天见过娄昭君后,他自己心中感觉,是在可与不可之间。
主要因为他年纪还不大,心思只在琢磨如何脱贫,不曾想过婚姻问题。
老爹高树生是指望不上的。他不会帮他拿这种主意。
高欢把这事对大姐高娄斤说了说。
大姐听了经过,又听说女孩名叫“娄昭君”,立即笑着道:“小欢,阿姐觉得这事有戏。她姓娄,阿姐名里也有这个字,这有点像冥冥天意。”
高欢听大姐这么说,心里已经拿定大半主意。因为大姐的意见在他这里排第一位。
娄昭君真的找来时,高树生从后门溜出去,到小酒馆喝闷酒。
他这个当爹的,落魄至此,给不了儿子任何帮助,无颜面对这种事。
大姐高娄斤权当家长,出面接待娄家小姐。
娄昭君带来许多礼品。蛮叔和冬儿两人来回搬了几趟。
高家这样的底层军户,房子寒酸,但是院子占地面积却不小。
老爹有个小妾很勤快,大姐、大姐夫也经常过来帮忙收拾。
总之还算整洁。
其实,娄家这两天已经发动关系调查过高家了。基本资料都清楚。
娄家世代擅长经商,爷爷那辈也有军功。几辈人通过联姻,在官场也有后台。
娄父觉得:高家这种破落官宦之家,家教传承却是一流的。所以并不太鄙夷对方。
最主要的是,自家女儿把话说得很满:若人家应承了,老爹不同意这门婚事,此身不嫁人。
娄内干只能苦笑。
这个三女儿,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主。爹妈都拿她没辙。
大姐高娄斤见到娄昭君本人相貌气质,立即给出了肯定评价;观察她的架势和礼单后,对她家家底有了一定认识;再与她交谈一阵,心里已经十分认可对方了。
她对自己这个弟弟的人品才气是有把握的。
唯一问题是:自家处境太糟、没有家底,对方家长了解情况后,未必会同意这门婚事。
送走娄昭君三位客人后,高娄斤看着弟弟,轻声道:“小欢,如果昭君父母不同意,你怎么办?”
高欢狡黠一笑,道:“大姐,这事用的着咱们操心吗?”
高娄斤一怔,随即释然。
是啊,这个弟弟年纪虽不大,但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在女孩子那里吃过亏?
末了,临走前,高娄斤叮嘱一句:“小欢,现在与小时候不同了。要是没戏,趁早断了她的念想。她的家人不能得罪,懂吗?”
高欢听了,一边细品大姐的话,一边认真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