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廿三日。
天清地宁,诸事顺遂。
宜,祈福,出行,迁居。
正是适合神佑巡礼的四国使团会师。
若要说这“神佑巡礼”,整体流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由神殿派出大神官领队,在本国境内巡查,祈愿平安,确认百姓无虞、风调雨顺。
第二步,四国巡礼使团会师,迎接圣殿。
第三步,圣殿领头,共赴圣事。
所以可以说四国巡礼使团会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代表着四海在圣殿的统治下归于一心,无上神的神辉遍洒人间。
那么要选择什么地方会师,则是一个问题。
四国为了此事争论不休,却没有一个答案。
若设在圣殿,自然最为庄严无可厚非。
然而一来圣殿非请不得入,即便是大神官亦须至期述职才可登临。
其次,圣殿过于圣洁无垢,不能体现出人间疾苦的悲天悯人感。
若设在某一国境内,则难免不公平。
一来该国也会忧心外人借道生事;二来却又贪那份神圣临幸的荣耀。
这种矛盾的心思彼此挚肘,怎么都说不通。
最后好不容易终于达成一致。
直至不知哪位天才灵机一动,提议道:“不如,就在北境长城会师如何?”
此言一出,竟几无异议。
北境长城虽隶属唐国,守军也是唐国,但其地理位置横跨唐国与漠北,象征意义上,可以视作四国共御诡灾的第一道防线。
更重要的是,长城所临,正是深渊边界,正是天底下最凶、最苦、最需要神明庇佑的所在。
于是,巡礼最后一站,定于北境长城。
只是,为避“擅入他国”之嫌,四国巡礼队皆不取陆路,而改由天路前往。
天路不仅仅是通往雪山。
同样的,也可以通往深渊。
而距离深渊最近的,自然就是北境长城。
……
唐国神佑巡礼的使团正行于天路之上。
两侧,是幽深无底的深渊之海。
雾浪翻滚,黑暗影影绰绰,不时有模糊的虚影在其中翻腾挣扎,探出一段段扭曲的肢节,或一根根蠕动的触须,欲从天路边缘将这路上的神官们拖入其中。
好在每当这些诡异之手靠近,便有一道圣洁的柔光自众人脚下升起,焚灼着那些触手般的影子,逼它们仓皇退散。
又暂时换得一丝清静。
然而前路依旧浓黑压顶,天路沉沉寂寂,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此刻的唐国巡礼使团,已仅余不足十人。
而且在这天路上连马车都已经舍弃,只能披着风雪徒步而行。
这是神佑巡礼的一部分,表现以身御诡的决心、以信仰战胜黑暗的意志。
当然,真实原因是——马匹一踏上天路便即刻惊惧失控,马车是根本用不了。
所以即便贵为大神官,也不得不走下马车,与众人一同行走在这荆棘之路上。
好在梅大神官从不以身份自居,一直走在最前,用圣剑劈开层层黑雾,挡下不少突如其来的攻击。
即便如此,仍有数位神官陨落在天路,所以才会只剩下眼下这八人。
但神奇的是,剩下这八人后,便再无牺牲。
走不知多远,忽然望见远处有一抹光明撕裂黑幕,勾勒出一座晶莹且巍峨的城墙轮廓。
城墙之上,有淡淡金辉如瀑倾洒,满冠雪白的巨树虚影矗立天地之间,将那压顶的冰云尽数驱散,宛如神迹一般。
宋海音望见此景,竟不由自主地驻足,心中既有惶然,也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亲近与敬畏。
“如何,宋神官,”梅大神官出声问她,“你想象中的长城,是何模样?”
宋海音想了想,答道:“应当是孤寂的、空旷的……也许还有无尽绝望。”
总之,绝不是眼前这样。
众人相视一眼,还不知道长城究竟发生了什么异变。
但心中都像是宋海音这般,心里头都生出不一样的感触,像是……
“妈妈!”
一位年轻神官忽然失声喊道,满面泪水地跪倒在地,仰望长城上空如同神辉般的光明。
这是这些日子以来,第一次见到类似于日头的光亮。
人本就是趋向光明,更别说这光明中还有着别的意味。
一个又一个神官跪地膜拜,低声念诵敬仰之语。
宋海音用手捂在心口,她感觉到有一根触手正挠动她的心尖儿。
手一翻,从储物袋中取出两盆盆栽,种着的粉白两团植株也在摇摆幼嫩的枝桠,低声喃喃:“妈妈、妈妈、妈妈……”
她双目一亮,看向梅大神官。
而梅大神官只是微笑,捋了捋白须。
看来他早就意识到了。
“走吧。”他轻声说道。
众神官激动不已地爬起,朝着长城而去。
而那位最为年轻的神官元巫更是快步追上梅大神官问道:“这城里……供奉的是不是地……”
“噤声。”梅大神官一声低喝,目光扫过众人,含警告之意,“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好,接下来还要面对来自其他三国的神官,甚至还有圣殿的使者,千万不要露馅了……”
“大人说过,现在还不到时候。”
众人闻言,自然立刻收敛神情。
元巫也是,抿了抿唇,不敢再说。
他是元家送来镀金的,父亲是中书舍人元贞,同样是关系户的曹谦死了以后,他倒是机灵,审时度势,自然而然地倒向梅大神官这边,甚至是其他神官中第一个选择信奉地母大人的。
也因为于此,他获益最多,最先重新走上修行道路,修为还提升了整整一阶到了明真境后期。
如今越靠近那树冠投下的金辉,越能感应到地母大人的神圣气息,元巫按捺不住,走快几步,越过天路的尽头,来到长城之下。
然越靠近城墙,却越感到一股无形的排斥之力,似乎……来自于长城的砖瓦之中,似乎是另一位庞然的存在,在俯视着他这渺小存在。
梅大神官已来到他身侧。
“这城中……有古怪。”
一旁的宋海音点点头,目光却没有一瞬离开过上空那如同巨伞一般张开的树冠。
“先进城吧,大家小心一些。”
说着,梅大神官拿出一枚特质的令牌。
这是神佑巡礼带队的大神官才能拿到的令牌,上面还有一道血色的痕迹,应当来自于上一任主人——李大神官。
只见梅大神官将这令牌按在长城的城墙上。
随即,令人牙酸的砖头挪转、摩擦、碰撞的声音响起,砖块以令牌按下的位置为中心,朝外翻涌旋动,期间隐隐能看到砖块缝隙间干枯的手指或是幽深的目光,只是细看来又像是幻觉。
过不多时,咔咔响动停止。
一道幽深的洞口出现在城墙上,大小正好可容一人通过。
随后梅大神官率先走入其中。
宋海音紧随其后,其余人鱼贯跟随。
最后一人进入后,砖块便马上朝着中心合拢。
在那翻涌的一瞬,枯尸的手脚、头颅显露无疑,但转瞬便又被砖块淹没,直至墙体严丝合缝,仿佛方才那洞口从来没有出现过。