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道:”娘娘放心,高远大人按照娘娘的吩咐,并没有急于表现自己
也未过分接近皇后,表现的都很正常
皇后没有起疑
照容道:“本宫果然没看错人,就知道他有这个本事
叫他一切小心,没有危险的时候,也不可掉以轻心
一切以自己为重,伺机行事
奴婢知道了
娘娘,陈美人在外求见
另一宫人来禀
她来干什么?
”春阳不解
照容却不意外道:“皇后如今东山再起,最过心急的,莫不就是她了
让她去前殿候着吧
是。”
照容说罢安顿着十一皇子道:“怀儿用些点心再读
如果实在累了就歇歇,母亲去去就来
十一皇子懂事的点头
陈美人在前殿万般焦急的等候着照容
见到照容出来后忙不迭道:贵妃娘娘。
给贵妃娘娘请安。”
照容神色平静道:陈妹妹来了,妹吧,来人,上茶
陈美人入座后,便着急道:“贵妃娘娘垂怜,妾身求您庇佑妾身!
照容疑惑道:“陈妹妹这话何从说起!
陈美人道:“是皇后,适才在路上偶遇皇后
皇后娘娘对妾身说了许多言重的话,还口口声声说
要让妾身吃不了兜着走,皇后一定是想报当年之仇
妾身本身份低微,人微言轻的又如何能是她的对手?
所以特求娘娘庇佑。”
照容不以为然道:想来皇后应该是与妹妹说笑呢
皇后如今刚复出,哪里就有这般精神头对妹妹做什么
再说了,妹妹不过只是个小小美人,一无圣恩,二无子嗣
她何辜要害妹妹,想来是妹妹多虑了
陈美人一口回绝道:”不会的,我伺候她那么久了
怎么会不了解她的为人,她既说了,就一定能做出来
她是何手段,娘娘比妾身更清楚
娘娘,您一定要帮妾身,皇后之所以这般恨妾身
无非是因为妾身背叛过她的缘故
她与妾身不共戴天,可当初之事,也是娘娘一手安排和授意的
这件事也并非是妾身一人的过错,娘娘不帮妾身,可就没有旁人了!
毕竟如今倒也不好重查当年之事。”
陈美人眼神复杂的盯着照容
照容眸光一冷,自然是听出了陈美人话中的威胁
便道:“看妹妹这话,说的倒是与本宫生分了
本宫并非是忘恩负义之人,妹妹之前的相助
本宫一直记着,既妹妹选择相信投靠本宫,本宫又且有让妹妹一人独自承受之理
妹妹尽管放心吧,本宫今日在这里向你保证,会保你安全的
明日祭天祈福大典后,皇上有意再晋后妃
除过一些已经位高权重的之外,剩余的几位后妃也是要趁着喜事晋一晋位分
本宫也会替妹妹谋划着,待晋了位分后
得了正主之荣,便也能名正言顺的将妹妹迁出甘泉宫
凌霄殿离着仪銮殿最近,如今还空着,到时候妹妹就搬过来吧!
在本宫的眼皮底下,想来也没人敢对妹妹做什么
本宫也能更好的照看到妹妹,妹妹意下如何?”
陈美人自是满心欢喜的立即跪下道:多谢贵妃娘娘成全
您的大恩大德,妾身没齿难忘,妾身就知道自己没跟错人
多谢娘娘,多谢娘娘!
待打发了陈美人离开后,照容的脸色变的阴冷万分!
春阳送走陈美人,回来看到照容这个样子后
心里也是明白了什么,只道:“娘娘别与她一般计较
不过是一心攀附权贵的人而已,这种人不值得娘娘帮她。”
照容却幽幽道:她若知足常乐,低调做人也就罢了
可她偏偏是个拎不清的,总是重提当年之事来恶心本宫
终是不可靠,就怕哪一日嘴上不把门,那咱们可就麻烦了
知道太多,又不顺从安分之人终是祸害,留不得!”
春阳道:“娘娘的意思是将她?”
春阳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照容道:“不,现在还不是时候,皇后彻底倒台之日
还是需要她的,如今也不能让她出事
成全她,便也是成全本宫自己
等迁宫后,你派人护她周全之时也盯好她
这个时候绝不能出任何幺蛾子。”
奴婢明白了
昭仪殿中,皇后疲惫不已的刚坐下,高远便有眼色
立即上前给皇后斟茶道:”娘娘,梅儿姑娘都安顿好了吗?
皇后接过茶水道:“本宫令人好生照顾他,服侍她沐浴更衣去了
她跟着本宫衷心一场,既落个如今的境地
终是本宫没护好她,让她受苦了”
高远安慰道:”娘娘也别这么说,形势逼人,娘娘自己尚且都被人所算计
自身难保,又如何能护着了梅儿姑娘周全
梅儿姑娘衷心娘娘,想来是是会理解娘娘的
提到这里,皇后恨恨道:“高照容,都是这个贱人
本宫英明一世,没想到却被这个贱人摆了这么一道
害的这般惨,这个仇,本宫必报无疑!
本宫复起之日,便是那高照容大限将至之日。”
皇后一脸的恨意
高远随即道:”娘娘,您想要报仇本无可厚非,这事若真做起来
倒也不难。
皇后狐疑看着高远道:”你有办法?”
高远继续道:小的听闻皇上有意要立五皇子为太子
那高贵妃便是太子生母了,对您的威胁只会更大
皇上年后还要御驾亲征,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宫呢
高贵妃如今敢对您不敬,作威作福无非是仗着皇上给自己撑腰
可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
不如您这个时候先养生息,将协理后宫的大权夺回来
凤到时候皇上一走,您便有足够的能力对她下手了
随便寻个什么由头,都能轻易糊弄过去
只要高氏一除,那五皇子也就没生母呢
您又是她的嫡母母后,这样以来
不仅解决了令您烦恼之人,还白捡一个做太子的儿子
五皇子自将您为尊,日后您便是嫡母皇太后了,名正言顺。”
皇后听后也是暂且平复了心境,喃喃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那个时候可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皇上不在,后宫自是皇后为尊,本宫就不信还收拾不了一个高照容
到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便都有了
没想到你一个内侍之人,居然还有这般远见?
高远道:”娘娘谬赞,只要能让娘娘舒心
小的愿意为娘娘排忧解难,替娘娘做一切您想做的事
娘娘开心,小的便开心。”
听着高远略显放肆的话,皇后不仅没有怪罪
反而觉得高远道话是那么动听和深情,说到了自己心里
便道:“不错,看来本宫没看错人,你或许能做本宫的左膀右臂力
高远笑而不语!
第二日,整个皇宫一片肃然威严,后妃宫人们都起了大早
满朝文武皆静然候立
一辆辆宫中马车整齐的排立候着,三年一度
也是皇上迁都洛阳后,第一次祭天祈福大殿正式开始
上至皇上,后妃,皇子,公主们
下至文武百官,亲王,王妃,皇亲国戚者,皆浩浩荡荡等候齐全
洛阳城东的皇家祭祀台,也是当初重修洛阳宫时
耗巨资和人力,为期半年才修缮好的皇家天祭
辉煌雄伟,威严肃立,也是皇权的象征
而就在皇家祭台不远处,便正是皇上每年为纪念太皇太后
而以太皇太后之命下旨修建的盛大慈明寺
慈明寺为皇家大庙,常年带兵侍守卫森严
也是因太皇太后之贤名为筑,常年叩拜祈福之人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皇上等人到底祭祀台时,天气正好,阳光明媚
皇上的心情也亦好
祭祀台上的祭品和贺礼皆摆放整齐,庄重肃严
两个神婆装扮,和皇上特请的寺中得道高僧们
都已经提前恭候多时,立即起身向皇上行礼
皇上皇后和满宫后妃,皇室中子嗣们,皆身着朝服盛装出席
李公公等随从内侍,内监,跟着皇上一道入祭祀台前
正中是天神雕像手持礼柱,左右两边各一尊金身佛像
皇上看着祭祀台感慨道:“想当年朕第一次参与祭天祈福之时
还是皇祖母还在世的时候
那会父皇刚走,皇祖母扶持朕登基
朕那会才八岁,还是小儿,什么都不懂
皇祖母垂帘听政,不少人不服她,想反她
皇祖母仅凭一人之力,排内忧解外患,朝局不稳,国就无法安稳
于是她带着还年幼的朕,在平成西郊祭天
祈求国泰民安,朝局安稳,大魏基业不倒
这一晃都这么多年了
当初那个只知道跟着皇祖母做事的懵懂年幼之人
如今也能独当一面,自己操持这祭天祈福大典
皇祖母啊,您看到了吗?
想来您看到的话,应该会很欣慰吧。”
皇后站在皇上身边道:“姑母一定会以皇上为傲的
皇上没有搭理皇后
向李公公使了个眼神
李公公立即会意,宣布祭天之礼开始。”
一时间,鼓声一阵,皇家侍从森严入场
将周围团团围住,不许任何人前来打搅
两个身婆跳跃着,嘴里念着祭祀之语
高僧们团坐在祭天台的两侧,拿着佛珠闭着眼睛,念着祈福佛语
宫中女官们取来蒲团
皇上和皇后在最前面跪于蒲团上
众后妃,皇子公主和朝臣们
皆在下首跪着,所有人皆闭眼,心中念着祝福之语
待读完之后
女官们又给皇上皇后取来燃烧的正旺的香
皇上皇后接过。
皇上深情诚恳道:佛祖在上,列祖列宗在上
今日朕元宏在此行大魏祭天祈福大殿,望佛祖和列祖列宗看顾保守
守我大魏江山风调雨顺,社稷永宁
百年安稳,基业不倒,保我后人身体康健,无病无灾
血脉相承,子嗣旺盛。
佑我大魏讨伐南齐一路顺风,出师先捷,杀他个片甲不留
固百年长青基业,信子元宏所愿皆所想,得先祖听闻,闻佛祖成望
元宏在此谢过。”
说完后,又与皇后一道,三拜后将香插入香炉中。
“李公公又道,“行拜礼,一拜
众人皆叩拜
二拜,三拜,礼成!
皇上和皇后,这才由着宫人搀扶起身
移步祭祀台前正殿内再上香拜礼。
众后妃和皇家之人这才起身走上前
女官主持仪式道:“众后妃行拜礼
以照容为首的后妃们,皆重新刚才的拜礼
后妃之后便是众皇子,众公主,众亲王,,女眷,及众朝臣
一一整齐而入,例行拜礼
皇上和皇后从正殿出来后,便由着宫人搬着椅子入座上首。
待所有人皆行彩结束后,又对着上首的皇上和皇后参拜道:“祝大魏百年基业安稳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看着众人对自己的朝拜,自豪之感又生了出来,一脸的得意
皇上严正道:“诸位免礼,请起
众人这才起身
皇上道:“今日祈福大殿如此顺利,朕心宽慰
也是各位卿家,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有各位对朕的支持和拥戴,朕也无法将这江山治理的如此之好
只是内忧已除,外患依存
南齐之战已是不可避免,便也不必避免!
我大魏如今的国力根本不足为拒,如因朕御驾亲征之际
朝不可无君,无治理之人
所以借着今日这般祥瑞之景,朕也要宣布一件大事
事关江山社稷
诸位敬行,自废太子元恂被废已多年
元恂无福,当年之事令朕忧心,所以这再立太子之事
便一直拖了这么多年,也让诸位等了这么多年
朕对不住各位,今日重立太子,也是给诸位的一个交代
给江山社稷,一个安稳。”
皇上看向李公公道:宣旨吧!
李公公得令,立即从小安子捧着的盘中
取出一道明黄黄的圣旨
这一次众臣皆没有反对,顺从的见到圣旨后,齐齐的跪下
李公公打开后,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国运之昌,朕心唯德,太子之位,虚悬已久
未得动荡,今仰承先祖训言,顾其子嗣
五皇子元恪,居皇子首,恭敬有礼,德才兼备
天姿粹美,端在元良,嗣已国本,俯顺舆情
谨告天地祖宗,宗庙,社稷,宜喜宜情,而今册立为皇太子
入主东宫,移迁太子府,以正威严。
钦此。”
听着圣旨,照容眼中含笑,一直盯着五皇子
心里也是由衷的替他高兴
而于婉儿等人,也一脸激动的看着五皇子
尤其是于婉儿,激动之余甚至流下了眼泪
自己是深知五皇子这些年来是怎么努力的
费了多少心血,才有了今日的成功
随着五皇子的高升,于婉儿身份也一跃直上
从今以后,世人皆要恭恭敬敬的缓一声太子妃
五皇子却是愣在了原地
立于自己下首的七皇子,还以为他高兴傻了
忙低声提醒道:“五哥,还不快谢旨意
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眼神下
五皇子一步一步的,缓缓走出
走到最前,跪到圣旨前双手捧敬道:“儿臣多谢父皇之恩
今后自会行履职责,勤恳自然,不辜父皇之嘱,不负众臣,不负众民
儿臣领旨谢恩,叩谢皇恩。”
五皇子心情沉重将圣旨接过后,向着皇上重重的叩了三个头
皇后看到这一幕,心里莫名的不是滋味
也没给太子好眼色
皇上倒是很给五皇子面子,亲自起身,到下首扶起五皇子道:”记着父皇之前对你说的话
希望你不要让父皇失望
五皇子重重的点头道:“父皇放心
只要儿臣在一日,朝局就不会散,江山就不会倒
儿臣以自己的性命起誓,此生不愧父皇,不愧臣民!”
皇上满意的看了五皇子后,与五皇子一道面对众人
大声道:“太子已立,国泰民安。”
众朝臣们皆无人反对,齐声道:“臣等谨遵皇上圣意
拜见太子,太子千岁千岁千岁。!
这一刻的五皇子也是终于放下了一直未定的心
也终究是尘埃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