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一下苦主,可以说是眼前一黑了。
“这波还真是有利有弊了。”
“不多生几个,都开不出三儿子这样的人才。”
“可是开出来了,人家又对你们没感情……而且还是一大票的拖油瓶。”
“人家要是没选择的话,还会一直帮衬家里。”
“有选择,那就跑路了……”
苏沉很无语。
他看了全程,对于苦主的教育方式不敢苟同,当苦主的孩子,小时候没少受委屈。
又饿。
又上不了学。
解释几句就要被打。
777号系统:“宿主!任务如下,本世界有特殊因素,小心行动呀!”
任务一: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希望孩子们都过得好。
任务二:对不起妻子,希望能够让她幸福。
特殊提示:本世界存在特殊因素,请小心行事。
“送我过去吧。”
……
……
任务世界。
八零年代。
此时,改开的风正在吹向神州大地,整个神州都开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
而在一个小村子里。
一个大院子中,一个小女孩正扒拉着黑白电视机。
然后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过来呵斥道:“别碰!弄坏了怎么办!”
“唔……”小女孩有些畏惧,“外婆……”
“等等。”
此时。
一道沉稳声音响起。
中气十足。
中年妇女米玉蓉有些愣神。
这声音听起来,又熟悉又陌生。
“孩子喜欢看电视,那就让她看吧。”苏沉迈步走过来。
四十多岁的苏沉,一身的腱子肉,一张国字脸,有一米七五的身高。
这如果放在后世,不算什么。
但在这个时代能够长到这个身高,就是很少的了。
尤其是苦主是饿过来的。
只能说是天赋异禀。
亦或者是。
基因差的都已经被自然淘汰了。
“小槐~”苏沉张开手。
“外公~”郑飞槐一下子扑到苏沉的怀里。
“你就惯着她吧!”妻子米玉蓉笑骂道。
“对了,让苏慧也回来吧。她一个人在外打工,不好。博文也已经在外做工了,可以补贴家里。”苏沉说道。
米玉蓉有些不情愿,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而且大女儿眼光不好,嫁了个商人,那商人竟然卡着最后的时间点被抓了……
转眼间,天就变了。
当初的那些法律都没了。
可是大女婿人都没了,又能怎么办呢?
她人要是回来了,寡妇带一个女儿,就算有丈夫苏沉镇着,也难免被村子里的小混混耍流氓,到时候被流氓倒打一耙,大女儿的名声也没了。
想一想都是一大堆的麻烦事。
“之前不是打过电话吗?她说她在县城里做工,也勉强能够养活自己,吃住都在厂子里呢……”
苏沉打断道:“哪有什么这不好那不好的?让她回来就是了。一个22岁的妇人,还有几分姿色,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
在苦主的记忆里。
苏慧的杳无音信是非常突然的。
可以说,是死了,是活了,谁都不知道。
报公安,也只是按照失踪人口处理。
对此。
苏沉是不太看好的。
年代问题,这个岁数的年轻女孩,如果莫名其妙的失踪,那下场基本上都不会很好。
“唉,好吧。”米玉蓉点点头,准备去村口的小卖部那里打公用电话,要付3分钱的传呼费,而每打三分钟都要花4分钱。
很贵,所以要长话短说。
而米玉蓉也从来不反驳苏沉。
当初逃荒,她跟了。
无论苏沉做什么选择,无论苏沉是好,还是不好,她都默默的跟随在身旁,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她也会抱怨,但抱怨过后也就继续跟着苏沉。
而这边。
苏沉则是抱着外孙女。
盘点了一下目前家中的情况。
既然是这个时间点。
那就不用管大儿子了。
大儿子苏立国,这都不是有没有坟头草的问题,而是坟头草已经一大堆了,每年都得去扫墓砍草。
大女儿苏慧,今年22岁,之前嫁给了一个商人,结果卡着时间点被抓了,虽然离了婚,但大女儿也受了影响,原本世界线里她把女儿留给苦主夫妻带,她自己一个人去县城打工,在数年之后忽然失踪,杳无音信。
家中还有苏博文,今年19岁,读了个职业高中,出来后好做事,手上有一门技术。
但实际上在原本世界线里,他过几年就要染上赌博然后变成烂赌鬼,家破人亡。
此时,二女儿苏楚宁仅仅17岁,苦主这边是咬牙供完到了初中。
其实这是运气。
因为在初中,苏楚宁和一名年轻男生结缘,并且在三年后结婚。
这位二女婿就是那个战死前线的军人。
如果抛开战死不谈,其实谈个军人,对于苏楚宁是个很好的选择,存得住钱,丈夫品德也过得去,而且是同学+青梅竹马,夫妻感应也不会出问题。
问题偏偏就在于战死了……
目前,苏楚宁在家里帮忙,无论是饭菜,还是农活,甚至很会抓鱼,小小个的干活非常利索。
对于她还要不要嫁给二女婿,苏沉是抱着成人之美的态度的。
同学+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是这个时代独有的爱情。
在之前的世界里,苏沉向来不管儿女。
而如果,“管儿女”变成了他作为攻略者要完成的任务的话,那么他的态度就是肃正儿女,然后尽可能的给对方最大的自由。
此外。
就是三儿子苏育成,今年15岁,还在上初中,非常刻苦,一边学习优异,一边还会帮衬一点家里。
可以说。
就目前苏育成的表现,谁都会夸赞一句“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谁都不会想到。
从高中到大学,家里出了那么多钱去培养他。
最终,他倒好,攀上了城里的一个父母是老师的书香家庭女孩,然后一起去了国外……
他们倒是双宿双飞了。
可是。
在城里家庭里,很普通的一件“供孩子上学”,实际上,却是要了苦主家庭的半条命。
三儿子也是倾注了最多的。
苦主夫妻、大女儿苏慧、二儿子苏博文,他们赚的钱都拿来供他上大学。
生怕缺少了用度,在城里丢了自信。
却没想到这家伙倒是很有自信。
然后知识学到了。
直接就去建设米国了……
把辛苦的苏家,以及教他知识的祖国大学……全部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