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明的官员们来说,新考成法最大的要点就是废除了以考语评价官员政绩的办法。朱载坖认为,以考语评价官员,必然会产生各种的情弊,容易滋生腐败和朋党,这是朱载坖一直要避免的。
所以之后的考成,考语的作用就相对不大,计分考成将会成为官员升赏黜退的依据,而且这次考成法的考成的依据很多,张居正之前的考成法,主要针对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加强对于地方赋税征缴的监督,保障朝廷的财政,第二点就是保障朝廷的政令能够在地方得到贯彻,对于其他方面的监察就相对比较弱了。
这也是之前的张居正的考成法最为人所诟病的,海瑞制定的考成则例,对于地方官员的考核是多方面,钱粮和刑名当然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在考成则例中分值最重的部分,一共占到了六十分,达一半左右,但是对于文教、水利等其他事项的分值一样很重要,同时海瑞还设立了一票否决的情况。
辖区只要出现民变、大规模的流民等事情,不管钱粮、刑名如何,直接由都察院指名题参,交三法司会审。
同时围绕了考成则例,朱载坖还修改了惩治官员的办法,之前惩治官员没有一定之规,不管是锦衣亲军、都察院还有刑部都可以审理官员违法犯罪的案件,各搞各的,但是朱载坖现在要将这种情况改变,厘清都察院吏部刑部大理寺和锦衣亲军的职能。
锦衣亲军作为天子亲兵,自然是直接接受朱载坖交办的案件和一些疑难重大的案件,不受三法司管辖,审理情况直接上奏朱载坖,有朱载坖圣断,而一般的官员涉嫌犯罪案件,则由都察院负责调查,在都察院调查结束之后,如果认为不需要送交刑部议罪,则直接由都察院和吏部商量处分结果,报内阁审核即可,事涉四品以上大员的,必须要单独具本陈奏,由朱载坖御批之后施行。
而若是都察院调查之后认为应当送交刑部议罪的,都察院要先行文吏部,革职并且开除官籍之后,然后送刑部议罪。
这样的话,都察院就成为一个单独的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而刑部和大理寺则是司法机关,厘清权责,也方便各衙门行政。
朱载坖以诏书明发天下,要求朝廷官员好生学习考成则例,朝廷肯定是要严格执行的,朱载坖命令左都御史海瑞负责考成的落实,考成直接和大计相关,考成连续不佳的官员,要在大计中予以处分的,这是事关各级官员的乌纱,官员们还是很关注的。
隆庆十年就这么快要结束了,按照朱载坖之前制定的规定,各部要向内阁呈递年终的总结,以备内阁查考,同时要制定明年的规划,各布政使司也要向朝廷述职,尤其是涉及钱谷、刑名,地方藩库的问题,要向该管各部呈递文书,由该管各部和都察院予以审核之后通过,发现问题的要立即指名参劾。
而朱载坖最关心的自然是财政问题,在经过两轮大规模的清丈田亩之后,朝廷的田赋首次超过洪武年间,田赋本色达到了三千二百万石,超过了洪武朝的三千万石,仅次于永乐朝的三千五百万石,朱载坖估计,随着朝廷测绘地图和再次的清丈田亩,田赋本色还会继续增加。
不过对于朝廷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银钱的收入,朝廷今年的现银收入中,银钱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废两改元初见成效,根据户部的奏报,盐税收入一百三十七万两,同时向九边转运本色军粮二百八十万石。
钞关收入二百四十万两,已经成为了大明朝廷财政的一个重要来源,据提督钞关户部左侍郎鄢懋卿陈奏,随着税制的进一步完善,钞关税收超过三百万两,不是难事。
当然,对于大明来说,最主要的现银收入还是海关关税,据海关总署奏报,隆庆十年,海关关税收入四百六十万两,创下了关税的记录。
还有少府卿张守直奏报,钱息一百四十万两,内承运库金花银和王直的进献一共三百一十万两,大明朝廷的收入是相当部不错,不过朝廷的开支也是不菲的。
对于大明朝廷来说,最大的开支当然还是军费,水陆二师的军饷、军器、造舰等费用,何计高达五百六十万两,还有本色军粮四百五十万石,这是大明最大的一笔开支。
随后就是官俸等杂七杂八的开支,还有陵寝的营建等开支也高达六十万两,折腾一年,大明的财政还是很紧张,今年只能算是略有盈余,盈余约三十六万两。
主要是今年动用大军征讨北虏,直接耗银达三十余万两,加上各种物资的转运,总的费用高达百万两。
朱载坖要求内阁和各部制定明年的施政计划,朱载坖认为明年相对会安定一点,据郑洛河锦衣亲军的奏报,俺答的身体还尚算康健,应该能够再撑一段时间。所以朱载坖认为,明年主要的精力要放在国内。
首先是编列预算,在北方和缅甸大修水利,朱载坖要在北直隶发展棉纺织业,水利是不可获取的,不仅是北直隶,河道总督潘季驯在考察了河南境内的黄河河道之后,也向朱载坖上疏,要在河南境内大修水利,一来是防止水患,二来是保障河南的农业生产。
河南作为中原大省,地位十分重要,朱载坖认为,要是河南能够安定下来,陕西、山西等地都可以安定下来,一旦河南有乱,出现大量的流民,对于大明来说是极为麻烦的事情,所以在河南大修水利是极为必要的。
同时缅甸作为大明新归之土,也是大明在南方的重要粮仓,更要大规模的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对于缅甸的控制,这都需要朝廷财政的大规模投入。
所以工部等部门拟定了二百二十万两的巨额预算,要求投入进水利设施的兴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